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

“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多年來一直入選中學語文教材。所以,大家對孫叔敖這個名字應該並不陌生。然而,知道他是《史記》中“第一位清官”的人卻並不多。

孫叔敖(約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名敖,字孫叔,郢都(今湖北省荊州市)人 。春秋時期楚國令尹。歷史治水名人。

距今2600多年前,淮河洪災頻發,孫叔敖主持治水,傾盡家資。歷時三載,終於修築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què bēi),借淮河古道洩洪,築陂塘灌溉農桑,造福淮河黎民。後來又修建了安豐塘等大量水利工程,2600年過去,至今仍在發揮著作用。孫叔敖受楚莊王賞識,開始輔佐莊王治理國家。

孫叔敖輔佐楚莊王施教導民,寬刑緩政,發展經濟,政績赫然,主張以民為本,止戈休武,休養生息,使農商並舉,文化繁榮,翹楚中華。因出色的治水、治國、軍事才能,孫叔敖後官拜令尹(宰相),輔佐莊王獨霸南方,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因積勞成疾,孫叔敖病逝他鄉,年僅38歲。

《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文中載,“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司馬遷《史記·循吏列傳》列其為第一人。偉人視察淮河時多次提到孫叔敖,說他是一個了不起的治水專家。

莊王曾認為當時楚國的車子太小,遂命令全國一律改造高大的車子。孫叔敖勸諫,若以命令列事,會招致百姓反感,不如把都市街巷兩頭的門限做高,低小的車過不去,人們就會自覺改造高車了。莊王又嫌原來通行的貨幣太小,改鑄大幣,強令通行,人民使用不便,引起市場混亂。他認為“便民為要荊州孫叔敖墓”,勸說莊王恢復通行小貨幣,市場又趨繁榮。

孫叔敖還是傑出的軍事家,他選擇適合於楚國的條文,立為軍法,對各軍的行動、任務、紀律等都制定了明確規定,運用於訓練和實戰。莊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楚軍在訴地(今河南正陽一帶)修築城池,由於他用人得當,計劃周密,物資準備充足,30天就完成了任務。次年,楚與晉大戰於邲,他輔助莊王機智靈活地指揮了這場戰鬥,剛一出動戰車,他即鼓動楚軍勇猛衝擊,一鼓作氣,迅速逼近晉軍,使其措手不及,倉惶潰散,逃歸黃河以北,中原霸主的地位便轉向楚國。

由於行政、治軍有功,楚莊王多次重額封賞,孫叔敖堅辭不受。為官多年,家中卻沒有積蓄,臨終時,連棺槨也沒有。司馬遷《史記》中記為“循吏”第一。去世後,歸葬於江陵白土裡。另在沙頭鎮(今沙市區)有衣冠冢。

孫叔敖為青年時,出遊,見兩頭蛇,殺而埋之。歸而泣。其母問其故,叔敖對曰:“聞見兩頭之蛇者死,曏者吾見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見,殺而埋之矣。”其母曰:“吾聞有陰德者天報以福,汝不死也。”及長,為楚令尹,未治而國人信其仁也。

孫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僕聞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孫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問何謂三利?何謂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歸之,此之謂也。”孫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祿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於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堯。舜其猶病諸。”

據說孫叔姓出自羋姓,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大官孫叔敖之後,孫叔敖開發水利,楚國人非常擁護,死了以後子孫以此為榮,一部分姓孫叔,一部分姓孫。孫叔敖是孫叔姓的起源。

“……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見孫叔敖的品質之高尚。如果您也為之驕傲,請點選右下角的“在看”,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家族的榮耀吧!您的點贊轉發,是我們持續創作更新的動力!

上一篇:流金歲月,蔣南孫和章安仁最大的問題不是門不當戶不對,是三觀
下一篇:“末代皇后”婉容死後,李家兄弟安葬了她,兩人後來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