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文化大視野】張稼農:堯山文化的開創者、開創者、堯山文化守望者

提示性導言

最近,隆堯堯山火了,是因為過去的堯山石窟被破壞了,被礦山主挖成了大坑。今天,一些網友來到這裡,又被這樣的景象所吸引,將過去的堯山石窟破壞殘狀形容成隆堯魔鬼城,併成了網紅打卡地。有很多的朋友給我說,讓我寫一篇關於隆堯山的文章,因我對堯山的過去不太瞭解,或因精力有限,故轉載一篇舊文,張稼農先生的《隆堯縣宣務山文物古蹟概況》,張稼農先生是隆堯文物事業的開創者、奠基人,是堯山文化的忠實守望者。透過張稼農先生這篇文章,可助大家對過去堯山的瞭解,同時也提示我們不要犯過去的錯誤。

隆堯縣宣務山文物古蹟概況

宣務山在隆堯縣城西北6公里處,有隆馮公路透過山前,宣務山東西長約1.5公里,南北寬1公里餘,系水成岩,斷層向東南陷下而形成。山北面是高而陡的斷層壁,南面坡度較大,東西兩山腳對伸呈箕形,山西、北兩面為一望無際的平野,山東面為低窪地帶,山南有詆水河由西向東流過,西南緊連堯山。山上遺留著唐宋時代精美的石刻、造像、碑刻、刻經及明清建築等極為豐富的珍貴歷史文物。現擇要述之如下:

碑碣與摩崖

一、碑  碣

在山前最先見到的是一幢隋碑,字跡已不能辨認。又有唐碑三幢(不包括造像銘文之小碑),俗稱“沒影碑”,皆就山刻成,故陽光不能照出碑影。一為貞觀年造,在千佛堂石室東,高2。5米,字跡大部風化剝落,碑文有“以武德六年四□□月乃於此□□修立鑿□為□□石造賢劫千佛法華經一部”,末行為:“大口貞觀□□□□□□九月□□□三日戊寅前宋州行參軍武騎尉李君口書”,可證明石室是武德六年 (623)開鑿。

西南部有二小碑,東碑高1。1米,西碑高1。4米,碑文大部不能句讀。宋碑兩幢,一在第六號摩崖造像前,碑北面第一行為“大宋邢州堯山縣隆聖寺”等字。第二行有“宣務山隆聖寺者古山門之勝地也,自隋至口興且盛”,可知隆聖寺之建立比石窟造像更早。另一幢碑在山巔之南部三天閣遺址前,已仆倒折斷,碑之第一行為“大宋口德府堯山縣境宣務山口改封昭惠靈顯真人廟碑”,碑的背面有“政和八年八月”等字。舊縣誌載真人廟“不知何時廢”,據同聲谷石室題字,元延祐六年程太中曾禱於靈顯真人廟,此廟之廢當在延祐後。此外有清乾隆碑,內載“宣務山昔堯帝時嘗登此山望洪水,故曰唐山。”“四月上旬廟門洞開,則四方遠近,百里內外,或乘騎以賓士,或攜男女以徐步,或千人百人林林起會於廟頂,或五步、十步歷歷叩謝拜神,迤邐而來,絡繹不絕。”可見當時盛況。現在每年舊曆三月下半月仍有許多人到此趕會。在準提塔前,半山坡有雍正十年“施茶結緣碑。”

二、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基本上可分兩群。一群偏北以千佛堂石室為中心,向東伸展;另一群偏南,分北東西崖。現為敘述方便起見,把它們編為六個號。第一號崖在千佛堂石室之東南,造像露出地面者共60龕,最大龕高0。8米,寬0。7米,最小龕高0。2米,寬1。5米,造像以一佛二菩薩為最多,有30龕,其他有三佛二弟子,一佛二弟子,三菩薩,一佛一菩薩,二菩薩等。佛座大部分仰復蓮鬚彌座,亦有長方形須彌座。造像衣紋細緻,但頭部皆被敲去,破壞嚴重。

現存銘文有聖歷,永隆,永昌等年號。

第二號崖在千佛堂石室東面西部,共有造像208龕,大部為一佛二菩薩,其次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佛座多為須彌座,束腰部作圓柱形和六角形。此外還有兩龕刻七佛並坐。這一崖之特點是有五龕像旁就崖刻小碑,大的高0。45米,最小的高0。32米,銘文多已不能辨認,僅有一碑尚可以看出有“……塔登仕郎行邢州柏仁縣尉飛口尉魏文通奉為七代師僧父母……”等字。銘文均五年號。

第三號崖在千佛堂東,上部有“多心經”小石室,下部有貞觀碑(已見前)共造像100龕,大部為一佛二菩薩,造像皆被砸毀。“多心經”石室東刻一菩提樹,樹下有四人抬一棺,棺前一人跪在地上,棺上有一佛坐蓮座,其下為涅槃像,後有五弟子。石室門東邊刻天王像。石室之西就崖刻一小碑,碑上文字已不能辨認。

這一崖的銘文有“開元廿□□月二十七日□”,“□□三年九月十七日林郎行邢州口口王仁□□□□□□□□像一鋪”,“龍朔□年□月十五日比丘尼真口口口地藏菩薩”。

第四號崖系千佛堂石室外壁,共造像371龕,刻經三處,東半部比西半部雕刻精細,菩薩大部分為螺髻。

西部佛像均無頭,菩薩大部戴冠,冠帶很長,有一龕似刻一佛二菩薩未完成,龕內外銘文有“安國軍堯山縣塑匠人李侄景祐(宋仁宗)四年元月□日”,“景祐四年元月□日記得安國軍畫匠人李貴綦倫二人”及大足元年等銘文記。

最西一大龕高1。3米,寬1。6米,刻二佛像,龕外銘文“大像主紀王供養”,按隆堯縣景福村有安樂寺碑,刻“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一卷”。第一行為“碑主邢州刺史上柱國紀王慎敬造石經一部。”此處紀王當即為唐太宗第十子紀王李慎。

第四號崖銘文較清楚的有“咸亨□□十月□日安國意妻為產免難敬造彌勒像一鋪供養。”“大唐水徽六年七月二十七日比丘尼神口為亡口父敬造供養”及顯慶、儀風、萬歲通天、長安、上元等年號銘記,而以咸亨年號為最多。

在千佛之西偏南有釋迦涅架像,腳北頭南長4。9米,雖久經風雨,但仍可看出其面目和明顯的衣紋。

第五號崖在涅架像之西,共造像134龕,像均無頭。一龕左右各跪一供養人,手均捧物。中央偏北下部刻一小塔,就是與“沒影碑”齊名的“七寸塔”,塔高八寸五分,北面刻“比丘僧進道供養”。東西塔門內各刻一小佛像。另一龕刻三佛像,每一佛旁立一供養人,均雙手捧物而側立。銘文內有“永隆、神龍、垂供、景龍、先天、開元”等年號。

第六號崖在涅架像南山坡,共造像507龕,刻經七處,造像以一佛二菩薩為最多,但頭部均被砸毀。有一龕為一菩薩二脅侍菩薩,是很少見的。另有七龕與該崖手法不同,細緻生動,為各崖之最。銘文多記唐高宗及武德年號。

堯山石室

三、石  室

千佛堂石室(即無量殿),俗名沒梁殿,南向,室高 3。14米,東西長6。7米,南北寬3。03米,一門二窗,西窗有假券,室內共造像940龕,龕額均刻有各種花紋。銘文及題字有大唐貞觀九年及貞元、政和等年號。

多心經石室在千佛堂東,南向,室高1。97米,東西長 1。86米,南北寬1。49米,正中面南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佛僅存座外之衣褶,雕刻甚精,佛光內有七朵纏枝蓮花,每蓮坐一小佛。東西兩面亦刻一佛二菩薩,東面佛座束腰部有一彈琴人像,西面佛頂刻二飛天。室頂北半部刻“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系“開元二十五年九月十八日柏鄉縣比丘尼妙竟敬造”。石室門上正中刻獸頭,兩旁有極生動的飛天兩個,再外有二假椽頭,門楣刻纏枝蓮花,每朵蓮花上坐佛或菩薩。

同聲谷石室又名羅漢堂,在千佛堂石室之東南,南向,室高1。95米,東西長3。53米,南北寬2。52米,北壁正中刻一佛,周圍刻十六尊羅漢像,諸像形態,服裝各異,衣紋粗直,佛上方篆書“同聲谷”三字。

銘文有“內丘縣長春鄉弟子昆遷雨十六維那數同□當造石室並修第十尊羅漢(以下人名從略)……□天成四年三月十一日”。

“邢州堯山縣光藝鄉韓解村第十三尊羅漢,維那□□矽獨□□□合供養,□□妻杜氏□姑霍氏□男審□比丘尼審登口男八郎口男口口口口伏以修此功德,上為口口口帝王,伏願長居寶口,本州太保,福比松筠,縣鎮三廳,慶同丘嶽。更願闔門老口,悉保安康。天成四年三月十一日”。銘文多為天成四年不書國號。考歷史有天成年號者三,而達四年之久者以五代後唐明宋李嗣源,則室應已是五代後唐時開鑿。

準提塔與刻經

四、準提塔

準提塔在同聲谷石室之東南,高4。35米,為八面形,分三層,最下為臺座,每面均刻四像,其上為圓形仰蓮,自下而上第一層每面刻羅漢十排,每排四尊,上為八角形簷。第二層為仰蓮座,座上為八面造像,每面造三排,除西北面第二排為一佛二菩薩外,其餘均為菩薩像,尚完整。再上為圓盤形,上刻雲紋,每朵雲端坐四佛。第三層為一塊新刻石,據傳這一截約在清末被西山南村劉某盜賣與外國人。現存者,為後補上去的一塊八角石,石上無銘文造像。最上為八角攢尖頂。

五、刻  經

千佛堂東壁刻“妙法蓮華經禮喻晶第七”。北壁刻“妙法蓮花經勸持品第九二卷第五”。

六崖東部上方刻“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三”、“妙法蓮華經法師公德晶第十八”,最西刻“妙法蓮華經□□□□品第九”。西部上方刻“妙法蓮華經觀世音普門晶第二十四”及“大方廣佛華嚴經淨竹品第十”。華嚴經之後有“此百四十願,見者願修誦之”之銘文。這些刻經似皆出一手,筆法工整秀勁,為唐代書法代表作。

宣務山石窟造像,是河北省僅次於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的響堂山造像的歷史文物,原是省保單位,山上原保留的精美的唐、宋代石刻、造像及碑、塔、銘文、刻經,均系唐、宋藝術珍品,雖經千年以上,文物尚有大部分基本儲存完整,真是彌足珍貴,但“文化大革命”中被隆堯一中的“造反派”用成噸炸藥炸燬了所有的石窟和造像、碑、石塔,僅留下無量殿東壁部分造像。1980年縣文保所成立,曾多次通知山口公社及村,對殘存的造像要嚴加保護,不得破壞,但制止未能生效。1981年3月15日被山口村一炮把這最後一部分盛唐雕刻,炸碎賣了石子。現僅存被炸壞的幾塊造像。在造像下部原被土埋住部分,也許幸有殘留個別造像,但這尚待挖掘證實。

堯山建築

六、建  築

隆聖寺,隋建。解放後尚有西房二間,住老僧一人,現已拆除。在隆聖寺有石井一眼,甚深,據傳為隋代建寺時開鑿。

在西山頭有猴祖廟供孫悟空。因該處三面懸崖,為遊人必到之地。在宣務山主峰最高處為明末進士大幹言村趙漁所建三天閣,其下為大悲殿,俗稱書房樓。閣內,泥塑大悲菩 薩立像高約兩丈;大悲殿西南有大佛殿,殿南為山門。在佛殿西,有趙漁建“資治書院”。用趙漁資治書院紀略說“論學……實為資天下萬世之治也”,因而名書院’為“資治書院”。有趙漁書“資治書院”四字,橫書石額,原在堯山一中(即隆堯一中)院中,現已失蹤。在施茶結緣碑以北遠近各縣建茶棚如村落聚居,房屋甚多,供四月大會上山拜佛香客食住之用。這些建築“七七事變”前大部完整,事變後上述建築被拆毀大部,僅餘東南角一間佛殿,塑一千手觀音立像。解放後尚在,後亦拆除。

建築與資料

七、現存遺物及資料

石刻、造像現僅存少量殘片,還存有1956年幾幅造像照片,尚可窺見唐代造像之一斑。存有一部分銘文拓片及銘少錄底稿,這些遺存僅銘文一項就給後人提供了史無記載的寶貴資料。如一條銘文為“上元二年二月十日柏仁縣喬大雅、尚善會,李名高三人同渡海,願造地藏菩薩三軀,普為法界眾生”,說明當時堯山縣就有渡海外出的人員。一條宋代景搞四年銘文書“安國軍堯山縣”字樣,可知在宋仁宗時邢州曾改安國軍。唐代女人名字以某娘較多見,如女大娘,二孃,三娘……,間亦有名姑者,如“田十姑”。在“同聲谷”石室內因造像均系大型羅漢像,故都為集體造像,銘文較長,人名亦夥。有幾處銘文陽後幾句都是是向皇帝及本州刺史、本縣官員祝願,但最後都加“更願”二字為閤家安康。這說明祝願皇帝、官員是例行公事,“更願”自己的親屑是出於本心。他們稱皇帝為帝王或國王,不像唐朝稱皇帝或天皇,稱本州刺史為“當州太保(有一處稱司徒)千秋”。這些有關於地名的銘文都在“同聲谷”內。從地名上看,五代有鄉一級政權組織。以宣務(原文宣務二字無山字旁)鄉為例,它所轄村莊,見之於銘文的有尚村、南薛村、北薛村 (可能為前後蘇薛)、山北楊村(現簡稱楊村)、孫村、染紅、粱村、大霍村、小霍村、東侯村、尹村、南王村(現名王村)、大寧村(現名大凝鋪)、慕化村(現名木花)、李村 (現名西里村)、北村。上述村莊除孫村僅存遺址外均尚存在,仍沿舊名。從上述村莊位置來看,宣務鄉約當今隆堯縣山口、尹村、雙碑四個鄉,面積頗大。又從所銘記的村名來看,以某姓為村名者該村居民就以某姓為主。楊村即原由姓楊軍居,李村即李家住村。當時無叫莊的村莊,祖傳凡莊無寺,並均為明永樂遷民所建,並以初居著之姓為莊名,故多稱某家莊。我縣地名普查已證實這一點。除宣務鄉以外,尚從銘文知道太平鄉有霍村、東梁村,轄境在現南位鄉、東良鄉一帶。其他外省外縣特別是鄰近各縣有許多鄉、村名銘之於上,這些現存資料,對歷史特別是本縣及鄰近各縣歷史的研究有很大價值。

轉載、在看,評論就是文化傳承

上一篇:二戰德國發起的那些秘密計劃,有很多都出自於海因裡希·希姆萊之手
下一篇:王莽和劉秀是什麼關係?為什麼說位面之子劉秀是穿越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