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巴爾幹半島,西方埋下的雷即將引爆,武契奇向北約尋求出兵

俗稱“歐洲火藥桶”的巴爾幹半島,又一次被推到了戰爭邊緣。用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的話來說,塞爾維亞已被“逼到了牆角”,正面臨“艱難夜晚”。

事件的導火索:一個被逮捕的塞族人

環球網訊息,事情的起因還要從車牌說起,今年夏天,科

索沃當局要求,北部的塞爾維亞族不得再使用塞爾維亞的車牌,必須換成科索沃的新車牌。

此措施引發塞族人的強烈不滿。畢竟,在塞族人看來,科索沃仍然是塞爾維亞的一部分,更換車牌,無異於切斷科索沃塞族與塞爾維亞最後的聯絡。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

隨著局勢的緊張,塞族人與科索沃的衝突日趨嚴重,封鎖道路、抗議事件比比皆是,11月大約600多名塞族警員集體辭職,抗議車牌令。然而到了12月10日,

科索沃強制刑拘一名在11月辭職的塞族前警員,並向塞族人發起“最後通牒”,要求最晚在12月11日晚拆除路障。

當晚,科索沃警察還強行佔領了原本由塞爾維亞控制的蓄水湖大壩一處建築。塞族人為了抗議,用大巴和卡車堵住了科索沃通向塞爾維亞的幹道。在邊境地段,頻頻傳出槍聲和爆炸聲。

(科索沃北部掛滿塞爾維亞國旗)

在如此緊張的局勢下,武契奇發聲了,他表示,科索沃當局應儘快釋放科索沃被捕的塞族人,還呼籲塞族人不要與北約部隊爆發衝突。同時,

他還要求北約允許塞爾維亞在科索沃駐軍1000人。

武契奇指責:始作俑者恐又是美國

儘管巴爾幹半島的衝突,是塞族和阿爾巴尼亞族的矛盾,但背後卻少不了美國的推波助瀾。2008年在西方的支援下,科索沃單方面宣佈脫離塞爾維亞,獲得了美英法德等西方國家的承認,俄羅斯和塞爾維亞等國不承認。因此,

武契奇所說的向科索沃派軍,自己心裡都沒底,北約同意的機率很小。

此外,武契奇還單獨批評了美國,稱是美國像撫養孩子一樣培養科索沃大概20年,是美國站在科索沃一邊拒絕履行與塞爾維亞的協議,可美國呢?又遵守哪些協議?

(塞族人封鎖道路)

的確,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指責俄羅斯肢解烏克蘭,並源源不斷向烏派送武器,美名其曰:自衛。但在科索沃問題上,

北約強行用武力逼迫塞爾維亞屈服,肢解了南聯盟,鼓動支援科索沃獨立,而後在各種協議和政策上偏袒科索沃,導致今天巴爾幹半島的亂局。美國如此雙標,實在讓人費解。

衝突可能不會發展到俄烏境地

接下來,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那就是科索沃戰爭會再次打響嗎?根據歐盟最新的表態,必須立即移除路障,讓科索沃局勢恢復平靜。此番表態可以看出,歐盟並不希望這裡發生戰爭。因此,可以推測,

科索沃現在的危機,更像是小型危機,應該不會擴充套件到大型危機。

(科索沃之戰北約飛機)

科索沃的危機,在某些方面,跟烏克蘭很像,烏克蘭問題是蘇聯解體後一系列遺留問題沒有解決,科索沃問題則是南斯拉夫聯盟解體後的一些問題。在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超過90%,只有10%是塞族,因此,塞爾維亞對科索沃的獨立毫無辦法,只能在法律上不承認。此外,按照塞爾維亞的說法,科索沃境內的塞族人遭到了不公平對待,與烏克蘭頓巴斯地區的俄羅斯族人遭到不平等對待類似。

不同的是,北約已經在科索沃和塞爾維亞邊境部署了一支3000人的維和部隊,這支部隊應該可以有效防止未來可能發生的衝突。有爭議的點在於,

科索沃問題,需要的第三方是公平公正的,不偏向某一方的,從這點上看,歐盟和北約都不是很好的第三方。想要化解衝突,各方還是要尋求一個能共同接受的解決辦法。

上一篇:華為mate X3正式曝光,主打輕薄,外觀形似mate50
下一篇:太有才了!作者如果不是通曉歷史,怎能總結得這麼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