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為何院士大多健康長壽?記住這四點,都是院士們的親身經驗

上週,我們三天內收到了四位院士的離世訊息,四位院士有兩位在90歲高齡依然堅守在崗位上。

為他們的鞠躬盡瘁感到震驚悲痛之餘,也讓我們好奇,怎麼樣才能像院士一樣長壽而且在高齡時還能神采奕奕地工作?

所謂的長壽秘訣,從事醫療行業的院士們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要長壽,多運動

有人說,“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鱉”這兩種動物就愛靜養不愛動,照樣活得長。但這種說法放在人身上就大錯特錯啦!

烏龜是骨頭包著肉,人是肉包著骨頭,烏龜是‘冷血’,人是‘熱血’,根本不一樣。

烏龜身上有230多塊骨頭,90多個關節;人身上有206塊骨頭,230個關節。

人身上有許多多關節,關節軟骨裡沒有血液供應,必須透過運動,分泌關節液才能營養。

除了關節之外,肌肉的保養也十分重要。

如果不去刻意鍛鍊,30歲開始人的肌肉便逐年減少,到75歲時會消失50%,這時慢性病想防也防不住了。

不要引瘤入室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部精良的汽車,每個臟器24小時都在辛苦工作,當然需要保養和檢修。

不少腫瘤,可以說是被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誘發”出來的。

比如

①過多食用高脂飲食,不吃蔬菜誘發腸癌

②吸菸和“二手菸”誘發的肺癌

③經常飲酒誘發的肝癌胃癌和食道癌

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該睡覺時睡覺、該吃飯時進食,每天有一定時間鍛鍊,不要抽菸喝酒。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節奏。

放平心態

當下社會,我們應該充滿希望地去幫助社會,而不是去抱怨。

很多事情要換個角度去想,無論是科學家、醫者,還是整個社會,一定要有陽光心態。

情緒對人體健康的決定機制較為複雜,人腦含有負責激素等內分泌調節的下丘腦和垂體等。

當大腦處於不良狀態時,身體的激素調節也會受到影響。

實驗發現,人會在恐懼或者是悲痛的時候胃酸分泌減少,因此消化不良,食慾不振;

相反在焦躁或憤怒的時候,胃粘膜會充血,胃酸分泌增多,則會導致胃潰瘍。

在情緒興奮的情緒刺激下,體內的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可以引起呼吸急促、心跳加劇、血壓上升等生理變化。

因此常常有人在看一些激烈的體育賽事的時候,因為心肌梗塞或腦溢血而死亡的現象。

另外長期不良情緒會使人體產生應激反應,過強的應激反應就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癌細胞有可乘之機。

定期體檢

而且由於受年齡、生活習慣、飲食質量、工作特點、家族病史等要素的影響,由專業醫生制定個性化體檢方案更為適合。

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可以讓諸多病灶被消滅於初期,一年一千出頭的體檢費用並不昂貴。

對子女來說,能儘早發現父母的早期病灶遠好過晚期治療

如果能把所有的病灶消滅在搖籃裡,我們就可以用最小的成本治療,從而不必羨慕院士們的醫療資源。

院士們長壽一方面是因為他們高知,生活方式比較健康;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醫療條件比較好。

如果我們自己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時體檢,一樣可以健康長壽。

-End-

上一篇:南京一女子拔智齒後去吃路邊燒烤,這一吃不要緊,吃出白癜風
下一篇:植物神經紊亂導致胸悶氣短的症狀,您瞭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