友快網

導航選單

郭松齡叛軍壓境,張作霖這3個手握兵權的結拜兄弟都是什麼表現?

九十多年前,發生于山海關內外的郭松齡倒戈反奉事件,曾震驚中外。

說起來,當年的這起事件,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也不過是偶爾湧起轉瞬逝去的區域性波瀾而已。

如今再回看那段往事,雖然極有“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的歷史滄桑,可在事件中各類人物的表現還是新鮮如昨,令人唏噓不已。

無論如何,1925年11月底這場兵變危局,對躊躇滿志一心想問鼎全國的大帥張作霖,是一次巨大的打擊和考驗。

郭松齡所帶的部隊,本是由張學良與其共同統領的奉系最精銳之師,又是張作霖心目中的嫡系。這夥人反了,無疑是眾叛親離。久經沙場的張作霖不可能不驚慌失措。

(劇照)

郭松齡倒戈反奉事件影響諸多。具體到人際交往,這一事件更折射出人性中的善良和醜惡、忠誠與背叛、感恩與負義。

姑且不說與此相關的馮玉祥、李景林、闞朝璽等人的表現,還有日本關東軍在事件中的表演等,只來看看張作霖當年在洮南關帝廟結拜的七個生死兄弟對此都是啥表現?

翻閱史料記載,此時張作霖的結拜大哥馬龍潭是東三省巡閱使署掛名顧問,屬於高階幕僚,不能有什麼作為;六哥孫烈臣已經病故一年;三哥馮德麟下野閒置;五哥張景惠因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負有敗責躲在北京避禍未歸。

剩下的三位卻都是兵權在握的高階將領。即:時任黑龍江督軍兼第18師師長吳俊升、第11師師長湯玉麟、吉林督軍兼東三省鐵路護路軍總司令和陸軍第15師師長張作相。

“打虎親兄弟”、“危難時刻顯身手”。說起來,吳俊升、湯玉麟、張作相這三位張大帥的結拜兄弟在事件關鍵時刻還都經受住了考驗,對得起“情義”二字。

沒能搜尋到比較詳細的史料記載,對於這三人在抵禦郭松齡叛軍中的表現,只有寥寥簡單的記載,不妨看一下:

吳俊升。郭松齡在灤州發動兵變初期勢如破竹,先後拿下連山,攻佔錦州、新民,逼近瀋陽,吳俊升被張作霖緊急召喚來帥府商議對策。他馬不停蹄,星夜趕到瀋陽。見到張作霖,吳俊升憤怒宣佈“和郭鬼子誓不兩立”。

這態度和舉動,讓張作霖眼含熱淚,心頭暖流奔湧。他立即委任吳俊升為討逆軍總司令,全權指揮部隊應戰。

兩軍最後決戰時刻,吳俊升在巨流河召開軍前會議時,黑著臉對諸位將領說:“我是老粗,不懂得紅藍鉛筆在地圖上怎麼劃,可我知道兩人打架,我扯誰的後腿,誰他媽的就得趴下···。”

在作戰部署停當後,他又做最後訓話,嚴令要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不然大家都不能存在。臨行又決定由旅長梁忠甲代理他當陣前指揮,隨即親率騎兵由遼中抄近道直奔白旗堡,火燒了叛軍的軍械彈藥,糧秣倉庫,使郭松齡失去了軍需補給。為粉碎叛軍立下大功。

1928年6月3日,被北伐戰爭打敗的張作霖決定息爭罷戰,退兵關外。此時擔任東三省上將邊防司令兼保安總司令的吳俊升,特意前往山海關迎張作霖返奉,不幸於6月4日,在瀋陽皇姑屯與張作霖同時被日本人炸死,終年65歲。

湯玉麟。1925年12月20日,郭松齡指揮叛軍攻佔了大民屯奉軍一個軍團總部,軍情緊急。

此時駐軍新民縣三家子的湯玉麟決心出兵迎戰。12月22日他率軍從門臺直抵張家屯,向大民屯發起猛攻,與叛軍展開激烈爭奪戰,郭松齡戰敗而逃。湯玉麟又在義縣大淩河設伏截擊,致使叛軍損失慘重,同日郭松齡在翟家窩子被活捉。

事件平息後,張作霖大讚湯玉麟“忠勇可靠”,擢升他為第12軍軍長,不久又讓他出任熱河都統,成為封疆大吏。

張作相。郭松齡倒戈反奉叛亂髮生時,張作相所部正駐守榆關(山海關)一帶。張作相得到兒子張廷樞報告之後,急令所部第15師阻擊叛軍。當郭松齡的叛軍先頭部隊透過山海關,抵達萬家屯火車站時,遭到了張作相第15師伏擊。

叛軍先出關的兩個團,在孟姜女廟附近被繳械。隨後出關的兩團也在火車站被解除武裝。

接著,張作相指揮15師又在興城、連山阻擊叛軍。由於實力不濟、敵眾我寡,15師最終被叛擊潰。戰敗之後,張作相日夜兼程,返回瀋陽大帥府,向張作霖報告前方戰況。

有史料介紹,叛軍先頭部隊被張作相解除武裝,令郭松齡非常惱怒。他專門給張作相發電報表達了不滿:“榆關繳械,姜女廟進逼,齡之原定計劃全為我公破壞。”

郭松齡被擒槍斃後,張作霖開會討論善後,許多人要求把追隨郭松齡倒戈的將校一律處死。唯張作相力排眾議,分析利弊,反對再自殘骨肉。張作霖最終採納了張作相的意見,為後來的東北軍保留了一批重要軍事骨幹。

歷史往事都在漸漸遠去,至於郭松齡倒戈反叛的是非對錯,歷史自有定論。儘管看法有爭論,罵的、恨的、惋惜的、讚頌的都有,那也是所站角度的不同因而得出的結論有別而已。

上一篇:為何韓國有大量地名與湖北一模一樣?學者:韓國人祖先來自湖北
下一篇:希臘簡史:格拉尼卡斯河之戰,亞歷山大撬開亞洲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