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關注】唐軍大破東突厥前因玄武門之變,唐軍大破東突厥的詳細過程

關鍵詞:

玄武門之變

唐軍大破東突厥

前因

玄武門之變: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逼迫父親李淵禪讓。

▲玄武門之變

後果

唐軍大破東突厥:公元630年,便橋之盟讓唐太宗李世民意識到必須徹底解決突厥的威脅,於是發動了唐對突厥的戰爭。大將李靖、李世勣帶兵北征,活捉頡利可汗,東突厥汗國滅亡。

▲頡利可汗(579―634年)

詳細過程

第一、

便橋之盟

爆發

公元626年,突厥入侵,唐太宗李世民在渭水岸邊與突厥頡利可汗達成盟約,史稱“便橋之盟”。雙方在便橋殺白馬盟誓,突厥退兵。頡利之後還送來了三千匹馬,一萬隻羊,李世民拒絕接受,而是要求頡利放回搶走的人口。畢竟人口對於恢復國家經濟更加重要。

這次便橋之盟,李世民拿出了府庫裡的所有錢,這對於剛剛登基的李世民來說,無異於一種屈辱。史書裡沒有提到盟約的細節,不過這也側面證明了條約內容對李唐不利,所以史官故意不寫,保全皇帝的面子。

早在624年,唐朝的慶州都督楊文幹叛亂,突厥頡利可汗趁機入侵。頡利可汗和侄子突利可汗帶著突厥大軍打到了陝西境內,李淵都已經準備遷都了,只是遭到了李世民的堅決反對,才打消了念頭。

▲唐高祖李淵(566年 —635年6月25日)

第二、

李世民親自率領大軍出城迎戰

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決定,親自率領大軍出城迎戰。在豳[bīn]州遭遇突厥騎兵。李世民一邊指責頡利背信棄義,另一邊派人去見突利,問突利為什麼不顧兄弟之情,來攻打關中。突利沒有答覆李世民,這讓頡利開始懷疑突利和李世民是不是真的有什麼關係。

頡利擔心突利背叛自己,不敢再進攻唐軍,只能和李世民定下盟約,退出了關中。李世民成功化解了這次突厥入侵的危機。

然而,頡利可汗沒有放棄南下攻唐的企圖,一直在密切觀察著唐朝的動向。玄武門之變之後,頡利趁著李世民政變登基,地位不穩,再次南下,直奔關中而來。這次,突厥大軍距離長安只有70裡。

▲尉遲敬德(585年-658年)

唐太宗李世民首先命令列軍總管尉遲敬德帶兵迎戰,在涇陽阻擊突厥軍隊,斬殺了一千多人。隨後太宗李世民又下令,長安城中能上戰場的人全部武裝起來,到渭水便橋防備突厥的進攻。

突厥大軍前進到渭水北岸,頡利派部將執失思力為使者,進入長安,打探城裡的情況。執失思力對太宗李世民說,頡利、突利兩位可汗帶著百萬大軍來了。唐太宗說,我和突厥和親,又贈與金錢,你們的可汗背棄盟約,帶兵入侵,不感到羞愧嗎?還敢在這裡誇耀軍威強盛,小心我殺了你!

在大臣的勸說下,唐太宗只是扣下執失思力,然後帶著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等六人來到渭水南岸,隔著河斥責頡利背棄盟約。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

第三、

太宗李世民

與突厥

暫時妥協

頡利等不到執失思力,現在看見李世民只帶幾個人就敢到河邊來,又遠遠望見李世民身後煙塵滾滾,隱隱約約能看見許多旌旗。

頡利帶著大軍深入敵境,本來就不瞭解唐軍的狀況,有些畏懼。現在看見李世民這個樣子,頡利懷疑唐軍早有準備,開始猶豫要不要撤兵。

▲蕭瑀(575年~648年7月19日)

大臣蕭瑀怕唐太宗輕敵,就勸皇帝小心。唐太宗說,我心裡有底,突厥敢來,就是覺得我剛剛繼位,內部不穩。我要是守城不出,他們膽子就大了,我故意輕率出城,他們反而不敢輕舉妄動。

太宗李世民發現頡利在猶豫,知道自己的策略成功了,順勢提出贈與突厥大量金錢,換取突厥退兵。頡利沒有必勝的把握,乾脆就坡下驢,答應了停戰。

雖然化險為夷,但是太宗李世民心裡明白,突厥是唐朝的心腹大患。從便橋之盟後,唐太宗就召集將領士卒,每天在宮殿前練習射箭。唐太宗如此看重軍隊操練,就是在為消滅突厥、洗刷恥辱做準備。

▲唐初少數民族分佈

結論

便橋之盟達成,太宗李世民以暫時妥協的方式,避免了與突厥的戰爭。這也讓唐太宗意識到,突厥的問題必須解決。公元630年,唐太宗派大將李靖、李世勣等人帶兵進攻突厥,活捉頡利,一雪前恥。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 《太平廣記》

上一篇:他是皇太子,卻主動讓出儲君之位,讓出開元盛世,成為開元盛世功臣
下一篇:孔令偉的生平如何?娶了三妻四妾,還娶了三妻四妾,最後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