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親密玩家》以乙女遊戲為載體,小眾文化色彩濃重,卻現實感十足

《親密玩家》是一部沒有大牌明星坐鎮的小成本網劇,實際上不僅是成本小,而且題材也很小眾化。

小眾文化的乙女遊戲

《親密玩家》的劇情以遊戲為基礎展開,但遊戲型別則有點非主流了。估計不少人壓根兒就沒有聽說過,稱之為乙女遊戲或乙女向遊戲,即戀愛模擬類遊戲。

或許有人要問了,何為乙女呢?乙女一詞源自於日本,指未婚的年輕女孩兒。顧名思義,乙女遊戲最初就是針對年輕女孩兒而研發的。遊戲模式是由女主角(玩家)展開劇情,透過各種任務事件,得以與遊戲中的男性NPC交往乃至戀愛、結婚。

很顯然,這種型別的遊戲至少在國內並沒有普及開來,繼而變成了一種小眾文化。與《傳奇》、《DNF》、《穿越火線》以及《王者榮耀》這些國民遊戲相比,玩家的數量可謂是相當稀少了。

《親密玩家》的現實感

《親密玩家》的女主角紀小菲就是一名沉迷於乙女遊戲的“網癮”少女,陰差陽錯之下進入到了一家遊戲公司,該公司就是製作乙女遊戲的。當然了,作為一檔以遊戲為載體的劇集,男女主角在遊戲中相遇自然是免不了的橋段。同時幾位男主也是紀小菲的同事,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雖說情節老套、劇情簡單,但這部劇還是現實感十足的。劇中的乙女遊戲頗受歡迎,而且玩家數量眾多,很多女生都沉迷於其中。現實中也是如此,只不過沉迷於遊戲的大多數都是男生。寧可整天在家裡打遊戲,也不願意去交往女生,這應該就是男生為什麼不追女生的原因之一了。

現實中的女生雖然不怎麼沉迷於遊戲,但不少人卻對另一件事“走火入魔”了,那便是追星了。相比跟虛擬世界中的NPC“談情說愛”,如今的女生更青睞於與真人愛豆“互動”。

從某些層面上來說,追星與沉迷於乙女遊戲並沒有什麼不同。一些網友把乙女遊戲的沒落歸結於價格太貴,對此個人有不同的看法,難道追星的花費就很廉價嗎?恰恰相反,追星是需要“氪金”的,有的人甚至不惜一擲千金。

追星更昂貴

前些天有網友曝出《創造營2021》練習生劉宇的“打投”資料,6萬多粉絲累計籌集了超500萬的資金。雖說平均到每個人身上還不到80元,但“打投”並不是一年一次,而是每年不計其數次。隔三差五還要集資送禮,前段時間何炅就因為粉絲送禮的事情遭到了網友們的口誅筆伐,要知道其中很多禮品的價格高達幾萬元。

另外一向只關心國家大事的司馬南,也專門做了一期有關娛樂圈的節目,節目中痛批如今的粉絲文化。同時也舉了一個給明星送禮的例子,暗指粉絲居然給張雲雷送金條,據估計價值在3萬元左右。雜七雜八算下來,如果是鐵桿兒追星族的話,一年的開銷怎麼也得幾千塊了。一目瞭然,追星自然是比乙女遊戲更加昂貴了。

總結下來,乙女遊戲的沒落不是因為價格太貴,而是如今的女生更喜歡“真人遊戲”。儘管生活中很難接觸到愛豆本人,但畢竟是實實在在的人,遠比由一堆資料組成的虛擬人要更真實一些。看著愛豆因為自己的“打投”在各類榜單上名列前茅,專輯大賣、影視劇播放量一路攀升,會讓粉絲們獲得滿滿的成就感。仔細一琢磨,與男生執著於遊戲中的裝備等級沒有不同。

相對的,由於愛豆的產業的高收益,資本也更願意投身其中。除非現實中的乙女遊戲能如《親密玩家》中那樣,帶上個VR一體機就能夠完全身臨其境,而且畫面足以以假亂真。否則的話,乙女遊戲只能繼續小眾化了。

現實的寫照

最後想說的是,《親密玩家》中的紀小菲也好,現實中的追星族也罷。兩者都是現實社會的一種寫照,至於怎麼去看這個問題,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任何事物一旦形成了產業鏈,不論對錯一定會有人站出來進行維護,因為已經有了既得利益者。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上一篇:節奏拖沓,全員演技尷尬,又一部大爛片誕生了?
下一篇:【EPL S13】紅星四戰四捷,黑豹被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