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宋真宗趙恆是嫡長子,趙元僖是嫡次子,為何最終是趙恆的兩位哥哥?

公元995年,趙光義立趙恆為太子,兩年之後,趙光義駕崩,趙恆繼位稱帝,成為宋朝第三位皇帝,史稱“宋真宗”。

歷史上,趙光義一共有九子,即趙元佐、趙元僖、趙恆、趙元份、趙元傑、趙元偓、趙元偁、趙元儼、趙元億。其中,趙元佐是嫡長子,趙元僖是嫡次子,趙恆排行第三。按照排位順序來說,皇位幾乎與趙恆無緣,但為何最終卻是趙光義傳位趙恆,而非趙恆的兩位哥哥呢?

根據《宋史》記載,嫡長子趙元佐深得趙光義喜愛,幾乎是鐵板釘釘的皇位繼承人。

《宋史·卷二百四十五·列傳第四》:“(趙元佐)少聰警,貌類太宗,帝鍾愛之。年十三,從獵近郊,兔走乘輿前,太宗使元佐射,一發而中,契丹使在側,驚異之。從徵太原、幽薊。太平興國中,出居內東門別第,拜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衛王,赴上中書。後徙居東宮,改賜今名(趙元佐原名趙德崇),加檢校太尉,進封楚王。”

這段史料透露了三個重要資訊,幾乎可以確定趙光義未來要傳位趙元佐。

1,趙元佐與趙光義相貌相近,而且年幼時稟性聰明機警,深得趙光義喜愛。

2,趙元佐聰明機警,擅長騎射,先後跟隨宋太宗征戰太原、幽薊,被當成皇位繼承人培養。

3,趙光義先封之為“衛王”,又讓他遷居東宮,進封為楚王。

既然趙元佐如此深得趙光義喜愛,為何最後皇位卻與他無緣,反而傳給了三弟趙恆?

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與趙光義飲酒,共宿宮中,第二天清晨,趙匡胤離奇暴死,享年五十歲。隨即,趙光義依據“金匱之盟”繼承了皇位。

所謂金匱之盟,就是“兄終弟及”,趙匡胤生前承諾母親杜太后,日後將帝位傳給趙光義。但“金匱之盟”一直被密藏,趙光義丟擲的部分,只是“趙匡胤傳位趙光義”,時人猜測還有關鍵內容被趙光義隱藏了。

《宋史》記載:“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蓋欲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開封,德昭實稱皇子。”意思是金匱之盟的傳位順序是趙匡胤——趙光義——趙廷美——趙德昭(趙匡胤之子)。

公元982年,或許是擔心趙廷美繼承皇位,便誣陷趙廷美與兵部尚書盧多遜密謀造反,將趙廷美廢為庶人,遷居涪陵,趙元佐深知四叔實乃父皇迫害,出面向宋太宗申辯,史載“元佐獨申救之”,可謂史上罕見的“有情王子”。公元984年,趙廷美去世,享年38歲。

趙廷美死之後,趙元佐因病發狂,以致因為小錯就用尖刀殺傷侍者。第二年,趙元佐病情好轉,趙光義心情大好,為此而大赦天下,還是把趙元佐列為皇位第一繼承人。

但在這一年重陽日卻風雲突變,重陽日宮內宴會,趙元佐不在赴宴之列。諸王宴會後回來,晚上經過趙元佐的宅第。趙元佐說:“你們都侍候皇上宴會,只有我未到,這是拋棄我啊!”於是發怒,喝醉酒後在晚上縱火燒宮。宋太宗詔令派御史捕捉趙元佐,送到中書省審問,廢為平民。

群臣或求情或請罪,但趙光義卻淡淡的回了一句:“這個兒子我教他還不改,你們怎麼能輔導呢?”至此,趙光義徹底放棄了趙元佐。

不過,由於趙元佐與趙恆同為李英女李皇后之子,所以趙恆繼位之後,趙元佐恢復官爵,但此後再也沒有“犯渾”。

趙元佐退出皇位繼承行列,但按理還是輪不到趙恆,因為還有趙光義次子趙元僖,為何趙恆能夠最終得位?

公元986年,任命僅僅21歲的趙元僖為開封尹兼任侍中,進封為許王,加任中書令。這一系列任命中,最關鍵的是“開封尹”,相當於京城市長,位置非常重要,顯示出趙元僖的“準太子”身份。在五代、宋朝時期,開封府尹位在尚書之下、侍郎之上,任開封府尹者,多為事實上的儲君,周世宗、宋太宗、宋真宗於即位前都曾擔任此職。此前,趙元佐之所以沒有被任命為開封府尹,是因為四叔趙廷美一直擔任此職。

可見,在趙光義眼裡,趙元僖將是皇位繼承人,只是沒有明確宣佈罷了。

趙元僖姿貌雄毅,沉默寡言,管理京師五年,政事沒有過錯,深得趙光義喜愛。可惜,月有陰晴圓缺,趙元僖體弱多病,在公元992年,趙元僖突然去世,時年二十六歲,這讓趙光義非常悲痛,追贈皇太子(即昭成太子),史載雲“及薨,上追念不已,悲泣達旦不寐,作《思亡子詩》示近臣。”

至此,趙元佐、趙元僖先後退出皇位繼承行列,能力平平性格軟弱的趙恆成為繼承人。

宋真宗趙恆在位期間,最廣為人知的一點是“澶淵之盟”。當時,遼軍入侵北宋,儘管經過一系列會戰,局勢已經慢慢有利於北宋,但趙恆懼於遼的聲勢,最終以每年給遼國一定銀絹(歲幣)為條件,於澶淵定盟和解,約為兄弟之國,即為“澶淵之盟”,實際是每年要交一筆恥辱的保護費。

如果趙元佐、趙元僖不出意外,或許北宋這一段屈辱的歷史可以避免。

參考資料:《宋史》

上一篇:歷史上真實的蕭綽是個怎樣的人?她的一生有著怎樣的傳奇和淒涼經歷
下一篇:【薦讀】司馬遷:重農抑商是崇本抑商,對中國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