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杜牧評荀彧:一個好話說盡壞事做絕,想邀名於後世的偽君子

荀彧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人物,對他的評價呈兩極分化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荀彧一生都追隨曹操,為其出謀劃策、舉薦人才,輔佐他平定中原,進而獨攬大權,是為曹氏之謀主。然而,在曹操權勢日盛之後,便開始欺凌獻帝,覬覦神器,這又令荀彧感到不安,最終他因反對封魏公之事,與曹操相反目,並且被其逼迫致死,故而又被人看作漢室的忠臣。

對於荀彧自身體現的矛盾,人們的評價也趨於兩極化。在毛宗崗編訂的百回本《三國演義》中,在寫到荀彧之死時,引了一首詩來諷刺他,詩云:“文若才華天下聞,可憐失足在權門。後人休把留候比,臨沒無顏見漢君。”認為荀彧不配與張良相比,因為他對漢室不忠,失身於曹操,即使晚年反對曹操封公,也不足以彌補這一大錯誤;然而在更早的嘉靖壬午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中,評價荀彧的詩詞卻是正面的,詩云:“潁上荀文若,人稱王佐才。聲名齊五嶽,功業震三臺。孟德無終始,留侯不再來。忠心懷恨死,天下盡悲哀!”認為荀彧之才堪比留候張良,怪只怪曹操不能善始善終,導致荀彧懷著忠心而死去,他因忠於漢室而被害,故而天下之人都很同情他。對荀彧的評價,連《三國演義》在不同版本中都出現這麼明顯的矛盾,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在我們看來,嘉靖壬午本的評價才是正確的——真正自相矛盾、前後不一的人並非荀彧,而是他所追隨的曹操!

荀彧對漢室始終如一,曹操卻在後期想要篡漢自立

杜牧與司馬光對於荀彧的爭論

對於荀彧晚年的做法,唐朝詩人杜牧在《題荀文若傳後》中進行了評價,他認為荀彧是一個很虛偽的人。因為荀彧早年就積極為曹操籌劃,被曹操讚許為“吾之子房也”;在與袁紹對峙時,他又對曹操直言不諱地說:“今與公爭天下者,唯袁紹爾。”這是明把曹操當做劉邦來輔佐,許以帝王之業,將海內太平之希望寄託在這個人身上。待事業已成、大功已畢後,他又念及自己的家族世為漢臣,不想因追隨曹操篡漢而揹負歷史罵名,故而極力勸阻曹操加九錫,想以此來洗白自己,“邀名於漢代”,結果非但對漢室不忠,而且對曹操也不貞,此所謂“教盜穴牆發匱而不與同挈,得不為盜乎?”明明是荀彧教曹操怎麼奪權的,卻反過來說自己忠心於漢室,不曾參與盜竊,真是個兩面人,所以說“文若之死,宜然耶。”

到了宋朝,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對杜牧的觀點進行反駁,認為荀彧沒有蠢到為了邀取名聲而不惜性命的地步。他說:“使魏武為帝,則彧為佐命元功,與蕭何同賞矣;彧不利此而利於殺身以邀名,豈人情乎!”從常理的角度來看,荀彧倘若不是因忠心於漢室,只是為了洗白自己,那何至於冒著生命危險去反對曹操封公呢?因此,司馬光認為荀彧之所以追隨曹操,就像管仲追隨昏亂的齊桓公一樣,是欲借其力來攘卻夷狄、尊崇王室而已,其內心還是忠於漢室的。

其實,後人對荀彧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除了他自己前後的言行之外,史書的記載也有很大的關係,主要體現在《三國志》與《後漢書》之間的矛盾上。

杜牧認為荀彧是個想邀名於後世的偽君子

《三國志》將荀彧視為曹魏的謀主

陳壽的《三國志》與范曄的《後漢書》都為荀彧列了傳。按斷限來看,荀彧在曹丕篡漢之前就已經死了,而且潁川荀氏在東漢是一大士族,荀彧的祖父荀淑、叔父荀彧、堂兄荀悅都被收入《後漢書》裡,因此把荀彧的傳記寫入《後漢書》中乃是理所當然的事。

然而,由於荀彧為曹魏的社稷立下了汗馬功勞,要講清楚曹魏政權的興建始末,不能缺少了他,所以《三國志》中也有荀彧的傳記。

陳壽的《三國志》成書要比范曄的《後漢書》早一百多年,他把荀彧與荀攸、賈詡並列為一傳,認為這三個人都是曹操父子的謀主,具有足智多謀的相同之處。之後又繼續區分,說荀彧“有王佐之風”,而荀攸與賈詡只算“良、平之亞”。從才能上看,荀彧要高於後兩人,但從見識上看,他又有所不及。陳壽說荀彧“機鑑先識,未能充其志也”,認為荀彧的本志是要匡扶漢室,為此他才選擇輔佐曹操,但荀彧沒有遠見,不明白曹操得勢後反而會更加不利於漢室,因而出現違背自己初衷的道德困境。但這不妨礙他為曹魏立下的功勞,故而列入《魏書》裡,當做魏臣來看待。

對此,裴松之在註解《三國志》時,直接批評陳壽的觀點,他說:“陳氏此評,蓋亦同乎世識”,認為陳壽不過是在迎合世俗之論來評價荀彧,沒有做到公允,因此說:“臣松之以為斯言之作,誠未得其遠大者也。”。他認為以荀彧的才智,怎麼可能會看錯曹操?荀彧追隨曹操數十年,難道還看不出此人非漢室之忠臣嗎?

當董卓之亂、天下分崩之時,荀彧曾先後追隨過韓馥與袁紹,見其不能成大事才來投奔曹操,緣其初衷,只是為了削平群雄,重安漢室而已。試想除了曹操之外,還有誰能有這個實力呢?當時,董卓將漢帝遷至長安,視如傀儡;李傕、郭汜擅自殺戮群臣,脅迫獻帝封官,漢朝已是名存而實亡了。唯有荀彧勸曹操效仿晉文公收納周襄王,迎天子以入許昌,才又延續了東漢二十餘年的國祚,可謂不負於漢矣。荀彧做到了他所能做的,又盡力阻止了他所不能做到的事,最終為漢室殉節,也可以稱得上是忠臣了。

《三國志》原文與註疏對荀彧的評價也不統一

《後漢書》把荀彧當做漢室的忠臣

在陳壽寫完《三國志》一百多年之後,范曄在《東觀漢記》的基礎上,汲取謝承、華嶠、薛瑩、司馬彪等各種版本的《續漢書》,編成了《後漢書》。這本書試圖糾正陳壽的觀點,把荀彧與鄭太、孔融同列為一傳。

鄭太是一個忠心於漢室的人,他曾勸何進不要招納董卓,又勸袁紹起兵興復漢室,還積極與荀攸等共謀誅殺董卓。事情洩露後才逃出長安,投靠袁術,不久便死於道上。鄭太代表的是一個因忠心於漢朝而不畏權臣逼迫,始終為興復漢室而奔走的形象;與之類似,孔融也對漢室忠心耿耿,常忤逆董卓,故而被外遷為北海太守。建安元年,他重新入朝為官,又不畏懼曹操的權勢,經常嘲笑其舉措,深受忌憚,最終被曹操給殺害。

范曄認為荀彧的人生軌跡與鄭太、孔融相似,他們都是漢臣,並且不畏權臣的脅迫,始終堅定自己興復漢室的初心,為此惹來了殺身之禍。有這樣的忠臣存在,奸雄們才不得不為之收斂,不敢過於跋扈。

范曄並不像陳壽那樣,僅僅把荀彧當做曹操的謀主,他認為荀彧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匡扶漢室。例如《後漢書》裡寫到荀彧投奔袁紹時,加了一句《三國志》中沒有的話,說:

彧明有意數,見漢室崩亂,每懷匡佐之義。

點明其從政的初心。又如,荀彧被曹操逼死之後,又加上《三國志》裡沒有內容,說:

帝哀惜之,祖日為之廢?樂。諡曰敬候。明年,操遂稱魏公雲。

說明漢獻帝痛惜於荀彧之死,認可他對漢室的忠心。而且荀彧是曹操稱公的最後阻力,在他被除掉之後,就再也無人敢反對曹操了。

末尾又評論說荀彧是在天下四分五裂的時候才投奔曹操的,為的是“以急國艱”,救危存亡而已,何曾幫助曹操來傾覆漢室?在范曄看來,輔佐曹操興復漢室本來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非雄才無以濟其溺”,另一方面“功高勢強,則皇器自移矣”,這乃是“時之不可並”的兩難問題。如果不幫助曹操削平群雄,那麼漢室可能就像唐朝一樣,在群雄各自稱帝之後便滅亡了;如果幫助曹操削平天下,那麼漢室在名義上還能存活個幾十年然後才被篡奪。作為忠心於漢室的人,荀彧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最後再殺身成仁、捨身取義而已。

《後漢書》將荀彧視為漢臣而非魏臣

為什麼說荀彧始終忠心於漢室?

《三國志》雖然將荀彧與歷事數主的賈詡放在一起,視同魏臣,但並未抹煞掉其忠心於漢室的行跡,除了把荀彧被曹操逼死的史實輕描淡寫成“以憂薨”之外,基本按實錄來敘述;而在裴松之的註釋中,更是添入了許多荀彧本人的奏章,可以從中看出其個人想法。

綜合來說,認定荀彧始終忠心於漢室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荀彧不認可董卓欺凌漢室的做法,選擇棄官還鄉;

第二,荀彧認為據守一方的袁紹胸無大志,選擇改投“以四勝輔天子,扶義征伐”的曹操;

第三,荀彧勸曹操迎納天子,說“雖御難於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是將軍匡天下之素志也”,認為曹操有意匡扶漢室、平定天下,與自己志氣相投,故而才積極追隨他;

第四,荀彧勸阻曹操復古九州,認為當務之急是安定河北,修復舊京,然後南臨荊州,責讓諸侯納貢,重新恢復太平的局面,並說“此社稷長久之利也”,為的是漢家社稷著想;

第五,荀彧阻止曹操進爵國公,說:“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振漢朝,雖勳庸崇著,猶秉忠貞之節。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曹操在《己亥令》中也曾說:“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說明他也曾忠心於漢室,起兵的初衷就是為了匡扶天下,做漢朝的功臣;正因如此,才與荀彧志氣相投,使其死心塌地的追隨自己。然而,在群雄盡滅,天下三分之勢已成之後,隨著曹操的權勢日盛,他便違背了初心,想要廢漢自立。而此時荀彧仍堅持原來的立場,故而兩人只能分道揚鑣了。

由此說來,其實前後不一的並非荀彧,而是曹操!

上一篇:《射鵰英雄傳》的故事發生的時候,李莫愁在幹什麼?
下一篇:劉秀墓園裡有一棵鳥鳴柏,因為一次施工失誤,鳥鳴的秘密才被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