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被誤解的諸葛亮北伐,從未窮兵武,反而都在休養生息| 大智慧故事

被誤解的諸葛亮北伐,從未窮兵黷武,反而都在休養生息

諸葛亮是誰大家都耳熟能詳,標籤也一串串,政治家、外交家、文學家、統帥、戰略家。

如此層疊遞進的標籤,配合一個千古忠臣的光環,成就了幾乎被神化的諸葛亮。

而這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無疑是《隆中對》中體現的那偉大的戰略眼光。

一出隆中對,定鼎三分勢。

(隆中對)

由此而論的話,諸葛亮幾乎全才,但戰略才是諸葛亮最牛的地方。

一個精通戰略的人,會不顧國力,窮兵黷武北伐嗎?當然不會。

可諸葛亮持續的北伐,卻讓他在不少國人心目中成窮兵黷武代名詞,這真荒唐。

是不是窮兵黷武,要回看歷史才能下定論。

諸葛亮壽數54年,前27年躬耕南陽,後27年護佑劉備建立蜀漢,而其中大權獨攬,充分發揮的時光之後劉備死後的11年。

這11年中諸葛亮到底做了什麼,我們一個個看!

公元223年4月,劉備殞命白帝城,留下復興漢室的遺願,還有貌似很傻的劉禪去了。

他一去,蜀漢天崩地裂,原本就失去了荊州,南中又迎來了蠻夷叛亂,背後東吳還有曹魏皆虎視眈眈。

如此局面,真就是“存亡之秋”啊,存亡之秋的時候,該幹什麼?

(當時的蜀漢版圖)

那個時候的蜀漢,內有叛亂,國運跌宕,最佳的選擇無疑是休養生息。

於是,諸葛亮放任南中叛亂不管,一口氣就歇息了整整兩年。

這兩年諸葛亮對內勵精圖治,對外修好東吳,改善了國際環境的同時,提升了國力。

硬是憋了兩年,才決定出兵南征平定內亂,如果他窮兵黷武,何必等這兩年咧?

平南戰爭在籌謀許久之下,進行得非常順利,僅僅數月時間,蜀漢就贏來來大勝。

不僅大勝而歸,還收穫了大量的資源和人力,充實了蜀漢的軍力和國力。

(平定南中)

有這樣的實力增長背書,才有了後續蜀漢第一次北伐的可能。

但,大勝而歸的諸葛亮並沒有立馬北伐,反而是又休養生息了兩年,在這兩年中,諸葛亮進一步整肅內政,整訓軍備,藉助南方收復的人力資源練就了山地特種部隊“無當飛軍”。

隨後他才在公元227年,上了千古名篇《出師表》。

在這封情真意切書中,諸葛亮抒懷壯己,譜寫期望,告誡劉禪,安排朝居民,號召同僚。

幾乎用這短短的表,就達到了無數言語也鼓舞不了的效果。

上書過後,內部士氣已成,人心一統。

諸葛亮正式進駐漢中,預謀北伐。

但進駐漢中之後的諸葛亮,依舊沒有急火火進攻,而是在漢中又待了十個月,直到次年開春(208年春)才正式舉兵北伐。

諸葛亮大權獨攬的十一年,第一次北伐居然用了五年時間休養生息,充實國力。

這算窮兵黷武,還是修養生息啊。

看蜀漢和曹魏的實力差距,還有他的壽命,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諸葛亮一定比誰都急切,但他依舊忍耐了,等待了。

(培養劉禪)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雖然時不我待,但也要一步一個腳印而已。

雖然同為地方割據政權,但蜀漢的實力僅一州之地,對手曹魏的實力卻十倍於蜀漢。

即便中原戰亂民不聊生,可巨大的體量差距,讓時間依舊屬於敵人哪一方。

忍了五年的諸葛亮,目的就是畢其功於一役,對面的敵人雖然也在休養生息,但他們還沒有形成碾壓性的優勢。

所以這等待的五年,就是為了有一戰的資本,同時也為了有稍許獲得成功的可能。

不等就打,這機會就微乎其微,甚至沒有了。

小小的益州,拼人口,拼人才,拼產出,有一樣算一樣,都沒得比。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諸葛亮其實也一直在等這兩件事的發生!

第一件事:等曹魏的內亂。

第二件事:等東吳的配合。

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就如他在《隆中對》中所言的一樣:

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

那麼當時曹魏的情況如何?

就曹魏而言,他們也需要時間恢復國力,而且戰略上的威脅比蜀漢要多得多。

在諸葛亮北伐之前的曹魏,內部經濟恢復問題很嚴峻不說,外部的敵人也很多。

南方東吳政權的存在,讓他們在襄淮地區長期保留了十餘萬常備軍以做戒備。

北方鮮卑軻比能和遼東公孫淵同樣威脅曹魏的安全,大量部隊不得不處於時刻待命狀態。

西北方向也有羌人為患,這群時附時叛的羌人和曹魏並不同心,也需要兵力戒備。

西南方向,還有死敵蜀漢的諸葛亮。

曹魏的軍事壓力,可比蜀漢大的多,隨軍事壓力而來的就是更嚴重的經濟負擔。

曹魏日子不好過,四面受敵難以專注於經濟恢復。

這樣的機會只有在三國早期對峙的時候才有,也是諸葛亮時代的特殊性決定的。

有著這樣的特殊性,才有了諸葛亮即便休養生息五年,依舊不大擔心的因由。

然後,第一次北伐開始了。

蜀漢大軍浩浩蕩蕩而來,給了曹魏很大很大的壓力,知曉訊息的魏明帝曹睿第一時間想的是,要不要御駕親征。

這就是諸葛亮帶給曹魏的震懾效果。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前期其實打得很順,如果不出街亭失守這樣的事故,諸葛亮拿下隴右,站穩涼州的戰略目標有很大可能會實現。可惜的是街亭失守了,原本的計劃也就成了虛幻。

諸葛亮也只能選擇攜民回漢中,等待時機,為此,他還愧疚於戰敗自貶三級,辭丞相位。

(北伐北伐)

但失敗之後的諸葛亮,並沒有急於復仇,而是選擇在漢中繼續休養生息。

至於廣為人知的第二次北伐。

爆發時間是228年冬,而爆發的原因,並不是為了北伐,而是為了配合東吳228年夏在石亭大勝曹魏的區域性軍事行動而已。這次北伐與其說是北伐,不如說是騷擾戰,魏延大軍就是去打醬油的,讓曹魏緊張緊張,連糧草都沒帶多少。

公元229年春的第三次北伐,情況和第二次類似。

僅僅派遣了部將陳式進攻武都、陰平二郡,戰略目的也僅僅是這兩個郡城而已,都沒有進行大規模調動,依舊是騷擾戰。

直到公元231年春。

經過近三年休整之後的諸葛亮,才率領所有大軍,發起了大規模作戰的第四次北伐。

這次北伐,諸葛亮準備很是周密,後勤由新發明的木牛運糧,援軍上諸葛亮招攬了鮮卑人軻比能協助起兵響應漢軍。實際上,諸葛亮抓住曹真病重,司馬懿初上任的機會,果斷出擊,戰果也非常豐碩。唯一可惜的是,諸葛亮遇見司馬懿這個烏龜殼。

戰後的諸葛亮,在國內肅清了自己的反對派李嚴,然後又一次開始了修養生息。

(烏龜司馬懿)

這一次,一修養就是三年。

三年後的公元234年,諸葛亮發起了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最後在司馬懿的烏龜陣面前寸步難進,被耗死在了五丈原。

縱觀這五次北伐,諸葛亮用兵謹慎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除此之外,他那有任何窮兵黷武之舉?五次北伐,三次大規模北伐中,每次間隔都有三年之久。

三年休養生息,支撐一次大規模戰鬥。

每次真要決戰的時候,他都會準備充分,杜絕軍事冒險,他的所有北伐,都是建立在修養生息之上的,並沒有所謂的窮兵黷武。

而反觀後續的姜維,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姜維當權的時代,幾乎是年年有戰,月月出兵,大大小小戰鬥無數,打得國疲人乏,姜維的北伐雖然出發點沒錯,但卻是絕對的窮兵黷武。

實事求是地說,諸葛亮是無奈的!

政治家的他知道,國力差別難補,戰略家的他知道,戰爭很難勝利。

外交家的他知道,東吳難堪大任,忠臣的覺悟又說,這事不得不為。

先帝的聲聲期望背後,是一個千古人傑,用一生去踐行諾言。

最後只能說一句:上帝給了諸葛亮絕世的才華,卻沒有給他一個盡情施展才華的平臺。

(託孤之義)

上一篇:哈莫星的龍族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賽爾號中沒有一個屬效能做到傳承?
下一篇:劉備為什麼要把諸葛亮的軍權留在永安?李嚴為什麼不能成為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