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諾曼底登陸”後的慘狀:九秒倒一人,十米折一卒

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盟軍先頭部隊總計17.6萬人,代號

霸王行動

”。他們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底。隨後攻下了猶他、奧馬哈、金灘、朱諾和劍灘五處海灘,288萬盟國大軍如潮水般湧入法國,勢如破竹,成功開闢了歐洲大陸的“

第二戰場

”。

一位史學家曾經說過:“諾曼底登陸戰是人類有史以來謀劃最機密、籌備最完善、規模最浩大的一次戰役”,雖然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當年的場景也幾盡模糊,

但對於戰役的倖存者來說,心靈上帶來的傷痛也永遠無法抹去

當然,諸位關心最多的問題應該是戰爭的激烈程度。國際上的軍事專家曾經做過這樣的戰役統計,在盟軍登陸後的方圓幾十公里內,每9秒就有一名士兵倒下,每10秒就折損一名士兵。

歷史不曾忘卻,但這樣的場景似乎無法腦補,怎一個

字了得

參戰規模

這次戰爭是在英國早期入侵法國作戰計劃的基礎上制訂的,

前後歷經2年多

。儘管最後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戰爭的投入也是巨大的。首先就是兵力方面,盟軍前前後後總共投入了300萬計程車兵,敵軍大概在200萬人左右。這還是保守估計下,實際情況必然要比預計多。

在武器裝備方面,盟軍海陸空三軍在地面共計投入17萬各型車輛,60-70萬噸各類補給。其中海軍共計投入

約5500艘各型軍艦,空軍參戰飛機約為14000架

。在這種條件下,以犧牲24萬人為代價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先不說這些打仗時的具體資料,咱們根據已知的情況做一個初步的估測。戰爭的範圍只有大概80平方公里,持續了70天,一共24萬的傷亡。如果平均到每天的話,

那就是每小時大概142人死亡

,這是何等的激烈程度?

雙方將領

早在1941年9月的時候,斯大林就提出過夾擊德軍的想法。當時盟軍的力量十分薄弱,美國還在靠戰爭發著橫財,英國根本無力組織如此大規模的進攻,只能派出小部隊進行騷擾。

直到1942年美國加入盟軍隊伍,這次戰鬥計劃也被提上了日程

既然謀劃了這麼久,雙方必然都是十分重視。在後人的眼中,這次戰役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甚至可以說是“成敗在此一舉”。希特勒在得知這次戰役的訊息後,集中所有精兵強將,

短短几個小時就達到138萬兵力,同時派出了所有部隊的指揮員,準備就此一搏

盟軍作為聯合軍隊,自然也不甘示弱。當時總指揮為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五星上將,也是後來的美國總統

。同時在海陸空三個軍隊方面,各派兩名指揮官。在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的策劃下,軍隊被分為兩個集團軍,大戰似乎觸發在即,空氣是那樣的寧靜。

戰鬥開始

“突破海安防線,後勤迅速補給……”在一聲聲指揮命令中,盟軍重新來到了這座歐洲大陸的最佳地點。德國對盟軍放出的輿論信以為真,把所有的兵力全部佈置在了加萊一帶。

德軍見狀,一改

閃電進攻

策略,就此轉入被動防禦

在德軍增援部隊尚未趕到之際,德懷特·艾森豪威爾一聲令下,海陸空三軍全部登陸。在傘兵的幫助下,諾曼底的交通要道和橋樑工事全部被佔領或摧毀,徹底阻斷了德軍後方援助的道路。

短短一個多小時,盟軍幾十萬士兵控制了諾曼底十公里的地區範圍

據參戰士兵回憶,當時他們在搶佔海灘的時候,子彈就像下雨一樣,誰命大誰就多活一會。

幾十萬的傷亡,一大半都是在這幾十分鐘離去的

。特別是傘兵,對於敵人來講就是一個移動的“活靶子”。諾曼底登陸戰役就這樣畫上了句號,沒過多久,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

品史君說

其實在品史君看來,諾曼底登陸戰雖然發生在歐洲戰場,但與中國也是息息相關。

德國宣佈投降後,盟軍開始騰出手潛心對付日本,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日本就宣佈了投降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了這一訊息,中國百餘年的欺壓史也就此結束。

我是品史君,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也對文化感興趣,不妨為我留個關注。

上一篇:為何渾天儀被韓國人印在鈔票上,地動儀卻被我們從教科書中刪除?
下一篇:勝地尋蹤:李冰彈琴的地方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