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清朝初期封了四個藩王,為什麼後來只有三藩之亂,另外一個藩王呢?

清朝初期封了四個藩王,為什麼後來只有三藩之亂,另外一個藩王呢?

清軍在進入山海關後,由於自身八旗兵兵力不足和原先明朝疆域的廣大,利用投降的明朝將領,作為攻擊李自成大順軍和南明的先鋒。對此,在筆者看來,正是因為這一策略,促使清朝得以迅速攻佔了原先明朝的疆域,也即完成了對明朝的取代。不過,等到清朝一統天下之後,三藩卻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擁有過大的兵權,從而割據一方,不利於清朝江山的穩固。甚至,三藩一定程度上可以與清廷分庭抗禮,成為了清王朝內部的極大不安定因素。

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年輕的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決定,戰爭爆發。而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清軍攻入雲貴省城昆明,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自殺,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結束。值得注意的是,在清朝初期,實際上冊封了四個藩王。那麼,問題來了,清朝初期分封四個藩王,為何後來只有三藩之亂,另外一個藩王呢?

“三藩之亂”,涉及的是3個藩王,即平西王、靖南王、平南王。可是,在清朝入關後,清廷一共封了4個漢人藩王,為什麼到了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時,只剩下了3個藩王?這是因為,其中一個藩王被廢除了。這個藩王,是定南王孔有德。孔有德大約出生於萬曆三十年(1602年),是鐵嶺礦工出身,“長於弓馬,不識字”。

天啟元年(1621年),也即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位的第一年,後金佔領遼瀋後,孔有德同其兄孔有性投奔明將毛文龍,參與了鎮江大捷,後轉進皮島。孔有德雖然目不識丁,但是,他“驍勇善鬥,臨陣先登,為諸將冠”,累升至參將。

崇禎元年(1628年),袁崇煥督師遼東,藉機處死毛文龍,其舊部由副將陳繼盛統轄。對此,在筆者看來,毛文龍被殺,不僅影響到袁崇煥之後的命運,自然也對他的手下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孔有德認為毛文龍“無罪橫受屠酷”,感到非常寒心,終日悶悶不樂,於是投奔了孫元化,隨孫元化去了登萊。後來,孔有德等毛文龍曾經的部下,選擇歸降了後金。皇太極對他們的投降極為重視,親率諸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並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見禮”相待。

順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孔有德率清軍破桂林,俘虜南明重臣張同敞、瞿式耜及靖江王朱亨歅等,孔有德住進了靖江王府,改為定南王府。孔有德在隨後一年時間中幾乎佔領了廣西全境,但表面風光的背後卻是強弩之末。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雖然南明勢力節節敗退,不過,在兩廣等地,南明的根基還是比較深厚的,這也讓孔有德這位藩王遭遇了極大的挑戰。順治九年(1652年),西寧王李定國率東路軍收復湖南大部,並南下廣西,直趨桂林。

在南明將士的重重包圍之下,孔有德可謂插翅難飛了。同年七月初四,明軍登雲梯攻城,孔有德額頭已中一箭,他自知走投無路,所以選擇了自刎而死。其子孔廷訓逃跑過程中被明軍俘獲,僅有一女孔四貞逃脫。

就三藩之亂來說,康熙十七年,年已七十四歲左右的的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大周,但未能改變叛軍的困境。同年秋,吳三桂病死,形勢陡變。叛軍無首,眾心瓦解。其孫吳世璠繼承帝位。在此基礎上,康熙皇帝下令清軍趁勢發動進攻,從此叛軍一蹶不振,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逐步為清軍恢復。

但馬寶、胡國柱等叛軍仍困獸猶鬥,節節頑抗;以致時逾兩年,清軍才進逼雲南,康熙二十年底,清朝大軍圍攻省城昆明。吳世璠勢窮自殺,餘眾出降,三藩之亂終告平定。對此,在筆者看來,因為三藩之間貌合神離,很難團結一心,所以,即便孔有德有機會參加三藩之亂,也很難改變三藩之亂的結局。

上一篇: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太子李建成,為何還要稱李世民為二叔
下一篇:闖王李自成僅在位42天,做了4件大事,對後世的影響巨大,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