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養生】《黃帝內經》中的筋與肉有什麼區別?有哪些養生調理方法?

《黃帝內經 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筋與肉相連,功能作用資訊相關。

肉為筋之餘,筋為肉之實。

血之藏,筋之宗,肉之養。

筋、肉同相屬,氣血同滋養,也為精血所主。

《黃帝內經 靈樞•經脈》曰:“…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

“筋,肉之力也。”

1。筋與肉生理、病理為共同體源,陰陽本質性,子母關係網,本、未與主、次等因素層次,相關相似、相同相近。

因而筋與肉疾病或不適,治療養生調理上,有張仲景《金匱要略》之“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或筋、肉之護理,存在著陰陽五行、互生制約理論上之補、瀉,標、本等特色施治療養互生大法。

並演化肝病治脾,或脾病治肝等等特色。

2。肝血強則筋柔,脾精血足則肉實,反之失調、筋與肉形體、形態失和,或致抗病力不足,筋與肉功能機能下降。

3。中醫整體觀念特色、精血與四肢之筋、骨、肉聯絡。

腎本為先天、主骨、藏精。

肝藏血、主疏洩與一身筋膜。

脾為後天、統血與水谷精微營養納藏。

肝藏血,血之藏,筋之宗氣也,脾為氣血之源、脾精主肌肉。

4。筋膜疾病一般以抽搐肝之內風所為。

肌肉疾病一般以水腫、風疹之脾溼為多見。

當然肝主周身筋膜,與肢體運動、感覺反映相關。

《黃帝內經 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本文為知識共享。

如使用不用,概不負責,並保留相關法律事項。

原創作者 羅佔光中醫生。

上一篇:【健康】控制高血壓就得做好兩件事:少喝水、少吃鹽!【健康飲食】
下一篇:女性更年期多久結束?女性更年期長短不一,那就要看自身的狀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