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你總是在追求天堂,可是你看到的都是地獄,你看到的都是自己. . .

你總是在追求天堂,可是你看到的都是地獄,我們會看到越是追求完美的人,越會看到自己和身邊人的問題,你不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就像我們不選擇也是另一種選擇。所以我們會看到越是逃避痛苦的人,越會讓自己患上神經症,最後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痛苦。

一、你總是想成為不平凡,成為無與倫比的人,想變得和別人不一樣

變成不平凡的,變成鶴立雞群的,當然會超過一個人的真實能力。可是對於很多抑鬱症患者來說,自己總是把目標定的高高在上,有的時候甚至是自己根本無法企及。所以才會出現逃避這種現象,因為回到現實意味著我要去完成那個不可能完成的目標。自己力所能及的反而不會去做,因為那個不能給自己帶來成就感,甚至帶來了羞恥感,因為那太普通了,對於一直優秀心高氣傲的自己,那簡直是一種侮辱。

所以有的人寧可躲到遊戲裡面,躲到自己的幻想裡面,因為那裡面是安全的,那裡面自己是無所不能的。現實生活總是有很多挫折,不但能感受到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受到自己的脆弱和膽小,這都是自己不想看到的。因為從小到大自己得出的結論,自己學習好就能有好的工作,就能升職,就能有好的婚姻。可最後發現這個沒有完全的絕對的因果關係,自己學習好到工作中還是有很多不會的,有許多自己應付不來的。

從小家長和老師給我們的理念都是你要學習好,長大以後就會有輕鬆的工作。所以當自己拼命努力學習好了之後,考上了名牌大學,就會認為會有一個輕鬆的工作在那等著。可真正工作的時候發現,工作起來比學習還累。我們總是在美化未來,等有一天發現工作比學習還累的時候,那麼人誰願意長大呢?小孩兒盼著長大,總會想長大了之後就有自由了。現在發現長大之後不但沒有自由,而且還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那麼還不如當一個不長大的小孩兒好了。至少在那裡面自己可以思考,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二、認識真實的自己,認識真實的世界,否則一切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射

我們最缺的就是真實的認識自己,因為我們看不清真實的自己,我們總是會給自己過高或者過低的評價。把自己目標定的特高,當自己失敗或者達不到的時候又把自己定位的太低。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抑鬱症患者身上具有的特徵,有時候特別高傲,有時候特別自卑。

如果我們自己否定自己,我們就會投射出來別人都是討厭我的。我們自己越否認自己,或者說越是自卑,越是需要別人的肯定和認可。越是害怕自己犯錯,犯錯意味著否定,所以抑鬱症患者給自己最大的枷鎖就是自己不能犯錯。所以做事才容易糾結,無法選擇。有很多學習優秀的學生,選擇輟學,不是他們學習不好,而是他們怕自己退步。

我諮詢中遇到很多工作做的很好的人,突然就辭職了,家長和單位領導都不知道怎麼回事。為什麼工作乾的好好的,就選擇辭職回家。實際上工作幹得好好的,對於他來說也是一個綁架。因為自己害怕犯錯,總是要把工作做的非常完美,所以讓自己工作起來身心特別疲憊。因為自己一直處於緊張狀態,自己不允許有半點兒放鬆和閃失,所以這樣的人工作起來很難堅持長久。

三、沒有一條道路是相同的,聽從內心的聲音,走自己的道路

諮詢中遇到一個退休的領導,退休之後沒有什麼事做,慢慢自己就得了抑鬱症。因為在工作中一個人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彰顯自己的價值。自己工作一生,總是得到別人的讚美和肯定。現在退休下來,難免被別人忽視。經過幾次諮詢,這個諮詢者發現,自己需要去工作。所以對有些人來說,工作就是療愈。

同樣對於另一種人來說,退下來才是療愈。諮詢中遇到一箇中層的領導,自己升職了做了一年之後,慢慢覺得自己記憶力下降,頭疼,睡眠不行,到醫院診斷為中度抑鬱症。她的問題來自於她每天要接待各種領導,應對不同的問題。實際上這是她不擅長的,因為她的性格是內向的。自己內心喜歡那些比較寧靜的事物,寫寫字,畫畫等等,經過幾次諮詢,她說我要和領導申請我不想做領導了,我當個普通職工很輕鬆。

所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療愈方式,需要努力工作的,努力工作就是療愈。害怕工作的,害怕應付複雜關係的,退下來就是療愈。每個人的路都是不同的,只有遵循自己內心的感受,一個人才不會焦慮擔心恐懼。一個人才能夠快樂起來,快樂來自於自己內心的安全感,來自於自己內心深處的需要,而不是社會的需要和頭腦的需要。

所以真實的做自己才是療愈抑鬱症的一個有效的方式,面對即療愈,逃避就是雪上加霜。所以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逃避痛苦才讓人患上了神經症,最後,神經症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痛苦。直面痛苦,痛苦才會消失。逃避痛苦,正是讓痛苦發酵成更大的痛苦,最後讓自己活著比死了都難受,就是因為我們不敢面對,不敢做自己。所以療愈神經症,需要從做自己開始。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老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上一篇:【家長課堂】這11種媽媽越早看,孩子越優秀!可惜90% 的父母不懂!
下一篇:【深度好文】如果我們成為自己,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劇麥克馬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