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天下第一書·孝文帝】孝文帝:為了讓外國人住塵世之外的荒唐皇帝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盪四百年》的第506篇

天監十七年(公元518年)冬,胡太后派使者宋雲和僧人惠生到西域求取佛經,再掀崇佛高潮,有識之士深以為憂。

司空、任城王元澄為此上書道:“孝文帝遷都後規定,城內只許設定僧、尼寺廟各一座,其餘的都放在城外。這主要是因為僧人和世人不同,想使他們清靜地居住在塵世之外。先帝時,沙門統惠深開始違反禁令,從那以後偷偷謁拜的人越來越多,都城寺廟超過五百座,將近三分之一的民房被侵佔,以致寺廟與屠房、酒肆等汙穢之地混雜。

孝文帝的規定不只是為了使僧俗分開,同時也為了防微杜漸,以免出現僧人之亂。從前,佛徒立寺傳教,大多依山林而居,現在的僧人卻戀著城市,是因為他們被利慾所誘惑,這是釋氏的糟粕,佛祖的敗類,為佛教戒律所不容,國家制度所難許。臣以為,凡是都城裡沒修好、可以搬遷的寺廟應遷到城外去,僧人不足五十的寺廟統統合並,各州也按此辦理。”

然而,元澄的建議並沒有得到切實執行,北魏崇佛之風不減。

天監十八年(公元519年)正月初七,元詡下詔宣佈:“太后臨朝已近六年,應當用詔書向全國發令。”胡太后的權威進一步提升。

元宏進行吏治改革時,文官和武官各有晉升渠道,互不干擾。元恪即位後,制度沒有得到有效執行,一些武官開始進入文官序列,到了元詡在位時,這種現象更加嚴重,武將更加驕橫。

徵西將軍張彝的兒子張仲瑀為此上書,請求修訂選官的規定,以限制武將,不讓他們在朝中列入士大夫的清品。

訊息傳出,議論和抗議之聲到處都是,有人在大街上張榜,約定集合時間去屠滅張家。張彝父子卻平靜自如,不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二月二十,羽林、虎賁等將近一千人來到尚書省叫罵,尋找張仲瑀的哥哥左民郎中張始均不得,就用瓦片、石塊砸尚書省的大門,無人敢管。

這些武士更加肆無忌憚,手執火把引燃路上的蒿草,用石頭、木棍作為兵器,攻入張家,將張彝拖到堂下,肆意捶打汙辱,並燒燬房屋。

張始均本已跳牆逃跑,但又趕回來向賊兵求饒,請求他們饒他父親不死,賊兵們趁勢毆打他,將他活活投到火裡燒死。張仲瑀受傷逃脫,張彝被打得只剩一絲遊氣,過了兩晚後一命嗚呼。

此事發生後,遠近皆驚,但胡太后只抓了鬧事的羽林、虎賁中的八個首惡分子,處以死刑,其他的就不再追究。

二月二十五,胡太后又頒佈大赦令來安撫他們,宣佈武官可以按資格入選,朝廷如此縱容武官,有識之士都覺得北魏將要發生動亂。

後燕滅亡時,燕郡太守高湖逃奔北魏,兒子高謐官至侍御史,後因犯法被流放懷朔鎮,幾代人居住在北境,養成了鮮卑人的風俗習慣。

時至今日,高謐的孫子中有一個叫高歡的,深沉有大志,家境貧困,在平城服役,富家婁氏女兒看到後,認為他不同一般,便嫁給了他。高歡得以有了馬匹,開始充當鎮上的信使。

禁軍兵變時,二十三歲的高歡恰好在洛陽,親眼目睹張彝被打死,他深有感觸。回家後,高歡開始傾盡財物來結識賓客。

有人問他為何如此,高歡道:“宿衛結夥焚燒大臣住宅,朝廷卻畏懼他們叛亂而不敢過問,執政到了這種地步,事態可想而知了,豈可死守著這些財物過一輩子呢?”

於是,高歡和懷朔省事司馬子如、劉貴、賈顯智、戶曹史孫騰、外兵史侯景、獄掾尉景、蔡俊等人結成一夥,均以仗義任氣而稱雄鄉里。

所謂時勢造英雄,如果是在和平年代,高歡可能一輩子都是個小吏,但他見微知著,敏銳的看出北魏內部出現問題,並果斷做出決策,最終成為一代梟雄。

當時,北魏朝廷官員名額已經很少,應選的人卻很多,吏部尚書李韶不敢得罪人,停止選拔官員,引得眾人不滿。

於是,北魏朝廷以殿中尚書崔亮為吏部尚書。崔亮奏請制定新的選拔標準,規定不管應選者無論賢愚,只以其待選的時間為依據,時間長者優選錄用,因此那些長時間待選的人都稱讚他有才能。

崔亮的外甥、司空諮議劉景安深不以為然,給崔亮寫通道:“兩漢由州郡推薦人才,魏晉循漢代舊例,又在州郡設定中正,雖難言盡善盡美,但所選之人十有六七是合格的。然而,當今朝廷選拔人才,只要求他們文采好,而不考察本性;察舉孝廉只根據章句學問,而不看他們有無治理之才;設立中正只辯識姓氏,而不考察應選者的才能和品行。選取士人的範圍既不廣,淘汰的標準也不嚴密。您被委任主管銓選,本應改革弊政,為何反而以年資長短為標準呢?如此,誰還會注重名節和品行?”

崔亮回信辯解道:“你之所言確有深刻的道理,但我的辦法自有原因。古今不同,應該與時俱進。從前,子產鑄造青銅刑書來挽救時弊,叔向以不合先王之法譏刺他,這和你用古代禮法來責難我有何不同!”

洛陽令薛琡也上書道:“百姓性命掌握在官吏手上,如果選拔官吏只按他們的年資,而不問他們能力的大小,就像排隊飛行的大雁一樣按順序來,或像穿在一起的魚一樣由先而後拿著名冊叫名字,那麼吏部只需一名官吏就足夠了,按順序用人,怎能叫做銓選人才呢!”

然而,他的上書交上之後,沒有得到答覆。後來,薛琡又因此求見元詡,再次上奏道:“請求陛下命王公大臣推薦賢才補任郡縣長官。”

元詡下令讓大臣議定這件事,但事情始終沒有下文。

後來,甄琛等人接替崔亮擔任吏部尚書,因論資排輩的辦法對自己更有利,便繼續奉行,北魏的吏治由此開始敗壞,崔亮始作俑者。

上一篇:香港最大地產商:生2個孩子後,才能使用避孕產品!網友都炸鍋了!
下一篇:【開心一刻】一個關於沙雕的問題,看完後我也是無言以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