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朱元璋67歲生的女兒,哥哥朱棣當成親女養,4代帝王都寵她

說起古代的皇子公主,我們自然想到金尊玉貴、錦衣華服,但有句話說得好,命運饋贈的禮物,都有價格。雖然古代皇室生來高人一頭,但皇室鬥爭也比平常人家激烈百倍,父子反目兄弟成仇都不稀奇,即使是公主,也很難避開這樣殘酷的現實。

唐朝有“太平公主”,雖然是武則天所生,被唐高宗和武則天寵上了天,但她仍然在與侄兒李隆基的爭鬥中落敗被賜死;

明朝有長平公主,“生於末世運偏消”,李自成逼近北京時被父親崇禎砍斷手臂,崇禎本意讓她都以身殉國,不料公主沒有死,清兵入關後她希望出家卻被順治駁回,安排嫁人,身不由己,16歲便香消玉殞,一生短暫又悲劇。

所以古代有“

願身不復生王家

”的話,改成現代點的版本就是“

願來生不復生帝王家

”,皇子如此,公主更如此,因為皇子好歹有靠自己努力去爭取改變命運的機會,但公主卻和千千萬萬普通女子一樣,命運緊繫在她們的父親、兄長、丈夫、孩子身上。

彼榮,我未必榮,彼辱,則我必辱。所以,在古代公主若是要平安順遂過一生,就只能指望親族裡的男子能夠重視自己,保護自己,給自己應有的地位,為自己挑選好的夫婿,明朝的寶慶公主,相對來說算是好運的,她沒有捲入明代的宮廷爭鬥裡,得到了4代帝王的重視。

寶慶公主生於1395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女,也是他最小的女兒。

作為明帝國的建立者,朱元璋為帝國千秋萬代費盡了心思,古代勞模型皇帝中必須有他的名字,但也因為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是靠流血廝殺拼了命換來,吃了太多苦還面臨過無數次的背叛,朱元璋很多時候會表現得多疑而冷酷。

前朝如此,後宮也如此。寶慶公主出生時朱元璋已經67歲了,公主3歲時朱元璋便在應天駕崩,留下的遺詔除了不許藩王進京,還有一道便是令所有妃嬪殉葬,“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這樣殘忍的做法讓年幼的公主從此失去了母親,她能繼續依靠的便是侄兒朱允炆。

《明太宗實錄》記載:“

(寶慶公主)生而太祖崩,母張氏亦卒。

每當帝國初立,皇室內部的爭鬥便會格外激烈,唐朝有玄武門之變,明朝則有著名的靖難之役,面對朱允炆的急切削藩,燕王朱棣十分不滿,打著“靖難”的名號,反了!自古王爺叛亂極少有成功的,但朱棣愣是創造了奇蹟,建文四年(1402年),南京城被燕王軍隊佔領。

朱棣意氣風發地坐上了皇帝寶座,朱允炆卻在大火中不知所蹤,這成了明朝歷史上的一樁懸案。但朱允炆的下落寶慶公主管不了,也沒有能力管,她唯一要擔心的就是隨著新帝登基自己命運將會如何——很明顯,對於威脅不到自己皇位的人,朱棣還是願意給些親情溫暖的。

彼時朱棣已經42歲,而公主才7歲,這對兄妹站在一起說是父女也有人信,就算不看妹妹還年幼的份上,為了彰顯自己坐皇位的合理性,向天下展示自己是仁君,朱棣也會好好照顧朱元璋的女兒,於是寶慶公主被送去徐皇后那裡撫養,直到5年後徐皇后去世。

可能是同情妹妹年幼父母雙亡,朱棣對寶慶公主的婚事還算比較上心,挑選了鎮守金川門的千戶侯趙輝作為其駙馬,金川門可是當年朱棣“靖難”時李景隆等人開門投降的地兒,趙輝鎮守此地足以說明他很受朱棣重視。

《明史》記載,“

主既為後所撫,裝賫視他主倍渥,婚夕特詔皇太子送入邸。

”成婚時公主18歲,因為曾經被徐皇后撫養身份不一般,嫁妝比其他公主豐厚好幾倍,更讓人吃驚的是朱棣竟然命皇太子朱高熾親自送公主入駙馬府,這一做法,等於給了寶慶公主天大的面子。

不難推測,對於這個妹妹,朱棣實際上是已經當自己女兒在養了。朱棣去世後,繼位的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也都給了寶慶公主應有尊榮。

按照明代禮制,寶慶公主是朱瞻基姑母,應封為大長公主,2008年南京南郊板橋三山附近出土公主墓,墓誌刻有“寶慶大長公主壙志”字樣,可以證明當時無論皇帝換成誰,寶慶公主所得的地位如常。唯一遺憾的是,寶慶公主壽數不長,宣德八年便去世了,享年僅38歲。

對於這位公主,史書記載寥寥,她的性格只有短短2個字形容:“純淑”。我們不難發現,明朝很少有能影響朝局的公主,唐朝能帶兵的平陽公主、能競爭帝位的太平公主,在明朝完全沒有,這種歷史現象對比指向了一個現實:

明朝的封建皇權更加強,對女子的束縛也更多。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特殊的王朝,有“天子守國門”的豪氣也有“君王死社稷”的悲壯,有下西洋的開放也有閉關限海的封鎖,廢除丞相,卻有內閣,少外戚干政,文官宦官集團的勢力卻發展到極致。。。。。

。276年的明王朝歷史風雲不斷,喜歡明史的讀者,如果懶得讀正史,通俗版的歷史《明朝那些事兒》是最佳選擇,這套書也是筆者瞭解明史的開始,最喜歡的它不嚴肅而是詼諧幽默的文風,且能從歷史中總結規律,給人以啟發。現在這套《明朝那些事兒》9冊套裝僅128元,喜歡的話點選連結可輕鬆入手!

上一篇:1947年一場包辦婚禮現場:都沒成年,女的任人擺佈,男的一臉無所謂
下一篇:二戰美國一大人物,策劃一場戰爭,親手燒死了百萬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