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王勃為何被稱為奇才?奇才的由來和他的詩詞有什麼關係嗎?

初唐詩人王勃早年一帆風順,家世顯赫,擁有旁人無法企及的瑰麗人生。他的祖父王通曾任隋朝大儒,被後世譽為“文中子”,他的叔祖王績是初唐的大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無疑比常人優越了很多。

公元666年,王勃當上了朝散郎,成為唐朝最年少的命官。有一天,他才思泉湧,筆端生花,寫下《乾元殿頌》,文章綺麗,驚動聖聽。唐高宗見此頌詞,歌功頌德,詞美義壯,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為,驚歎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名聲也為之大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傑”,並推為首位。

那時候,宗室子弟喜愛鬥雞遊戲,諸王紛紛豢養雉雞,搏鬥取樂。那時沛王總是輸給英王,看到沛王為此苦惱,王勃便出手寫了一篇無傷大雅的玩笑之作——《檄英王雞》,為沛王抒發了胸中的悶氣,卻為自己埋下了隱患。英王看過之後大為惱火,便設計讓高宗看到了這篇文章。高宗大怒,檄文者,用於征伐招討之事,豈能用於手足兄弟之間。於是下令,將王勃趕出了沛王府邸,因為一時的意氣,斷了自己的前程,王勃為自己的一時之快付出代價。

此時的王勃沒有了當年的豪氣干雲,變得感時傷世,鬱鬱寡歡。一次,在送別好友薛華的時候,寫下了一首悽苦無比的《別薛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悽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在步步為營的官場,心性高傲的王勃一點也不懂得收斂鋒芒,反而因為鬱郁不得志,而愈發得趾高氣昂,招來旁人的嫉妒。很快,王勃便因此又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那時一名官奴犯了死罪,乞求王勃收留,未能看清事態嚴重的王勃將這名官奴留在了府上,這件事情被嫉恨他的人告知了官府。在那時,私藏罪犯和包庇官奴是重罪。王勃害怕官府調查,便動手殺死了這名官奴。

包庇罪、殺人罪,兩罪並罰。王勃被打入死牢。巧的是趕上了朝廷大赦,王勃的死罪得以免除,可活罪難逃,他的老父親因為受到株連,被貶到了遠在萬里之外的交趾縣(位於今天越南境內)。

經歷了此番挫折之後,王勃心性有了改變:對於名利,他不再執著;對於人生,他有了更多的理解。此番整理心緒之後,他再次出門遠遊,去交趾看望那個他日夜牽掛、流落異鄉的悽苦老人。卻不料一場風浪席捲了王勃所乘坐的小舟,舟毀人亡,王勃就這樣結束了自己二十七年的短暫生命,讓後人。

上一篇:管仲、鮑叔和齊桓公都是嘴炮,為何齊桓公卻被嘴炮氣死了?
下一篇:最慘皇帝江山被奪,皇后也讓人接手了,霸佔者還留下千古名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