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如果劉禪不行,你孔明就上”劉備這話到底是真情還是假意?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東征伐吳的劉備,被東吳年輕的大都督陸遜識破連營弱點,在夷陵被陸遜的一把大火,燒滅了奪取天下最後的希望。

火燒連營

夷陵戰敗後,劉備退守白帝城。在白帝城期間,劉備自感不久於人世,便星夜派遣使者召諸葛亮等重臣前來覲見。孔明等人到達後,劉備身體情況更加惡化,於是便有了著名的“白帝託孤”。

除了對身後事的安排,劉備託孤最令人回味的一段就是與諸葛亮的對話。劉備首先讓內侍扶起伏地的諸葛亮,然後說有“心腹之言相告”。接著就肯定諸葛亮的才能,說“君才十倍曹丕,必可安邦定國”,最後說如果劉禪“不才”,孔明可“可自為成都之主。”諸葛亮一聽,立馬汗流遍體,磕頭出血,發誓要“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劉備

千年以來,很多人都把劉備這一幕託孤場景認為是劉備“帝王術”的體現。同時,這段對話也成了“劉備黑”的最愛,他們經常用此論證劉備的“偽善”。 但很多劉備和孔明的粉絲卻認為,這是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的真情流露,是對絕對信任的人才會說的肺腑之言。

白帝託孤

那麼,劉備說這段話到底是真情,還是假意?

答案可能有點意外,可以是真情,也可以是假意,完全看聽的人怎麼理解。

什麼意思?

很簡單,到底真情還是假意,取決於聽者所理解的,劉備真正的願望到底是什麼。

劉備最初以織蓆販履為業,在亂世中依靠平黃巾之亂起家,一生高舉“興復漢室”大旗。但他畢生坎坷,創業晚年才取得荊州益州,甚至進位漢中王、稱帝,達到人生的巔峰。但巔峰很快又因為夷陵戰敗過去了。那麼,守成還是進取,這就成了一個問題:到底要後代做個守成之君,只要力保蜀漢益州之地即可;還是要繼續年輕時候的理想,伐魏滅吳,“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桃園結義,理想的開始

所以,如果一個讀者認為,劉備此時已經老了,銳氣已失了,只是一個想保住蜀國劉家帝祚的“老皇帝”了,那TA看完劉備孔明“託孤”這段話,肯定就會傾向認為劉備這是在對諸葛亮進行“敲打”,而逼得諸葛亮“汗流浹背,磕頭如搗蒜”也算是初步達到了目的。不僅如此,這個讀者還可以“輕易地”找到“旁證”:看,劉備還安排了李嚴做託孤大臣,肯定就是為了收買益州豪族,以牽制諸葛亮!總之,劉備就是虛情假意!

李嚴

但是,如果一個讀者認為,劉備已經經歷了太多的失敗,多一次夷陵又算什麼呢?而且,“興復漢室”才是劉備真正的願望,也是劉備集團真正得以吸引人才,興旺發達的核心“法統”。如果放棄了這一點,蜀漢集團很快就會垮掉。 那麼,這樣的讀者,看完劉備孔明這段對話,一定會被劉備的“理想主義”而打動,認為這是劉備真情流露,既是對他自己壯志未酬的感嘆,也是對諸葛亮繼承自己遺志的鼓勵。同樣,這樣的讀者也很容易找到“旁證”:看,諸葛亮之後就是繼承了劉備的遺志,六出祁山,誓滅曹魏,最後死都死在伐魏的路上!總之,劉備託孤就是真情流露,劉備孔明才是君臣模範!

諸葛亮

所以,“如果劉禪不行,你孔明就上”這段劉備孔明的託孤對話,到底是真情還是假意,完全取決於讀者心目中對劉備到底是什麼看法。而當讀者對劉備有了更新後,對這段託孤對話的理解也會變化。英國有一句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三國迷心中,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劉備,我想,這也是三國文化的魅力之所在吧。

上一篇:11.5魔宗加強AD崛起 三大受益英雄躋身T1級別
下一篇:又一刺客榮升T0,只因一件冷門裝備,猴子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