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一部重要的百科全書,正本不知去向--尋找失去的永樂大典

明代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命解縉、姚廣孝主持編輯《永樂大典》,參加編寫、撰稿、圈點的文人多達3000 多人,前後用了5 年時間。《永樂大典》全書共22877 卷,凡例、目錄60 卷,裝訂成11095 冊,3 億7 千萬字。它不僅是我國文化史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而且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百科全書。然而,這麼一部重要的百科全書,在嘉靖年間重錄之後,其正本卻不知去向,下落不明;後人的有關記載又眾說紛紜,甚至越傳越訛,成了中國文化中一件重大的謎案,至今未有定論。

毀於明亡之際說

國內出版的不少通俗讀本,如《祖國》等書在介紹《永樂大典》時,一般都認為,“1557 年,皇宮奉天門、三殿等處著火,《永樂大典》經搶救免於焚燬。後來,明世宗恐孤本再遭意外,便命徐階等109 人,用了5 年時間,摹寫了一部副本,從此正本和副本分別藏於文淵閣和皇史晟。明末,文淵閣被焚,正本被付之一炬”。說得再具體一點,即指正本被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焚燬了。起義軍佔領北京後,在皇太極和吳三桂聯軍的攻擊下,被迫撤離北京。據史籍記載,起義軍撤走時,曾放火焚燒宮樓。但是,有的學者指出,以上各種史書都沒有明確記錄說《永樂大典》正本被焚燬一事。既然文淵閣狹小,就安置不下1 萬多冊的《永樂大典》及其他宋人諸集。文淵閣被焚,《大典》正本隨之不存在的結論是不能成立的。

毀於清朝乾清宮大火說

據《鮚亭集外編》載:雍正年間,《永樂大典》副本由皇史晟移藏翰林院,學者全祖望在翰林院看到了副本, 並發現有缺,於是猜測正本下落說:“乃知其正本尚在乾清宮中,顧莫能得見者……予嘗欲奏之今上,發宮中正本以補足之,而未遂也。”到了清朝末年,繆荃孫不但承襲了正本藏在皇宮內的乾清宮之說,而且還進一步發揮說道:“嘉慶二年(1797 年),乾清宮一場大火,正本被燒燬了。”這在《藝風堂文續集》中有明確記載。從此,《永樂大典》正本被毀於乾清宮大火說便正式流傳開來。不過,有的學者指出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不足信。因為乾隆九年至四十年間(1744~1775 年),清政府曾對宮中藏書做過一次清理,所有善本典籍全部集中在乾清宮旁邊的昭仁殿, 編成了《天祿琳琅書目》。《永樂大典》是書籍中的“龐然大物”,有1 萬多冊,如果正本在乾清宮中,是極易被發現的。然而現在《天祿琳琅書目》中未將《永樂大典》編入,就證明正本當時並沒有藏在乾清宮中,又據《辦理四庫全書檔案》記錄,乾隆年間編輯《四庫全書》時,因為要從《永樂大典》中輯錄佚書,由於副本有缺,為此宮裡宮外都尋找《永樂大典》正本,但沒有結果。可見,由於史籍沒有明載《永樂大典》正本的下落,後人在此問題上又多加推測、臆斷,所以正本究竟哪兒去了,始終未明。

據最新統計,海內外已知存世的《永樂大典》總計418冊、800餘卷及部分零頁,分散於世界8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個公私藏家手中。中國國家圖書館先後入藏《永樂大典》224冊。目前歐洲共收藏59冊《永樂大典》,其中英國51冊,德國5冊,愛爾蘭3冊。上一次發現《永樂大典》是在6年前的2014年8月,在洛杉磯漢庭頓圖書館新發現的1冊《永樂大典》,卷次為10270和10271。

上一篇:歷史冷知識:朱元璋是明朝子嗣最多的皇帝,他的26個兒子結局如何
下一篇:中年男人不願意與妻子同床,原因無非就這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