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司馬懿“陰養三千死士”,如何能保證死士誓死效忠?手段實在高明

作為曹魏政權的三朝元老,與諸葛亮對峙多年的司馬懿在晚年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擊敗了志大才疏的曹爽,藉此奪取了朝政大權。

而當我們回顧司馬懿發動政變的整個過程後不難發現,司馬懿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詐病使得曹爽放鬆警惕以外,“陰養三千死士”也至關重要。

而與司馬懿類似,我們在歷史上可以看到許多陰謀家在暗中策劃奪權行動時,豢養對自己死心塌地的“死士”都是極為重要的一環。有了死士的支援,他們才敢於向對手攤牌。

那麼,

如何

能保證死士誓死效忠呢?透過司馬懿“陰養三千死士”,我們可以一窺當中高明的手段。

一、來歷難尋,無法追查

魏明帝曹叡臨終之前,任命司馬懿和曹爽為輔政大臣,讓他們二人共同輔佐少帝曹芳。然而不久之後,曹爽就採用明升暗降的方式加封司馬懿為太傅,奪取了司馬懿的兵權。

司馬懿為了麻痺曹爽,不得已裝病臥床,暗中等待時機。

經過一番權衡,司馬懿決心剷除曹爽。為了有足夠的力量對付曹爽,司馬家族由司馬師出面,在司馬懿的默許下負責暗中豢養死士,等待時機對付曹爽。

然而,要知道,在古代戶籍制度相當嚴格,朝廷對人員流動的管控十分嚴苛。登記在冊的人口如果有所異動,十分容易被發覺。

而一旦朝廷發現司馬家暗中豢養死士的話,司馬懿一家都將面臨滅頂之災。

因此,為了讓朝廷無法追查,司馬師豢養的死士大都來歷不明,雖然接受了司馬師多年來的培養和訓練,但等到司馬懿看準時機向曹爽發難之時,卻做到了

“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

的效果,竟然無人能夠辨識他們的原本身份。

之所以能夠在管控嚴格的戶籍制度中“陰養三千死士”,而死士的來歷卻諱莫如深,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司馬家族計程車族地位。作為北方的世家大族,司馬家的財富與權勢都不容小覷,

這就為死士的豢養提供了物質基礎條件。

一方面來說,身為士族的司馬家有足夠的財力培育閒人,

而家境貧寒的家庭則往往不得已拋棄尚未成年的嬰兒或兒童。

不難看出,三千死士當中必然有遭家人遺棄的人,這才能夠解釋為什麼他們大都來歷不明。而這些被司馬家藏匿而後培育的人自然會對司馬懿言聽計從。

另一方面,在世家大族掌握財富和權力的背景下,在家中私藏門客也是當時見怪不怪的常態。在曹魏的

“九品中正制”

下,世家大族長期以來壟斷了社會資源

,門生故吏遍佈朝野,對於這些達官顯貴的違法行徑,自然是無人敢查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家大業大的司馬家培育出來歷不明的死士,一般官員也不敢檢舉。在當時的人眼裡,世家大族藏匿勞動力為自己效力也是見怪不怪了。

只不過,或許沒人會料到司馬師會培養出一支足以與朝廷正規軍抗衡的死士隊伍。

二、恩威並施,賞罰分明

在利用權勢和財富聚攏了一部分人後,然後把這些散漫的人員培育成為忠心耿耿、誓死效忠的死士也是一項相當艱鉅的工作。首先,這些來歷不明的人先要接受十分嚴苛的訓練,練就一身好武藝,才有成為驍勇善戰的死士的可能。

對於司馬懿來說,他本就長年活躍在與吳國、蜀國對峙的前線上,訓練軍隊自然不在話下。而死士與一般的武士來說,除了要有足以對陣殺敵的武藝以外,他們還要有視死如歸、不懼一切的精神,要做到視主人的命令為鐵律。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離不開平日裡對他們的恩遇。

自古以來,想要培養視死如歸的死士為自己實現不可告人的目的,就都離不開對死士的百般恩遇。燕太子丹在請求荊軻刺秦之前,毫不吝惜地滿足荊軻的所有要求,而歷史上順利完成刺殺任務的刺客死士,

同樣無一不受到僱主的無條件優待。

而司馬懿之所以選擇由司馬師具體負責豢養死士的工作,正是看中了司馬師懂得如何培養人才、選拔能人的能力。司馬師

“為選用之法,舉不越功,吏無私焉”,賞罰分明的做法讓他得到了許多人的擁戴與讚揚。讓司馬師來負責這項事宜,可謂十拿九穩。

在司馬師的培養下,司馬懿“陰養三千死士”的計劃有條不紊地得以展開,死士的培養計劃也的確無懈可擊。

不過,對於司馬懿而言,最大的挑戰並不是如何培養死士,而是如何確保自己的計劃不被外人發現。

三、嚴格保密,單線聯絡

與培養一兩個視死如歸的刺客完成刺殺任務不同,司馬懿在被剝奪兵權之後相當缺乏軍事力量,而曹爽則不僅獨掌朝中大權,還擁有相當雄厚的軍事力量,因此司馬懿需要的是一支規模較大的死士隊伍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正所謂人多口雜,況且司馬懿暗中籌謀的還是近乎直接謀反的事情,自然需要做到嚴格保密,以免事情洩露。

而司馬懿自然深知保密意識的重要性,培養死士的計劃做到的保密程度足以讓人瞠目結舌。

司馬懿委任司馬師負責豢養死士的任務後,對其他人一律守口如瓶,即使是最親近的家人都沒有透露半個字。正因如此,就連司馬昭都是在司馬懿決定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前一天才得知了父親和兄長的計劃,

驚慌失措之下當晚“不能安席”,而司馬師則能夠“寢之如常”。

除此之外,為了確保自己和父親的密謀沒有洩露的危險,司馬師做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他的妻子夏侯徽原本與司馬師琴瑟和鳴,感情十分深厚。然而,

僅僅因為夏侯徽察覺到丈夫“非魏之純臣”,有自己的小心思,司馬師就毫不猶豫地“鴆殺之”。

而為了讓培養的死士無法私下串聯,司馬師與這些死士都是單線聯絡,他們之間互不統屬。

這樣一來,不僅避免了平時集會因動靜太大遭人察覺的情況,也使得這些死士之間無法互通有無,即使遇到突發情況,也不會殃及其他人。

在這樣的一系列操作下,司馬懿“陰養三千死士”的高明手段,使得這些死士對司馬懿誓死效忠,為司馬懿發動政變提供了一支驍勇的生力軍。高平陵之變當天,司馬師一聲令下,三千死士聚集在司馬門下,“鎮靜內外,置陣甚整”,幫助司馬懿一舉打垮曹爽,奪取了曹魏大權。

小結

從司馬懿“陰養三千死士”最終一舉達成目的的整個過程來看,司馬懿培養誓死效忠自己的死士使用的手段實在高明。

如果說利用財富和權勢收攏閒人還只不過是世家大族的常規操作的話,那司馬懿為了培植死士力量形成嚴苛的保密意識以及高超的用人手段,仍然令人歎服。

話說回來,司馬懿之所以能夠不聲不響地“陰養三千死士”,最終一舉奪取曹魏大權,也離不開時代更迭的原因。作為曹魏的三朝元老,與司馬懿對線的則是一個乳臭未乾,最終天真地只想做“富家翁”的曹爽。與司馬懿作對的人如此不中用,這也難怪司馬懿能夠一擊而中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晉書》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上一篇:顏真卿不只靠書法流芳百世,還曾孤身入叛軍軍營,直面生死
下一篇:兩不疑:皇帝變皇后?帝后“反差萌”齊飆戲,開啟互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