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竇娥行刑前的三樁毒誓分別是什麼樣的為何在竇娥行刑前的三樁毒誓呢

在古代缺乏娛樂設施,沒有點贊,沒有轉發操作的時候,關漢卿用他的筆寫出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竇娥冤》。

浪漫色彩讓所有人為這位女子感到憤憤不平,而故事也在百姓之中默默地被“轉發,點贊”,直延續到今天。

對於故事之中,最浪漫的地方自然是最後在竇娥行刑之前的三個毒誓。我們今天就來分析她三樁毒誓的含義。

竇娥的三個毒誓

第一個毒誓,她要用自己的鮮血來警醒上天,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冤屈,她將自己比喻成了萇弘,望帝一樣悽慘,中間是用兩個人的典故來比喻。向百姓訴說她的無辜和清白,以及自己不得不替婆婆頂罪的無可奈何。

第二個毒誓,寓意就比較明顯,六月下雪本身就是“天奇”,而用六月下雪來表明自己清白的像雪一樣,清清白白地來,清清白白地走。

還有她在向上天控訴這種不公平。在古代人們認為雨雪都是由天上的神仙來控制的,所以如果連上天都違反自然規律,說明事情本身有所不公平,人間的黑暗需要用雪來沖刷。

第三個毒誓,則是直接將矛頭指向當地的官府,也是受“東海孝婦”的典故。官府裡面的人都是一方父母官,如果他所在的地區沒有糧食,大旱三年,自然就是上天對他的懲罰。

這三樁毒誓是一層又一層的遞進,從洗刷無處訴說的冤屈,一直到怨恨起來當地的官府。

曾經的她以為只要認真解釋,自己一身清白還能讓人潑了髒水不行?沒想到還真的是這樣的不公,所以她也只能寄希望於這三樁毒誓。

毒誓實現了嗎?

其實在她行刑前的時候第二樁毒誓就已經發生。三個毒誓接二連三的發生後,更說明她天大的冤屈,而懷著天大委屈的人在行刑之前還在向身邊的官差求情,可不可以不從婆婆的門口遊街,害怕婆婆看到自己傷心,更讓人欣賞這個性格剛烈的女子。

為何選三個?

說明她的冤屈是無處申訴的,在最開始她選擇相信官府,一句一個大人,但是事實卻是所謂的“大人”轉身就收走銀子。她將冤屈寄託於天地鬼神,沒有想到竟然會無動於衷。

在知道自己要行刑前,連說三句,“我死的委實冤枉”,她不甘願就這樣死去,也看透當時的朝代,官府,所以要用血警醒上天,用雪來給自己收屍,也是對渾渾噩噩的官府的警醒。

大多觀眾對於她第三個毒誓表示不解,為什麼善良孝順的竇娥會將毒誓對準百姓,咒罵當年顆粒無收,這不就是讓百姓沒飯吃嗎?

其實竇娥的出發點並不是針對百姓,而是希望官府透過這件事情得到警醒,自己的冤案也會得到洗刷,如此以來冤死才算值得,而誓言對後來事態發展是有一定鋪墊作用。

很多人對於她的最後一個毒誓非常的不解,為什麼這麼善良孝順的竇娥會發出這麼惡毒的毒誓,讓當地的百姓顆粒無收,不就是讓百姓沒飯吃了嗎?其實她的出發點並不是對百姓的,而是讓當時的官府透過這件事情得到警醒,自己的冤案也會得到洗刷,自己的死才算是值得的,而這件誓言卻是在後來是有一定作用的。

父親上京考取功名,是來治理旱災,當他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後,要替女兒洗刷冤情。

至此為止,竇娥所有的毒誓都已經應驗,而最後一個毒誓也發揮出作用,至少也對看戲的百姓有一個心理安慰。

只是,真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嗎?實際上還是百姓從故事之中得到一絲安慰罷了。

上一篇:我和前夫在一起了,他卻不願回家,我說我不想要,我要不要離婚啊?
下一篇:解放戰爭期間,人民軍隊為什麼會在戰場上相繼發動了三場大決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