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第三帝國坦克圖史(前言):攻堅拔銳寫傳奇

▲盟軍的新型坦克投入北非戰場後,三號坦克裝甲過薄的問題日益凸顯,照片中德軍把備用履帶和負重輪掛在車外,以提供更多保護

納粹德國裝甲部隊的締造者們堅信,這支部隊在1943年之前還達不到實戰標準,因此1939年9月戰爭爆發時,他們怏怏不樂的心情可想而知。

實際上,如果不是前不久吞併了捷克的坦克部隊,德軍的進攻很難有成功的可能,哪怕面對的是波蘭那支相當過時的軍隊。

由於裝甲部隊的機動性極高,所以稱得上是陸軍中的一支特種部隊,扮演著重要的戰略角色。

德軍裝甲部隊的基本編制是裝甲師,下轄裝甲旅、摩托化步兵旅、摩托化炮兵團、裝甲偵察營各一個,外加摩托化反坦克營、防空營、工程兵營及後勤部隊。

參加波蘭戰役的還有4個編制較小的騎兵師,不過在1940年發動法國戰役時,這4個師都已升級為整編裝甲師。

取得法國戰役的勝利後,阿道夫·希特勒把原有裝甲師的坦克分出一半,德國裝甲師的數量因此翻了一倍。

這支裝甲部隊此後所向披靡,在巴爾幹、蘇聯和北非戰場贏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勝利。

這些勝利往往都是逆勢而勝,其中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首先是“閃電戰”與舊普魯士軍隊傳統殲滅戰理論的結合,後者曾經幫助普魯士贏得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也取得過輝煌的戰果。

其次,德軍裝甲師的行動有裝甲軍司令部和更上一級的裝甲叢集(後改稱裝甲集團軍)司令部進行協調,這種至關重要的指揮體系在1939年到1942年之間是德國獨有的,也是他們的對手所欠缺的。

那幾年德軍裝甲部隊取得的傳奇成功,往往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它們大都裝備簡陋,同時承擔著極為艱鉅的任務,例如:

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裝甲部隊中輕型坦克的比重始終高得離譜;

地位相當重要的中型坦克永遠數量不足;

摩托化步兵團分配到的半履帶式裝甲運兵車極為有限;

自行火炮配件方面的研究進展緩慢,直到對蘇聯開戰後,才利用廢棄或繳獲的坦克底盤,匆匆上馬自行反坦克炮的研發;

專為步兵火力支援而設計的突擊炮在入侵蘇聯前產量過大,超出了應有的比例。

正是這樣一支在質量和數量上都有著缺陷的裝甲部隊,取得的戰功才更顯輝煌,德國在技術上的優勢也因此凸顯。

做個有趣的人,做點有趣的事

上一篇:《慶餘年》範思哲和王啟年教我們的職場秘訣
下一篇:Creat better正向換裝跑酷手遊《Catwalk beauty》險些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