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盛極一時的蘇聯,為何會突然解體?多年後的戈爾巴喬夫:不是我的鍋

隨著1945年德日兩國投降,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二戰也正式宣告結束。但此時的世界並未獲得真正的和平,隨著英國首相丘吉爾的“鐵幕演說”,世界再次走到了戰爭邊緣,危機四伏。

1947年的3月份,杜魯門主義上臺,在此之後,以美國和蘇聯為主的雙方團體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全面對抗。但由於雙方的實力相當,並且都不想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所以“冷戰”由此開始。

這兩個“超級大國”都想著稱霸世界,處處針鋒相對。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時蘇聯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更是對美國形成了壓制優勢。但是好景不長,在十幾年後的1991年,宣佈瞭解體。

那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此強盛的一個國家,為何會在沒有外敵入侵併且也無內部武裝鬥爭的情況下悄無聲息的解體呢?

政策存在失誤

首先要說的就是因為早期斯大林的政策失誤,他推崇個人集權制、任期終身制和指定接班人制,並把它們全部付諸了行動。也就是後來我們說的“斯大林模式”,這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與民主共和背道而馳。

而且,蘇聯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時把工業化作為了國家的首要目標,直接造成了蘇聯農民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後來甚至連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也不能得到滿足。還有就是政府對市場的干預過於嚴重,可以想象,如果市場過於僵硬,人民的積極性肯定會下降,積極性的下降就必然會造成生產效率的低下。

蘇聯前兩個五年計劃

除此之外還大搞“個人崇拜”,個人崇拜的危害不用我多說,我舉個例子大家應該能明白:二戰前幾乎所有對斯大林持反對態度的官員和軍官都被清洗,以至於後來二戰初期的蘇軍沒有什麼戰鬥力。不僅僅這些,權利的過於集中,也造成了貪汙腐敗的嚴重,這也是其解體的一個重要因素。

國內經濟不景氣

這點是因為在勃列日涅夫執政期間,未能及時的對經濟進行改革。因此,就直接造成了蘇聯經濟發展的緩慢,被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遠遠甩在後面。並且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時打破了此前的均衡模式,造成了盧布的貶值,致使民眾的消費水平也隨著下降。

其次,蘇聯的經濟結構單一,主要來源依靠油氣的出口,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時佔到了整個蘇聯外匯的一半還要多。恰巧當時油氣價格又普遍出現下降,給原本就不景氣的經濟當頭一棒。

除了這些,還有蘇聯貨幣改革的失敗,至於為什麼失敗,主要原因是因為拋棄了大批普通民眾的利益。因為當時是想推行新的貨幣,但舊貨幣和新貨幣的價值是不一樣的,也就是不按等額原則兌換。因此直接造成了經濟發展秩序的混亂,這對原本就走下坡的蘇聯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

與美國軍備競賽

冷戰之所以是冷戰你,就是因為雙方的軍事實力相對平衡,正面戰爭爆發的可能性不大。不過這是一個動態平衡,所謂動態平衡就是你追我趕的發展軍工科技和部隊規模。

而整個軍備競賽的高潮是美國推出了“星球大戰計劃”,所謂“星球大戰計劃”,就是打破蘇聯的戰略核威懾能力。面對這種情況,都不用想,蘇聯肯定會跟進,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法。但蘇聯存在著一個極大的問題,就是經濟的不景氣。而這,這必然會加速蘇聯內部矛盾的激化。

長期的民族矛盾

蘇聯其實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國內擁有著眾多的民族,而且這些加盟國都是以族群來劃分的土地,這樣就使族群與政治高度統一了起來,這對蘇聯之後的穩定是個極大的隱患,事實也是這樣證明的。

蘇聯各民族之間也存在著相互的不信任,例如斯大林就曾把蘇聯西部的波蘭人、遠東的朝鮮人與伏爾加河流域的德意志人從他們的居住地強行遷至中亞和西伯利亞。此外,蘇聯長時期推行大俄羅斯民族主義,就直接造成了蘇聯與其他民族之間的矛盾銳化,從而形成了民族危機。

雖然八十年代時戈爾巴喬夫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過改革,但沒想到結果更糟。多年後他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那時實行改革為時已晚,並且有些操之過急。

上一篇:孳息,你能弄明白嗎?
下一篇:戰岳雲鬥金兀朮的勇將關鈴,擒老虎大戰朱仙鎮的關勝之子關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