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帝王都青睞修長城,唐朝李世民卻說:有此人在,還要長城幹嘛

長城是聞名世界的中國古代建築,它東起山海關,終在嘉峪關,橫跨中國北方2個自治區及5個省市,像一條巨蟒蜿蜒在無數的山脈和峽谷中。由於其延伸距離超過了6000多公里,所以號稱為萬里長城。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在統一了中國後,就開始了長城漫長的修築過程,在其後的各朝皇帝也都加入這個序列中來,延續幾千年。當然,這樣做的目的也就只有一個,那就是防止居住在長城以北領土的匈奴和少數遊牧民族,對漢族控制的中原地區進行侵擾。其實我們今天看見的屹立在我們面前的長城是明朝在其統治的200多年中,歷經18次的大規模修建完成的。

為什麼各朝各代都青睞於修築長城呢?並且這個傳統還持續了幾千年,據其根源這其實和中原文明的經濟和軍事的形式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中原屬於農耕民族,各種戰鬥靠的都是大規模的步兵,軍隊的執行速度是比較緩慢。而在北部邊塞地區呢,這些都是在馬背上成長起來的遊牧民族,主要是透過快速行進的騎兵對邊境地區進行侵襲。

所以說修築長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侵襲的速度,此外長城還可以起到防禦和震懾的作用。

雖說邊境的遊牧民族也偶有突破邊防成功的情況,但是在長城上有一系列的烽火臺,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完備的通訊體系,用於傳遞軍事情報,敵人在千里之外進攻的訊息,不論白天或者黑夜,都能在數小時內傳遞到首都,這樣就方便當局採取應對措施。即便要塞地區被攻破,但援軍在接到求救訊號後,也會迅速的展開有序的戰鬥準備,其對北方邊塞地區的安全和穩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所以,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長城在邊境線的防禦工事,應該就沒有充充裕的時間創造出絢麗多彩的華夏文明。

在我國曆史上,有這樣兩個極端的朝代,明朝是最痴迷於修築長城的,如今我們看得到的幾乎都是明朝所修繕的;而對修建長城最沒有興趣的是唐朝,為什麼唐朝對此維護地方安全的要事不關心呢?《舊唐書·李績傳》曾記載,治幷州十六年,以威肅聞。帝嘗曰:“煬帝不擇人守邊,勞中國築長城以備虜。今我用績守並,突厥不敢南,賢長城遠矣!其大意是說:唐太宗李世民認為精選賢良之將,造福和安撫處於邊境的遊牧部落,比修築萬里長城更管用。而李績在鎮守幷州的十六年,突厥人並不敢南下侵擾,所以李績其所起的作用已經遠勝過了長城。

從這點上也看出來,唐朝皇帝李世民的興國思想,主要透過給予邊陲遊牧民族福祉福利,維持地方上的穩定;再就是唐朝屬於中國的盛世時期,在政治、軍事、文化和經濟都多個方面都是獨領風騷,所以僅僅需要鎮守邊關即可吧,根本就無侵擾之憂,這也是為什麼唐朝沒有大興修建長城的原因之一吧。

上一篇:雙魚座有毒,摩羯座永遠活在別人的世界裡,為什麼呢?
下一篇:王莽專權時,為何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擁戴?反對王莽的人數達到了四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