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蘇德戰爭爆發前,為什麼沒有對德軍進行外交斡旋?蘇軍是怎麼做的?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前,各種跡象表明德軍即將進攻蘇聯,但蘇軍統帥部對此並未提出抗議或採取“明顯”的制衡措施,只能說明一點,蘇軍一樣沒閒著,其60%的軍隊近300萬人,早已秘密集結在邊境4至10公里處,做好了反攻的準備。

即便如此,蘇聯統帥依然在尋求避免戰爭的外交途徑,甚至等待德國人制造外交爭端,再進行外交斡旋從而避免戰爭。在他看來,此時的蘇軍實力遠未達到與德軍抗衡的地步,需要時間去積蓄更多的力量。但這次,德國人選擇了“不宣而戰”。

各種戰爭跡象,蘇聯人“熟視無睹”。

德軍190師集結蘇德邊境,儘管德國實施了戰略欺騙,試圖掩蓋軍隊的調動,但如果說蘇聯被矇在鼓裡,對此一無所知顯然不符合常理。因為德軍大規模的軍事準備進行了近半年,各種跡象也表明德軍入侵即將開始,蘇軍為何無動於衷呢?

一是,“巴巴羅薩計劃”原定的進攻時間是5月15日,但由於“豬隊友”義大利在希臘被打得抱頭鼠竄,德軍統帥部不得不將對蘇作戰延後一個月,致使蘇聯得到德軍入侵的時間多達14個,沒有準確的時間,確實影響了蘇軍下一步的行動。

二是,原先在蘇聯工作的使館人員、技術人員和商人在開戰前2周紛紛回國,運送貨物的船隻甚至沒有卸完貨就離開了蘇聯港口,到了開戰前一週,乾脆連一艘德國船都沒有。當蘇聯外交人員詢問為什麼時,德國大使卻沒有給出任何說明。

而邊境上的跡象更能說明問題。開戰前,德軍飛機70餘次進入蘇聯境內偵察,最遠一次深入其縱深100多公里;甚至在開戰前兩天,雙方戰機居然發生了空戰,雖然未造成傷亡,但確實交上了火;對面德軍坦克的轟鳴聲也在說明大戰在即。

至此,各種跡象已經表明德軍即將入侵,但蘇聯統帥依然下達前線部隊不準進入野戰工事的命令,並繼續為拖延戰爭做著外交努力,甚至在戰爭爆發的前夜,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請來德國大使,詢問“德國對蘇聯究竟有什麼不滿”。

此時的蘇聯統帥更願意相信自己的判斷。他認為,按照以往德軍進攻波蘭、法國的慣例,德國人一定會先製造一個外交爭端並藉機發起進攻,而外交爭端必然促使雙方進行談判,儘管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但延長一段時間爆發還是有可能的。

一個叛逃者,讓蘇軍提高了警惕。

1941年6月21日夜,藉助黑夜的掩護,幾百萬德軍和幾十萬輛裝甲、坦克和車輛向蘇德邊境線移動;幾千門火炮標定了射擊諸元;在機場,上千架戰機發出 震耳欲聾的吼聲。而對面的蘇軍陣地,一如既往地沉寂,似乎並未意識到危險來臨。

直到當天夜裡,一名德軍司務長叛逃至蘇聯一方,明確告知22日凌晨德軍將發動進攻,才徹底引起了蘇聯統帥的警覺。倒不是他的身份有多可信,而是戰爭將在幾小時後爆發,不得不重視這位叛逃者說的話,最起碼應該在此時做些什麼。

時任蘇軍總參謀長的朱可夫,在蘇聯統帥的授意下,下達了總軍事委員會第一號令,命令邊境各軍區進入一級戰備。也就是說,此時的蘇軍即將進入戰爭狀態,離戰爭就差一步之遙,各部隊要立刻進入野戰工事或戰鬥崗位,隨時參加戰鬥。

按理說,依據事先規定的行動代號,蘇軍各部會很快進入一級戰備,但事後證明卻不是這樣,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件事誰都不怨,只怨蘇聯統帥本人。原來,隨命令一同下達的,還有一份他親自制定的、冗長的行動要求,意在避免戰爭。

這道長長的命令直到22日凌晨0時30分才下達完畢,1時20分命令傳到各軍區司令部,而集團軍司令部要到2點以後才能接到此令,各師級單位從接到戰鬥警報至進入陣地,則需要4到20小時不等。這時的德軍已越過了蘇軍的防禦陣地。

也就是說,蘇軍邊境各部隊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執行該命令,甚至有的部隊就沒有接到該命令。當德軍來臨時,許多官兵還在宿舍內,而槍炮還大都鎖在倉庫裡,指揮系統更是在德軍的炮轟和飛機轟炸下,頓時陷入癱瘓,剩下的可想而知了。

戰爭初期,德軍摧枯拉朽般的攻勢,既有不宣而戰的突然性,也有“閃擊戰術”快速突擊的優勢,但蘇聯統帥寄希望於外交避免戰爭,沒有將優勢兵力發揮出作用,以及不懂軍事命令的簡短意賅、延誤戰機,是蘇軍毫無還手之力的根本原因。

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並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

歡迎搜尋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上一篇:尚方寶劍遇到了免死金牌,那到底誰厲害?這兩樣東西的實際效用如何
下一篇:漢獻帝劉協為什麼要在曹操死後,將自己的年號改為延康?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