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沒有任何症狀卻查出大腸癌,最好的預防就是做個腸鏡檢查

96%的大腸癌是腺瘤性息肉演變而來的,可是腸道內長了息肉,自己是沒法察覺的,很多人都說在體檢或者檢查其他疾病時候才被發現。

其過程如下:

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性癌→轉移癌

息肉發展圖

從腺瘤性腸息肉發展為腸癌,有可能是5年,也可能是幾十年,平均10年左右;高發年齡段是50歲以後,所以建議40歲左右就要注重腸鏡檢查了。

46歲的趙先生,平時喜歡鍛鍊身體,排便正常,飲酒,且人也比較壯。在科普知識的提醒下,他專門來到醫院做了胃腸鏡,診斷為結腸癌,還好發現得早,經過手術治療切除了。沒有任何症狀不代表沒問題,相反有了症狀可能癌症已經很嚴重了。

息肉

47歲的陳先生,排便正常,沒有腫瘤家族史。今年體檢發現直腸有1個2cm左右的息肉,病理結果顯示上皮瘤變,局灶粘膜內癌。

聽到這個結果,陳先生倒吸了一口冷氣,醫生告訴他幸好來得早,再晚半年,癌症就到進展期了,不利於預後,甚至不能保住肛門。

陳先生十分不解,凡是生病不是應該會有症狀嗎?怎麼我的腸癌一點反應都沒有。

為什麼腸癌悄無聲息?

腸癌的發展分為3個階段:

早期和癌前階段—進展期階段—晚期階段。

在早期和癌前階段,由於息肉體積小,不會造成腸道出血,也不會堵塞糞便透過,所以患者察覺不到任何異樣,處分腸鏡檢查。

在進展期階段,隨著腺體增大,可能會阻擋糞便透過,這時候可能會有出血或者大便變細的改變,甚至會有腹瀉,這類腹瀉帶有粘液。還有可能有腹部包塊,不完全性腸梗阻腹痛,疼痛為陣發性絞痛。

在晚期階段,隨著腫塊的增大腸腔就會越來越狹窄,有可能完全地堵塞腸腔,糞便無法在腸道中正常透過,造成腫瘤性的腸梗阻。由於瘤體繼續增大,需要消耗更多營養,瘤體破潰出血,會造成血便、消瘦、貧血。

透過以上的分析,就不難明白,為何患了腸癌,卻沒有任何症狀了。

最好的預防就是在40歲以前做個腸鏡。

這七類高風險人群應立即做篩查

1、40歲以上人群;

2、有痔瘡和長期便血者;

3、直系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

4、有慢性腹瀉,反覆發作或是持續超過3個月;

5、經常發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

6、長期精神抑鬱、近三個月體重明顯下降;

7、肥胖者。

上一篇:肝氣不舒,氣滯血瘀——一個泡腳方解煩憂
下一篇:女性月經出現血塊?顏色發黑?3個方法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