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家長必讀】科學早戀為啥不科學?這些家長的錯誤認知方式

一、“科學早戀”為啥不科學?

要論焦慮育兒排名,北京海淀區家長一定榜上有名。

他們整體素質高,雞娃第一名,這個我們服,可是最近又開始搞“科學早戀”,父母打算從孩子初中就繫結他們的戀愛物件,這個聽起來就不怎麼科學啊。

是說有的家長髮現孩子早戀了,雙方父母看著順眼,直接說老師你不要干涉,只要別耽誤學習就行。甚至有的家長逢年過節開始像親戚一樣走動,壓歲錢多封一份。

這些海淀父母視孩子學習為第一位,但為啥不像當年父母一樣視早戀為洪水猛獸了呢?

一方面因為他們畢竟比父輩進步了,知道感情這事情堵是不行的,越是阻止孩子做的事情,可能會越讓孩子感興趣。

另一方面,如上圖中博主所說,他們是為了保全自己階層地位,門當戶對、知根知底的孩子戀愛結婚,好過以後在社會上遇到不合適的,造成資產外流,階層下降。

所以,才會稱是“科學早戀”。

聽起來好像有道理,畢竟從小地方考到北京來的人,那也是經歷了很多競爭和篩選的,不能讓兒女在婚戀問題上扶了貧,不然自己幾十年的努力都白費了。

但仔細一想,也不對啊,

中產本身就是危險的,是一不小心就階層滑落的一類人群。他們相對體面的生活背後,是手停口停的職業壓力,是患得患失的身份焦慮。

他們再把讓尚未定型的孩子找門當戶對的物件,今後孩子要面對的,和自己現在的焦慮有多少區別呢?

這種“內部消化”本身就是虛空啊,因為中產階級本身沒有什麼值得守住的東西(70年產權的房子真不算)。他們要做的,就是進取,而不是保全。

這樣看來,“科學早戀”還不如雞娃科學。

二、經濟上已經中產的父母們,精神上不要再貧窮。

人啊,不能太焦慮,焦慮一多,就容易做一些自認為是的事情。

中產的焦慮的確很多,自己不能懶,孩子也不能輸。

他們中的很多人,經濟上已經中產了,精神上卻還是貧窮。

他們養育孩子,還是基於基因延續、情感寄託,而不是為了體驗人生,孩子也不能自由生長。

這當然是源於中產沒有底氣,“沒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

更源自他們不承認,孩子也可以是普通人。

這些年,很多影視劇把中產養育子女的焦慮演繹到極致,像《虎媽貓爸》、《小別離》的那些情節,就是家長們的現實劇本。

曾經有個白領高管媽媽發了篇文章叫《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引起了很多人共鳴,興趣班一個沒落下,什麼都讓孩子去嘗試,花了這麼多錢,費了那麼多力,培養了一個孩子,怎麼能讓他(她)在婚戀時候扶了貧?最差也該是穩在中產階層。

問題是,如果孩子不是那塊料,無論父母怎樣託舉,孩子都成為不了父母想讓他成為的那個人。

孩子戀愛同理,今天他們喜歡的物件,到了婚戀年齡,可能早就沒了感情,父母強行參與撮合,和過去的包辦婚姻有什麼區別?

孩子自己努力,以後能實現階級跨越也有可能,孩子平庸,階級下滑分分鐘的事情,不是和誰訂了婚結了婚能解決的事情。

三、中產不要自我感覺太良好。

中國到底有沒有真正的中產階級,是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但我們說中國有很多中等、富裕收入群體,是沒有爭議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中產階級,並不僅僅指經濟上達到了某種標準,更是包含精神旨趣、意識形態以及價值觀等多種維度。

有太多人符合財富指標,其他方面卻差得很遠,所以大家不願意承認他們是“中產”。

我覺得

養育孩子的態度,也是檢驗這對父母夠不夠中產的一個指標。

僅僅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環境、充足的金錢支撐,卻用泥古不化的思想教育孩子,把自己的焦慮傳給孩子,本身就不夠“中產”,還談什麼害怕階層下降呢?

電影《怦然心動》,講了一個家境一般甚至有點貧寒的小女孩,對新搬來的鄰居男孩,一見鍾情。男孩家境不錯,男孩的父親自我感覺良好,瞧不起窘迫的女孩家,男孩也嫌棄女孩送來的雞蛋。

女孩獨立、勤勞、善解人意,對世界充滿好奇,常常坐到一棵大樹上去看遠處的風景,領悟爸爸說的“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女孩家溫馨,家庭成員之間即使有爭吵,也相互關心,男孩家冷漠,父親是大家長,子女吃飯時都沉默不語,不願說出自己的感受。

男孩最後愛上了女孩,按照世俗觀念,大機率會認為女孩高攀了男孩,但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難道不是充滿活力的女孩點亮了陰鬱男孩的生命,給了他溫暖和美好嗎?

所以,“中產”不要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要做點什麼來保全自己的階層地位,說不定那個門不當戶不對的孩子,才是更適合你家孩子的未來伴侶。

上一篇:【醫生說】粉絲留言:我是不是抑鬱症?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解決!
下一篇:【讀書】讀書有三種境界,你在哪一層?| ?讀書筆記·第七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