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東胡是怎麼一步步走向滅亡的?東胡滅亡的真正原因,竟是因為這個!

如果將一個遊牧民族的興起比作一株花的話,那麼,契丹就是那支踩著季節的節奏,應時開放的花朵。

提起契丹,容易去翻舊賬,因為契丹的祖先是戰國時期的東胡。東胡有一段塵封的往事,與契丹的誕生有直接關係,所以不得不講。當時的東胡與匈奴並列於草原,表面上的實力難分伯仲,實際上匈奴更勝一籌,但東胡自認為是草原霸主,頗有傲視群雄之勢。所以,東胡不把匈奴放在眼裡,再正常不過。

滿招損謙受益,自古不變的定理。匈奴的頭曼單于去世後,兒子冒頓繼承汗位。不久,東胡派使者先是前來索要頭曼生前坐騎,如願後又索要遺孀閼氏,冒頓又沒有皺眉頭。然而,東胡得寸進尺,居然打起了匈奴土地的主意。面對東胡的近似於敲詐勒索,一直隱忍不發的冒頓終於爆發。一個風高夜黑的夜晚,冒頓率大軍席捲東胡,於是毫無防範的東胡一潰千里,單于的脖子被垛進一道清冷的月光。從那以後,冒頓單于便有了一個用頭骨做成的便器。

匈奴與東胡

匈奴佔領東胡領地後,群龍無首的東胡殘部一分為二,其中之一退居鮮卑山(今大興安嶺中部一帶),稱為“鮮卑”;另一部分退居烏桓山(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一帶),稱為“烏桓”。此後的漫長歲月裡,烏桓頻繁的在漢與匈奴之間做著取捨,猶如一顆不甘寂寞的小草,隨著風向擺動著空洞的身軀。鮮卑則乘北匈奴敗潰之際,伺機進入匈奴故地,繁衍生息。東漢末年,曹操北征烏桓,可憐的小草被連根拔起,“烏桓”這個名字逐漸被人遺忘。

歷史的車輪負重前行,從不曾停止。西晉滅亡後,中原進入五胡十六國的混亂時代,鮮卑各部也趁勢南下,紛紛建立星羅棋佈的大小政權,猶如遍地開花。然而,鮮卑各部出了家門便不認親,各部族之間非但沒有維持原始的一團和氣,反正為了眼前利益相互攻伐,大打出手。

建元二年(344年),鮮卑莫那支部落被前燕(慕容鮮卑)擊潰。整個部落又一分為三退走,其中一支就是後來建立北周的宇文鮮卑,另外兩支庫莫奚與契丹遁形於松漠之間。拓跋鮮卑建立北魏後,仍然沒有忘記那兩個慽惶度日的兄弟。北魏登國三年(388年),北魏出兵西拉木倫河,將庫莫奚與契丹強行拆散。庫莫奚被安置在松漠西部,契丹被安置於松漠東部,分而治之。因此,契丹就是東胡後裔鮮卑的旁支。

北魏與劉宋對峙圖

一粒種子從生根發芽,再到枝繁葉茂,最終開花結果,需要經歷悠長過程,而一個王朝的興起,莫不如此。此時的契丹就如一粒埋入泥土之中的種子,等待著春意盎然季節的到來,好為美妙的大地平添一抺新綠。從來一個王朝的誕生都需要一個英明神武的開創者,然後透過二代帝王的瓶頸期,經三、四代沉澱,一個興盛的王朝耀然於世。縱觀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秦朝與隋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原因就是被卡在了瓶頸。但是契丹的興起彷彿行雲流水,一代開創,二代興盛,一夜之間,梨花盡開。

為契丹奠基,開國元勳阿保機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唐朝為管理契丹人,專門在今內蒙古通遼、赤峰一帶設立松漠都護府,契丹首領窟哥還被賜予李姓。此後的百年時間裡,契表面上循規蹈矩,大氣不出,可實際上他的勢力在不斷的南侵。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契丹已經侵佔河北部,致使唐朝失去對遼東的控制。唐玄宗時期,為了安撫鞏固與契丹的關係,特將數名宗室公主嫁入契丹。

後來因唐朝公主被殺事件,范陽節度使安祿山發兵契丹,再吃到一頓板子之後,契丹又“溫順”起來,並且將唐朝的兄弟國回鶻(回紇)奉為宗主。安史之亂後,唐朝陷入藩鎮割據的惡性迴圈,曾經強盛無比的帝國已經成為西偏的太陽。此時的契丹蠢蠢欲動,彷彿嗅到了春雨的清新。唐朝末年,先是黃巢起義,後又朱溫篡唐,正當中原王朝亂成一鍋粥的時候,契丹卻誕生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契丹的開國元勳耶律阿保機。

耶律阿保機

阿保機出生於迭剌部的貴族家庭,29歲時成為部族的夷離堇,並帶兵四處征戰,屢建奇功。天覆三年(903年),阿保機被推舉為集軍權與行政實權於一身的于越。三年後,契丹可汗痕德堇病故,臨終前特意將汗位傳予阿保機,而不是他的宗氏遙輦部。貞明二年(916年),阿保機接受眾臣所上的“大聖大明皇帝”尊號,正式定國號為契丹。“契丹”喻作“鑌鐵”,因此契丹也稱鐵國,部族為“鐵族”,軍隊為“鐵騎”。結果,阿保機真正實現了鐵流千里,所向披靡。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何況契丹勢必成為一個泱泱大國,因此阿保機對待初建的契丹如同新買的房子一樣,在如何將房子裝修出令人眼前一亮、並呈現高大上的形象上很花了一番心思。

阿保機將自己的迭剌部與之前可汗的氏族遙輦部統一改稱“耶律氏”,從根源上維護了兩個部族的團結穩定。將迭剌部與遙輦八部通婚的其他部族統統改名為“蕭氏”,化繁為簡,以此達到規範管理的目的。仿照中原王朝選立皇位繼承人,冊立長子耶律倍為太子。下令在西拉木倫河以北的臨潢(內蒙古波羅城)建造氣勢恢宏的皇都。依照漢字偏旁創造了契丹大字,後又借鑑回鶻的拼音文字創造了契丹小字。出臺契丹最早法律《決獄法》,設定中央、地方官吏。

契丹大字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阿保機畢生的願望就是揮師中原,統一天下。因此,穩居草原後,接下來阿保機採用了北上、西征、東進、南下策略,先是征服北部烏古、党項等部,然後迫便西面的黠戛斯臣服,繼而東進滅掉渤海國。隨後,阿保機改渤海國為東丹國,封太子耶律倍為東丹王。然而,正當阿保機攻佔扶余城後,準備率軍南下時卻因病而亡。一生夙願,戛然而止。

雖然阿保機長辭於世,但契丹進取中原的夢想並沒有中止,而且最終如願以償。但是,將夢想變為實現者,並不是他寄予厚望的太子耶律倍,而是次子耶律德光。

契丹的興起,從契丹到大遼的華麗轉身

阿保機去世後,皇位本該由太子耶律倍繼承,這也是阿保機的遺願。但是阿保機能在生前掌管一切,而生後的一切又與他無關。耶律倍精通漢學,崇尚中原文化,工於書法、繪畫,卻不戀騎射,這與契丹人的傳統習性背道而馳。如果將國家交到一位藝術家手中,等同於玩火自焚,後來的南唐後主李煜、北宋徽宗趙佶就提供了很好的證明。因此,洞若觀火的阿保機遺孀述律氏“力排眾議”,將相貌威武、精於騎射、戰功卓著的次子耶律德光推上皇位。忿忿不平的耶律倍則帶著四十多名隨從流亡中原,並將名字改為東丹慕華,後又改為李贊華。然而,中原雖是耶律倍做夢的地方,卻沒有讓夢想生根發芽的土壤,他的人頭被後來當上皇帝的石敬瑭獻媚於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

耶律倍的不幸,也許正是契丹的大幸,因為取他而代之的兄弟耶律德光雄心壯志並不遜色於父親阿保機。耶律德光一直積極備戰,隨時準備逐鹿中原。漫漫長路,並非無捷徑可尋,峰迴路轉就是意外的收穫,不久餡餅又一次砸在了耶律德光頭上。原來,後唐河東節石敬瑭為抵抗皇帝李從珂的進攻,特地前來向耶律德光救援。條件就是稱臣、割讓幽雲十六州。面對如此厚禮,耶律德光喜不自勝,於是馬上派精兵五萬,助石敬瑭於太原大敗後唐中央軍團。第二年,石敬瑭尊耶律德光為“父親”,耶律德賜封“兒子”為後晉皇帝。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此時的耶律德光好似一名滿面春風的狀元郎,剩下的時間只有戴上紅花、騎著高頭大馬四處遊街了。於是,他稱過去的皇都為上京,稱“臨潢府”;改東丹國中心為東京,稱“遼陽府”;升幽州為南京,稱“幽州府”。不光如此,耶律德光還與南唐國王以親近的兄弟相稱,就連受到恩惠的吳越也主動使用了契丹年號,加上忠心耿耿的後晉,讓耶律德光體驗到了一種久違的飄飄欲仙。

後來,石敬瑭去世,兒子石重貴即位,不再對契丹稱臣,而是稱“孫”。耶律德光盛怒之下率15萬鐵騎大舉南侵,石重貴無力抵抗,開城投降,孫皇帝的鬧劇以悲劇收場。天福十二年(947年)春,耶律德光在後晉的宮殿裡宣佈建立大遼,改元大同元年,以漢皇禮儀接受百官朝賀,視自己為全中國皇帝。至此,契丹興起,達到鼎盛。

契丹人建立的大遼,比宋朝的誕生早了53年。契丹的興起與自身的聰明才智有莫大的關係,因為他們並沒有如之前的遊牧民族一樣來去如風,空手而來,滿載而歸的劫掠,或是疾風迅雷般的衝鋒力量,而是將佔領中原的土地由漢人治理,就連遼境後方也遍佈中土官吏、文人、工匠、優伶、僧尼,形成一種全面的半漢化正治及社會局面。正是這種格局的開創,為後來繼起的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提供治國理政的範例,同時也促進了各民族間融合的程序。

上一篇:宇文為何對自己的父親如此的痛恨?宇文為何對自己父親如此痛恨
下一篇:朱元璋殺了那麼多貪官,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屠刀?他是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