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不是每個人的便血都是痔瘡那麼簡單

據說

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上完廁所會不自覺地回頭看一眼,可不要覺得這個習慣有點噁心哦。可能就是這樣的一個小習慣讓你在某天的回眸一瞥中有了驚人的發現。

什麼!

我便血了?

如果突然有一天發現便便上面出現血跡,第一個想法肯定是痔瘡又犯了,但不免心底“咯噔”一下。

聽說私下有很多男生

都開始用衛生巾了

???

……

這年頭,

誰的屁屁還沒兩顆痔瘡呢

但是!

不是每個人的便血

都不只是因為痔瘡這麼簡單

便血的常見病因

首先,什麼是便血?顧名思義,醫學上便血的定義為:

消化道出血時血液由肛門排出。

便血是一種臨床十分常見的消化道症狀之一,也是很多患者的就診原因。便血的原因較多,首先應排除因食用過多肉類、動物肝臟、動物血或藥物(鉍劑、碳粉或中藥液)所致黑便。其次再是病理因素。

中、下消化道疾病

痔瘡

主要表現為無痛性、間歇性及便後有鮮紅色血液。此外,患者可伴有肛門灼痛、肛門內腫物脫出等症狀。

結直腸癌

多以血便為突出表現,大便帶血或便血混合,呈鮮紅或暗紅色,也可以為潛血陽性。同時可伴有腹痛、便秘、腹部腫塊以及貧血、低熱、消瘦等表現,有惡性腫瘤家族史者更應警惕。

潰瘍性結腸炎

血性腹瀉是最主要的症狀,便中含血、膿和黏液。多伴有腹痛、腹瀉,常反覆發作或遷延不愈。本病好發於中青年。

直腸息肉

無痛性便血,大便帶血而不發生滴血。

缺血性腸病

可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及血便表現,其中,急性腸繫膜缺血患者常伴腹瀉,慢性腸繫膜缺血患者腹痛時多伴有便意,而缺血性結腸炎患者則以餐後腹痛、畏食和體重減輕為主要表現。

非甾體類消炎藥(NSAIDS)相關性腸病

該病可累及小腸及結腸的任何部位。患者有明確的非甾體類抗炎藥服用史,除血便外,也可表現為水樣瀉、腹部絞痛、缺鐵性貧血及蛋白丟失等。

其他

包括感染性腸炎(以細菌及病毒引起者常見)、克羅恩病、放射性腸炎、毛細血管擴張症、血管畸形、憩室炎、結直腸息肉和腸套疊等。

瞭解便血三種色,疾病類別對號入座!

菊花殘,便血流,悄悄浸透褲衩頭!

便血一般會分為三種形態:大便帶血,或全為血便,顏色呈鮮紅、暗紅或柏油樣。這三種顏色形態,就像是現實生活中的“紅黃藍”三原色一樣,我們將它稱之為“便血三色——

黑、暗、紅”。

▲鮮血便(紅)多來源於肛管直腸

紅色便即為鮮血便,紅色便大多為急性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時間就經肛門隨糞便排出,或便後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觀類似外傷出血,顏色鮮紅或紫紅、暗紅,時間稍久後可以凝固成血塊。鮮血便一般來自肛管直腸疾病。

▲膿血便(暗)大腸腫瘤或炎症

暗色便即為膿血便,指的是排出的糞便中既有膿液,也有血液,血液外觀較稀薄,有時含有大量黏液。暗色便或含有黏液的血便,往往見於直腸或結腸內的腫瘤及炎症。

▲柏油樣(黑)多是上消化道出血

出現在上消化道——胃部與十二指腸附近。之所以將其稱為“柏油便”,是因為上消化道或小腸出血後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紅細胞被破壞,血紅蛋白在腸道內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使得糞便呈黑色,有時糞便附有黏液而發亮,類似柏油。

依靠疾病的常見特徵來確診就夠了?

並不是!

便血這事兒,可大可小,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耽誤病情。

腸鏡檢查是便血及早期發現腸癌的最重要的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結腸鏡的篩查敏感性高達90%以上。

由於95%的腸癌是由結腸息肉演變而來,腸道息肉從良性發展到惡性,一般需要15~20年時間

。如果能在早期發現,用腸鏡實施切除之後,

治癒率可達到90%以上。

著名臨床醫學雜誌《柳葉刀》2019年的一項研究證實,一次腸癌篩選檢查可以使發生腸癌的風險降低超過1/3,並且可以挽救無數的生命。

結腸鏡檢查還有一個巨大的優點是,一旦發現腸道有息肉,或者小腫瘤,要麼可以立即切除,要麼可以順便取活檢,既能檢查又有助於治療。

特別提示

看到便便顏色有變,先別慌,想想自己有沒有吃什麼類似的食物,如果確認不是“假便血”,建議最好到正規醫院遵循醫生的建議做個檢查。

預防大腸癌的關鍵是腸鏡篩查

目前醫院無痛胃腸鏡檢查週末、節假日都可以預約

40歲以上應該做,50歲以上必須做!

在此再重複一遍:切莫因害怕腸鏡而錯過發現早期病變的時機。

我是一名長期從事胃腸工作的醫生,若覺得寫得還可以就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仍有疑問,可以評論區留言,感謝大家支援!

上一篇: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其實只是胃裡長“皺紋”了
下一篇:高血壓患者注意避免產生副作用,這樣做能降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