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醫藥衛生】中藥有沒有效?能不能治療疾病?這個問題依然爭論不休

中藥有沒有效,能不能治療疾病,這麼一個顯見的問題,多年來依然爭論不休。我個人看來,有效是不容置疑的。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解析。

從現代科學研究的成果來看,中藥和西藥的作用機理,或者說是作用的物質基礎是完全一樣的,這種一樣性就體現在中、西藥治療疾病,都是——-

化學物質在起作用

從藥物作用的根本上講,治療疾病的物質基礎就是藥物的活性成分。中藥也好,西藥也罷,概莫如此。活性成分發揮作用,一是其要到達發病部位或者與受體結合,二是活性成分發揮作用必須達到足夠的量,只要這兩點都滿足,藥物就能發揮作用;而另一方面是,如果活性成分的量過高,也更易產生毒副作用,給人體帶來傷害。

就中藥而言,起效慢,用藥量大,就可以看成是其雜質多,不起作用的成分多,活性成分含量較低,所以需要長期或大量服用,來累積達到活性成分在體內的有效濃度,從而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同時也正因為其活性成分含量低,所以它的副作用或者說毒性也不容易體現出來。而化學藥物之所以起效快,副作用大,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其純度高,劑量足,所以可以迅速達到血藥濃度而起作用,同時其副作用也迅速顯現出來。

一味中藥因其含有多種化學成分,故此可能有多種活性成分,因此中藥往往有多個歸經,多種效果,在不同的處方中發揮不同的作用;或者一味中藥因為部位的不同,採收季節的不同,炮製的不同,配伍的不同,使得活性成分發生改變,因此又用於不同的證候,治療不同的疾病。不要以為只有中藥有這種情況,其實西藥也有,只是我們大多時候把西藥的多重作用當成了副作用。但也有以副作用治病的或最終副作用反而成主要作用的例子,比如偉哥由副作用研製而來,也有人用降眼壓藥物貝美前列素治療睫毛脫落證。

西藥可以說是純化的、精製的、作用相對單一的、現代機理相對清晰的中藥;而中藥可以說是未經純化、雜質較多、含有多種活性成分的複合的西藥。

中西藥物的根本區別,在於其使用時的指導理論不一樣。化學藥物建立在現代醫學的藥理學、藥效學、藥代動力學的基礎之上,以此理論指導用藥,即為化學藥物,而不論其純度是多少,所以現在很多西醫開中藥,個別的民間偏方,還有眾多的不靠譜中醫大夫開出的中藥,以及太多的非處方中成藥的使用,均是這樣造就的,我們稱這種現象為中藥西用。中藥是在中醫藥基礎理論指導下用以治療和預防疾病的藥物,它們大部分為原始的花花草草,動物礦石等,但也有純度相對較高的物質,甚至有人將化學藥物用作中藥,如張錫純《衷中參西錄》中曾用阿司匹林作解表藥使用,現代也有不少將黃連素用作固澀藥的例子。因此可以理解為,中藥和西藥的界限並不以現代藥物的純度為基礎,而是以指導其使用的理論為區分。

中、西藥理論基礎不一致性,最大的區別在於聯合用藥,或者叫組方用藥。

西醫的理論認為,聯合用藥儘管有時是有益的,但多數時候是無益的甚至是有害的,西醫認為藥物相互作用的危險性取決於用藥的種類、數量及劑量,類別越多,劑量越大,越危險。當然西藥也有少部分的複方製劑,比如常見的感冒藥氨酚偽麻片,β-內醯胺酶抑制劑和抗生素複方製劑,即為多種西藥複方製劑。但這種情況在西藥中只是少數,大部分仍是單一活性成分的製劑。這是其理論和研究水平所決定的。

而對中藥而言,複方才是其優勢所在。《黃帝內經》之所以假借黃帝和岐伯對話來闡述中醫的基礎理論,主要還是認為治病如治國,需要君臣配合,同心共力。因此中醫方劑的組方原則是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根據病情的需要,利用藥物的七情,規定必要的藥量,配伍組織成方。其組方原則是分為“君、臣、佐、使”四個部分,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當然也不是每一箇中醫處方都具備君、臣、佐、使四個部分,但這種用藥的原則明顯和現代西醫認知不同。中醫藥在其理論指導下,使用至今,其毒副作用沒有顯見,可見這種理論是經得住歷史檢驗的。因此,我們只要恪守自己的理論,以自己的理論來指導我們的用藥方針,不論中西藥物,都必將為人類健康做出貢獻。

上一篇:這些藥,名氣遠超一般的中藥,就連裸花紫珠這種小眾藥材都被收錄了
下一篇:【產後恢復】產後宮縮,寶媽的逆襲,我的分娩之旅,從此一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