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劉邦的老鄉曹參,為何能成為西漢開國功臣?司馬遷為何不給予評價?

西漢建國前後十年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波瀾壯闊、人才輩出的二十年,筆者酷愛讀史,也只有這二十年的歷史可以讓筆者每每想起都心潮澎湃。

對於劉邦及蕭何共同的這位老鄉、跟隨劉邦一起創業的曹參,司馬遷沒有做太多的評價,主要記述有兩點:

1、曹參軍事上的“攻城略地”功勞主要是在韓信的領導、指揮之下取得的,且韓信死後,許多軍功“被動”落在了曹參頭上;

2、繼任蕭何相位後,“蕭規曹隨”“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曹參)美”。

之後兩千年來,史家或者歷史文學愛好者多遵從了司馬遷對曹參的評述:武,不及韓信的大開大合,都是小打小鬧;文,不及蕭何的建章立規,高瞻遠矚。

劉邦與曹參影視劇形象

但,筆者不這麼認為,甚至認為“不瞭解曹參,就不瞭解西漢”。

01

曹參的武功

在沛縣當官時,曹參為獄掾(音同院,縣獄的典獄長),他的直接上級是蕭何。按照司馬遷所述,這在縣城裡面就是“豪吏”了,屬達官貴人。(筆者注:秦朝的縣,相當於我們現在地級市的行政級別)。

誰又能想到就是這麼一位典獄長也是文治武功呢!

在韓信拜將前,曹參主要跟隨劉邦作戰。筆者數了一下司馬遷在《史記·曹相國世家》中對曹參這一期間親自指揮的戰場記錄:共22次,其中18次司馬遷用了“破之”二字描述、1次用了“大破之”描述、1次用了“取之”描述。唯有1次與秦名將章邯(與蒙恬齊名)作戰不利,“陷之”。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韓信改封楚王之前),曹參一直輔佐韓信,因此完全被韓信光芒掩蓋。司馬遷對曹參戰功也做了一番統計:

攻佔了兩個國家、一百二十二個縣城;俘虜了諸侯王兩人、諸侯相三人、將軍六人;其餘高階官吏五人。

由此可見,曹參的戰功是卓著的,我們不能將他與韓信相提並論,像韓信那樣的軍事天才中國歷史上有幾個呢?韓信之後六七十年出的衛青和霍去病也只能望其項背呀!

02

曹參的智慧

一、情商之高,西漢恐無人能及

曹參情商之高,主要體現在與三位重量級人物劉邦、韓信和蕭何的相處之上。

1

、與蕭何的關係

在沛縣時,作為蕭何的直接下級,曹參與蕭何相處融洽。後來,在劉邦手下各為將相後產生了一些嫌隙,但是並沒有影響彼此之間的合作。從兩件事情可以看出二人雖然在小節上彼此有些不爽,但是大節上還是惺惺相惜、“琴瑟相合”。

韓信改封楚王后,劉邦並沒有讓曹參繼續跟隨韓信,而是讓他繼續留在齊國擔任丞相,不過齊王由韓信換成了劉邦大兒子齊王劉肥。

惠帝二年,蕭何卒,曹參聽說後馬上告訴管家:

“收拾行囊,我將要入京接蕭何的位置擔任整個國家的丞相了。”

而當時,憑蕭何的地位和影響力,他只要推薦誰誰就必定擔任丞相。蕭何臨終前確實就向漢惠帝劉盈推薦了曹參。

2

、與劉邦和韓信之間的“三角關係”

在蕭何的“脅迫”下、在並不瞭解韓信的情況下,劉邦鄭重其事的拜了韓信為大將,將軍事權力及調兵虎符交給了他。之後,雖然二人有過一番談話,談話讓劉邦覺得韓信確實是一個人才,但是對韓信的人品劉邦是沒有把握的。

此時,劉邦將曹參以韓信副手的身份安插到了韓信身邊,足見劉邦對曹參的信任。劉邦一生中懷疑過許多人,尤其高管,唯有對曹參從來沒有懷疑過。

漢三年,劉邦發動與項羽的成皋之戰,結果全軍覆沒,在“副部級”司機夏侯嬰的駕車保護下倉皇逃竄到了韓信軍營。為了擺脫追兵,逃命期間劉邦三次將兒女踹下馬車(夏侯嬰三次將孩子們抱上車),足見當時緊迫、狼狽之情狀。

到韓信軍中後已是深夜,劉邦沒有去找韓信,而是找了曹參。曹參直接將劉邦帶到了韓信臥室,劉邦將尚在熟睡的韓信所持虎符拿走,收回了最高統兵權力。

先秦及漢朝,調兵全憑虎符,只認虎符不認人,這一點軍事素養確實可貴。

按理說韓信對劉邦安插在身邊的間諜肯定是處處設防、虛與委蛇,曹參這次又協助劉邦奪了自己的兵權,韓信應該對他懷恨在心、處處讓其難受才是,但是韓信沒有這樣做,二人相處還是非常愉快。不論正史還是野史,筆者從未見到韓信哪怕是一個對曹參負面評價的詞彙。

最不好做的就是曹參那個角色,最常見的結果是裡外不是人,結果人家曹參搞得劉邦滿意韓信舒坦。

二、卸任齊國丞相後與繼任者的囑託

曹參輔佐劉肥在齊國做了九年丞相,九年間,“齊國安集,大稱賢相”,取得了很好的政績,充分獲得了老百姓的擁戴。離開齊國時,曹參與繼任者有過一番談話:

“以齊獄市為寄,慎勿擾也!”曹參囑託說。

“治無大於此者乎?”(治理國家就這點雞毛蒜皮的事情嗎?)繼任者問道。

曹參回答:

“這就是治理齊國最大的事情,監獄及市場是最能藏汙納垢的地方,在我的治理下這些地方已經處於平衡狀態,你按照我以前的方式去做,不要去打破這種平衡,否則這些‘汙垢’無處安身,就會到社會上生事甚至造反……”

此番見地何等高妙!經歷一兩百年戰亂的華夏大地那時最需要的確實是在平衡中逐漸恢復生氣和元氣。

三、蕭規曹隨

這是西漢著名的政治事件,即便呂后專政時蕭何和曹參都已不在人世,但是依然奉行“蕭規曹隨”的政治制度。

曹參就任丞相後,“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全部按照蕭何的來!

不僅如此,也不理政事,日日飲酒。

一些政府高階官員實在是看不下去,好幾位試圖到相府打算勸諫,無奈一到相府就被曹參安排喝酒,剛張嘴準備說又被酒杯堵上,直到醉酒而去。肚裡的“肺腑之言”未能說出去,倒還被灌進一肚子酒。

上樑不“正”下樑歪,見政府首長如此,相府旁邊的中下級官吏宿舍也是日日猜拳行令不亦樂乎。相府管家實在看不過去了,又不好對曹參直說。一天邀請曹參到後花園遊玩,曹參聽到官吏宿舍猜拳行令呼朋喚友,趕緊叫管家在後花園也擺上酒桌,推杯換盞與官吏宿舍遙相呼應……

惠帝實在忍無可忍。一天對在朝廷當班的曹參兒子說,你回去後對你父親說“高祖新去,拋下群臣,當今皇帝青春鼎盛,好想做一番事業,可是肱骨之臣丞相卻日日飲酒,何以憂天下”,末了,不忘嚴肅囑託:

“不要說是我說的哈!”

兒子回家借請安之機把這些話告訴了曹參。曹參當然知道這是皇帝的話,不過還是裝傻,怒罵兒子:

“年紀輕輕,懂都不球懂,不僅妄議國政,還敢來教育老子!”

於是硬生生的讓兒子承受了兩百馬鞭。

第二天上朝。惠帝心裡不爽,問曹參:

“你覺得你兒子是在亂議朝政?那番話是我叫他說的!”(惠帝可惜早死,不然當是一代英主。)

“哦,是您說的呀!那請問陛下,您比得上先帝(劉邦)嗎?”

“我連先帝的腦殼頂頂都望不到,怎麼敢同他比較!”

“那您覺得我比蕭何如何?”

“君似不及也。”(看看惠帝這些話說得多漂亮!)

“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你說得對,回去喝酒休息吧……”

這是一則非常精彩的故事和高水準的對話!或許也是劉邦將曹參列為西漢開國功臣第二的先見之明的體現。

按照常理,好些人為了凸顯自己的存在及比上任優秀,都會“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論對否都要燒上一燒、造造排場。曹參更有這樣的資格和需要來證明自己比蕭何強。但是他沒有這樣做,沒有去瞎折騰消耗國家資源。

“與民清靜”“無為而治”的治國方略直到漢武帝時期才被徹底改變。漢武帝的理由是:國家經過六十年的修養生息,國力日漸強盛、國庫也已經充實,已經具備變革的本錢,加上匈奴得寸進尺,必須做好大打仗的各項準備。

從歷史結果來看,“蕭規曹隨”及武帝的“鼎固革新”“大開大合”都是正確的,很好的維護了漢朝的統治和國家的統一。

幾乎所有的評論家對“蕭規曹隨”中曹參的角色均評定為“自知之明”,筆者不僅不這麼認為,反而認為這是曹參極具智慧和心胸寬廣的體現。

上一篇:三國時期的五虎上將,一個比一個猛虎野獸,一個比一個不堪一擊
下一篇:中國古代真的有黑龍嗎?耶律阿保機射殺的黑龍到底是不是真龍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