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遊歷在各朝各代都有,最顯著的就是元朝時期,遊歷觀念有哪些變化?

遊歷觀念指的是人們對於遊歷行為的看法和評價的褒貶,其實遊歷在各朝各代都有,最為顯著的就是漢朝和元朝。漢朝之前由於儒家學說的影響,人們對於遊歷更多的是經學方面的需求,而元朝又是為了什麼,為何對於遊歷如此熱愛?

士人的遊歷觀念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

1、

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士人的遊歷觀念並不明確

其實,在南宋末年到元朝初年,士人沒有多少願意去遊歷的,一是因為當時處在戰爭時期,保不保得住命都難說,更何況談論遊歷,

所以當時並沒有多少人去遊歷;二是在此時期,人們需要接受一個所謂“夷族”的管理,因為曾經的漢人王朝已經被他們推翻了,當時的廣大人們心中肯定心中對於曾經的王朝有著多種想念,沒有任何一個漢人可以對當時的入侵者表示全部的滿意和喜歡的,故當時士人多在家翻閱藏書,並沒有多少人願意遊歷。

因為不僅是元朝本是入侵者,心中多有不滿的原因,還有當時社會剛剛平定下來,沒有人知道元朝未來的統治究竟是怎樣的,對於“外族”的漢人他們又會怎樣處理,所以士人多對此有過種種擔心,不敢遊歷。當時總的一個遊歷觀念實際上是不明確的。

2.元代中後期,遊歷盛行,遊歷觀念多以鼓勵為主

中國古人難免帶有一些懷舊思想,不肯接受新王朝的出現。但是

隨著南宋遺民的逐漸老去和新生的新王朝士人茁壯發展,遊歷觀念出現了嶄新的變化

。一些士人出於對知識的渴望,嘗試去進行遊歷,以求自己的知識能夠獲得實踐。

趙孟頫是當時著名的儒學家,書法家,更是南宋皇室的人,他應該算得上是首批在元朝時期去遊歷計程車人了。他的遊歷其實很重要,因為一般而言具有前朝皇室這樣的身份,往往政治的號召力很大,所以他可以影響當時士人的政治立場問題。

其《送吳幼清南還序》雲:士少而學之於家,蓋亦欲出而用之於國,使聖賢之澤沛然及於天下。此學者之初心……然誠退而省吾之所學,於時為有用耶?為無用耶?可行耶?不可行耶?則吾出處之計,瞭然定於胸中矣,非苟為是棲也。

由此可見

趙孟頫的思想主要是學以致用

,他認為廣泛的遊歷和多次的實踐可以幫助自己的學識增長,並且達到一個實用的目的,如果不把學到的東西拿來用,那為什麼要學?的確是這個道理。當時的士人大多也是抱著這樣的觀念,畢竟學聖人的沒有多少,最實際的還是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所以後來,人們逐漸對於遊歷放開,不再像以前以政治立場去束縛,士人對於遊學的態度也經過了拒絕,嘗試,樂忠於三個階段,故後期一旦有什麼遊學,士人一般都會以鼓勵的態度為主,人們對於遊學的看法也是逐漸往好的方向發展。

為何元代士人對於遊學究竟是哪些觀念?

充分的遊歷可以增加見識,也可讓自己揚名,對遊歷樂忠

在元代士人看來,遊歷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這是極好的。自古以來中國的封建社會一直

保持著“學而優則仕”的觀點

。當然,元朝也不會例外,畢竟統治區域內還是漢人居多。元朝與其他統治王朝不同的一點在於,廢除了科舉制,採取的是草原上一貫的世襲制,就算後來恢復了科舉制,這樣的

科舉制明顯對於當時低等的漢人並不友好

在考試內容上,難度明顯要比蒙古人要高,並且在錄取比例上,漢人與蒙古人的錄取比例是10:1的比例。可想而知,此等制度並不復以往的科舉制度,士人想要憑藉合法的官制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根本不可能,加上少數民族對於漢人的防範本就比其他人要高,就算真的有士人在如此苛刻的條件下考進去,也未必能夠當上官僚,當上官僚之後,蒙古官僚必定排擠。在這樣的民族大背景下,想要實現朝堂上漢人和蒙古人的統一協助,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沒有辦法,士人很難借科舉制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其實就是做官),只能另闢蹊徑。所以便有了遊歷這樣的好法子,

士人在透過不斷地遊歷,可以讓自己學以致用,並且透過遊歷來增加自己在這個社會的影響力。

王旭《送康仁叔序》(至元壬辰夏)所言:“士之讀書為學,將以用於世,而非欲以獨善也。”可見當時的讀書人還是想著入仕的。如果士子的確各個方面都很優秀,但是苦於科舉制的不利條件,選擇這樣的一條路,明顯就能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學識究竟如何地強大,自然在當地的影響力就會提高,若走遍更多的地方,會有更多的人認識到你的才學,影響力會更加大。

除此以外,士子還可在遊歷的過程中,結交相伴摯友,碰到自己的高山流水,或者碰到比自己學識更加優秀的老師,拜在其門下繼續學習也並無不可,這可是讀書人的一大樂事。元朝就是這樣的統治模式,讓較多人中最有信服力,最有威望力的那一個去做官,

目的就是借這一個人去安撫廣大漢人的心

,而且元朝的統治者認為,擁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的人,必定有幾分本事,納為官僚,也可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幫助元朝政府熟悉漢人的統治模式。

2.當時士人以孔子,太史公充分的遊歷行為為榜樣,認為遊歷可以提升自己

貢奎曾經說過說:“

奎生三十有一年矣。平居讀古傳記,見材名其言士,必快慕之。今縱不如洛賈生、蜀司馬長卿、吳陸士衡,即取印綬節傳,為左右侍從言論之臣,尚當賦《兩都》《三大禮》,獻《太平十二策》。遇則拱摩青霄,不遇則歸耕白雲。安能浮沉淟忍,為常流凡儕而已乎

?”歷史上的賈誼,陸士衡,司馬長卿這些人都在無時不刻地影響元朝士人。

士人認為這些先賢之所以有如此成就,是因為他們並不是只在家中讀經史子集等藏書,而是用自己的每一步去踐行自己學經學的初衷,用實踐去證明自己的學習成果。儒家的思想向來都是主張入仕的,希望學子能夠儘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做貢獻,要是學的目的僅僅只是為了盯著那個廟堂,眼光未免太過於狹小。

當然,廟堂自然廟堂的好處,的確,有了官職這個堂而皇之的身份,幹起一些事來要方便得多。

《送戴石玉序》:“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此井田既廢之嘆也。……自孔、孟來,士未有不遊,或以師友遊,或以賓客遊,或以學問遊,或以才藝遊,或以辭華遊,二千年才賢特達,未有非以遊而合也。”

士人一般都會認為聖人都是透過遊歷來不斷地加強自己的成長和學識,那麼他們應該向聖人看齊,也應該透過遊歷來實現自己的價值(其實還是因為科舉被廢的原因,這些士子沒有辦法在朝堂之上施展自己的抱負,只能透過遊歷來完成自己的所學價值)。

不得不說的確如此,若孔子並沒有遊歷諸侯國,自然儒學的發展和存在是個未知數;若司馬遷並沒有遊歷西南,西北等諸多山河,怎能寫出鉅著《史記》。這一切的建立都是在遊歷的基礎上,所以

士人想要有更好的未來,能讓自己的所學不被埋沒,遊歷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所以當時的士人對於遊歷都是很樂忠的,並且以自己可以遊歷為榮。

3.也有一些士人認為遊歷並沒有多大用處,往往對此抱有消極態度

除了上述中計程車人對遊歷抱著積極,嚮往,自豪的態度以外,也有一些士人對於遊歷抱有消極的態度。這些士人大多是南方士人,因為對於遊歷的種種看法和影響,最終決定北上嘗試,可最終由於民族矛盾和不公平待遇,這樣的遊歷大多是失敗的。嚴重打擊了南方士人對於遊歷的嚮往,故多對遊歷抱有消極態度。

如吳澄

《贈道士黃平仲遠遊序》雲:“士之遠遊者過予,予 輒止之曰:‘道修於家可也。既仕而驅馳王事,則有四方之役,處士而離父母、去妻子,棲棲奔走,將何求哉? 因吾言而不復遊者有焉

。”吳澄認為重要的還是內心的自我修養。

其實這與他北上的經歷有關,他深知元朝的政治局勢,自己也和一些南方士人承受著一些不公平的待遇,處境艱難,所以希望士人可以選擇內地遊歷,但是不要跑到太遠的地方。其實這樣的想法限制了遊歷見識的發展,但在當時的政治局勢下,這樣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總結

遊歷可以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可以見到書中以外的世界,增長自己的見識。遊覽不同地方的民族特色,對士人的影響必然是多個方面的影響。當然不排除,有些士人對遊歷抱有消極的看法,但是隨著南北文化的進一步交流,和政治局勢的改觀,這些差異會慢慢消除,文化交流可以更加通暢。

參考文獻

:《元史》《遊牧民的世界史》《送戴石玉序》

上一篇:周瑜的一生:從風流儒將到一代名相,歷史上真實的周瑜是怎樣的人?
下一篇:趙奢父子是誰?父子都是紙上談兵的代名詞,卻成為一個典型正面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