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英國明明是戰勝國,居然比戰敗國還慘,為何說英國是二戰最大輸家

如果要給二戰選一個最大輸家,毫無疑問這個選項應該落在德日之間,誰讓它們是二戰最重要的戰敗國呢。然而有一種說法卻認為,二戰的最大輸家並不是德國,也不是日本,而是英國。乍一看,這似乎也太過荒唐了,英國堂堂的戰勝國,怎麼會比戰敗國還要輸得更慘?可仔細分析,好像也不無道理,因為二戰前後的英國,反差確實太過強烈了。

二戰前後的英國,差距到底有多大?

英國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這其實一點也不誇張,因為它的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地,每一分每一秒,確實總有一寸英國土地處在白天。可二戰過後,隨著殖民地獨立運動在全世界的興起,英國失去了幾乎所有的殖民地,僅存零星的海外領土。

所以從領土喪失的角度來看,二戰後英國的損失無疑是遠遠超過日本和德國的,無論面積還是佔比。

由於擁有廣袤的殖民地,二戰前的英國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霸主,在除南極洲之外的每個大洲都有著強勁的影響力。可二戰後,英國卻淪為二流國家,甚至乾脆做了美國的小弟,這就好比一個曾經貴為帝王的人,轉身做了他人手下的將軍,如此巨大的身份跌落,怎能說不是恥辱呢?

甚至就連英國女王,二戰前後的地位也是相差很大的。今天的英國女王,雖然是英聯邦的共主,更被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視為君主,可終究也只是“王”這個級別的君主,比起皇帝還是要差了一級的。可在二戰前,英國女王卻身兼印度皇帝之位,在爵位等級上,可與羅馬皇帝相比肩。所以至少從名義上講,二戰後的英國女王,比起戰前,爵位是有所降低了。

總之,無論承認不承認,英國二戰後的相對衰落,是有目共睹的。更不用說,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隨著中國、印度等新興力量的崛起,英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愈發跌落,而且會愈演愈烈。這就不由地引出一個問題:明明是二戰的戰勝國,英國為什麼會成為實質上的最大輸家呢?

爬得越高,摔得越慘,英國成為二戰後的最大輸家,是因為它曾經是最大贏家

前面透過事實分析,說明自二戰結束以來,英國確實損失了巨大的利益,然而正所謂“爬得越高,則摔得越狠”,英國之所以會輸掉這麼多,其實正是因為它之前贏得太多。

論面積,英國本土只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0。16%,論人口,二戰前英國本土人口只佔當時世界總人口的1。8%,如此蕞爾小國,居然得以控制大半個世界,殖民地遍佈各大洲以至於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毫無疑問是當時的最大贏家。

所以英國之所以後面損失最大,原因恰恰在於它之前贏得最漂亮,就好比當年蒙古大軍席捲歐亞大陸,而如今的蒙古國卻只能拿旱鴨子當海軍了。英國的衰落,其實是迴歸它本來應有的國際地位,反倒是當年日不落帝國的輝煌,才是一種偶然,是註定無法持續的。

二戰後民族主義席捲全球,殖民地的獨立是歷史大勢

其實別說英國,哪怕是以今天美國的實力,想要在二戰後維持大量的殖民地,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英國失去了幾乎所有的殖民地,是歷史大勢的必然,只不過,與法國、荷蘭等國不同的是,英國沒有試圖反抗這種大勢,而是順其發展。與其說這體現出一種懦弱,倒不如說是一種精明,要知道,對比法國的前殖民地,英國與它曾經的殖民地,如今的關係要好上百倍不止。

不僅如此,殖民體系雖然瓦解了,新的英聯邦卻建立起來了,英國仍然可以在鬆散的國際組織中發揮自己的影響力。甚至那些曾經的殖民地,也以英聯邦成員的身份為榮,這種友好關係,在其他宗主國與前殖民地之間,是很少見的。

雖然從事實層面看,英國確實比起二戰前有所衰落,而且必將越來越衰落,但這種衰落,與其說與二戰有關,倒不如說是歷史潮流所致。就像奴隸制必然瓦解一樣,殖民地這種邪惡的國際體系,也必然無法適應今天這般發達的生產力。

所以英國成為二戰的“最大輸家”,其實不可恥,不僅如此,比起法國、荷蘭等老牌殖民大國,英國今天的處境反而是最佳的。

英國沒有輸,只是順應了歷史大勢,並且還精明地褪下了殖民者的邪惡外衣,以另一種更隱蔽的“宗主國”姿態繼續在英聯邦,乃至全世界發揮著影響力。這樣的結局,又怎能算是二戰的最大輸家呢?

上一篇:離奇!女子在海上漂了一整夜,醒來竟忘了自己是誰…背後真相引人深思!
下一篇:袁世凱死後13年六姨太又懷孕,腹中的孩子雖姓袁,卻不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