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蜀漢人才青黃不接,原因何在

少時讀三國,令人最感到最悲涼的章節,就是秋風五丈原了。

諸葛亮的逝去,讓鼎力三足中最弱的蜀漢,失去了一顆耀眼的星辰,給人以日薄西山之感。或許是他的光華遮蔽了其他熠熠生輝的繁星,在整個蜀國,除了他生前指定的接班人姜維堪用,其他能夠挑起大梁肩負重任者,似乎已經寥寥可數。

魏延算是一員智勇雙全的猛將,但可惜卻因有“反骨”被殺。

由此,才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之說。

有人將蜀國人才凋零,緣由之一歸因於整個國家的人口稀少,這種說法未必能夠令人信服。

諸葛亮

劉備剛入川時,因連年戰亂和政局未雨綢繆,整個國土所擁有的人口還不及諸葛亮離世時的情況,但當時的蜀國人才濟濟,武有五虎上將,文有鳳雛先生及孔明與法正等人,這還不算趙雲等勇冠三軍腹有韜略之將。可謂是人中龍鳳,國士無雙,天下英才盡入先主彀中。

即使以當今世界一些人口相對少的小國為例,也足以看出人才並不和人口比例成必然關係,例如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彈丸之地,城中之國,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它薈萃群英,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內,成一個連水都要進口的第三世界國家,一躍成世界發達強國。

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另外一個可以舉證的就是大家熟知的超級小國以色列,不再贅述。

五虎上將

從這些例子我們可以得知,諸葛亮身後的蜀國人才缺乏,原因是沒有建立一條通暢的人才選拔機制和輸送通道。

在中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歷史當中,人才流動成為了各國競爭常態,一個國家重視人才,尊重人才,高官厚祿,虛位以待,給人才提供一個任其施展抱負的平臺,整個國家成為一個窪地,一個吸收人才的儲水池,就可以做到海納百川,讓列國其他人才源源不斷的為其所用。當時著名的商鞅和孫武等無數吸收的外來人才例子都佐證了這一點。

可惜的是,蜀國在人才吸收的問題上,幾乎是死水一潭,作為唯一的例外,姜維被諸葛亮視為接班人,但他在朝中也為宦官所忌,不得不在外屯田避禍。一個姜維都不能容,談什麼廣納賢才?

姜維

世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蜀國有昏庸無能的劉禪做一國之主,權臣把持朝政,一手遮天,壓制人才,怎麼可能天高任魚躍,海闊任鳥飛?給人才提供一個盡情施展才能的樂園?

應該說,導致這樣局面的出現,作為蜀國的靈魂人物主心骨,諸葛亮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他事必躬親,雖忠君報國卻乾綱獨斷,大小事都要親力親為,將這種不正常的管理形態持續執行,沒有系統的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獨當一面的幹才,以至於當他撒手人寰,星光暗淡,本來應有接班梯隊的有為有才的管理國家人員,竟然出現了斷層和真空。

這隻能說明,諸葛亮作為一個總攬全域性者,缺乏預判和準備。

上一篇:劉備為何提醒曹操,讓呂布投靠並禍害曹操多好,事後才知劉備高明
下一篇:在外地出差半個月回家,發現家門被反鎖,破門而入看到妻子後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