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監測血壓使患者感到焦慮?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我國高血壓患病率達25。2%,而控制率僅為13。8%,高血壓控制不良可對心、腦、腎等多個器官造成損害,是導致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

通常高血壓的診斷、治療以及療效評估都是基於

診室血壓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對於病人的真實血壓狀況和心血管風險水平,診室血壓可能提供不充分或誤導性的估計,而

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和自我(或家庭)血壓監測

更能反映病人真實血壓狀況和心血管風險水平。

研究人員對247名患者在血壓監測前後進行了標準化的心理測試,結果發現:

自我血壓監測比動態監測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參與者表示動態血壓監測對生活、睡眠和工作的干擾更大;

總體而言,兩種血壓監測方法不會導致患者焦慮,但仍有參與者表示感到焦慮;

對於動態血壓監測,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到焦慮;對於自我血壓監測,同樣觀察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到焦慮,但無統計學意義;

女性對動態血壓監測的接受程度比男性略低,而對於自我血壓監測女性和男性無明顯差異;

本身就焦慮和抑鬱的患者,比其他患者對兩種監測方法接受程度低。

總結:

對患者而言,自我血壓監測和動態血壓監測

容易被接受

,且

不會導致焦慮

然而,

兩種監測方法仍然有機率導致患者焦慮,且患者對動態監測比自我監測接受度低,而動態血壓監測引發女性焦慮的可能性更大。英國NICE高血壓指南建議如果患者不能忍受動態血壓監測,可以進行自我監測以診斷高血壓。

因此,醫療人員在診療過程中應注重性別差異,在建議患者監測血壓時,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疏導,鼓勵患者進行自我醫療護理,最大程度地減少心理傷害並最大程度地提高依從性。

上一篇:護士情緒管理的幾點建議
下一篇:又有了不鍛鍊的理由…BMJ:老年人運動五年也對全因死亡率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