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趙武靈王的一生是什麼樣的?將孱弱的趙國一手推向鼎盛,和秦國並駕

趙武靈王劇照

趙武靈王是春秋戰國時期有數的雄主之一,將孱弱的趙國一手推向鼎盛,成為能和秦國並駕齊驅的軍事強國。梁啟超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黃帝以後的第一偉人——趙武靈王傳》,將趙武靈王當做是黃帝以後的第一偉人,可以說對他評價極高了。但浪大了誰都翻船,趙武靈王這樣的超凡人物也受累於家庭內鬥,被臣子抓到機會將其活活餓死在沙丘宮,不得不讓人唏噓。

趙國早期形勢圖

非凡之主,必有非凡的磨難,趙武靈王15歲剛登位的時候就遭遇了滅國危機。趙武靈王的父親趙肅侯一生征戰,樹敵無數,公元前326年趙肅侯突然去世,老仇家魏惠王聯合楚、秦、燕、齊四國以“會葬”為名出兵,意圖瓜分趙國。趙武靈王沒有被嚇到,沉著應對,團結趙國內部,命令所有部隊嚴陣以待,擺出魚死網破的陣勢;派出使者與同樣受到幾國威脅的韓國、宋國結盟,趙、韓、宋三國形成品字型結構,互相支援,威脅秦、魏、楚、齊等國;重金賄賂越國和樓煩,促使越王無彊進攻楚國,樓煩王進攻燕國和中山國,減少了三路敵軍;最終五國見佔不到便宜,就沒發動進攻,“五國會葬”以和平收場。

趙武靈王執政生涯的第一次危機是渡過去了,但趙國的危險局面並沒有改變,在生存危機逼迫下,才有了著名的“胡服騎射”改革。在趙武靈王的帶頭作用下,趙國迅速建立起了以騎兵為主體的精銳大軍,最重要的是整個國家實力完成了整合,權力集中到趙王手中。趙武靈王率領大軍南征北戰,吞併世仇中山國,降服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擴土千里,插手燕國、秦國王位繼承問題等等,趙國國勢日趨鼎盛,有了中原霸主的氣象。

趙武靈王

有句話叫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在趙武靈王一步步建立霸業的時候,卻因為自身的感情問題最終弄出了大亂子。趙武靈王執政早期,趙國最重要的盟友就是韓國,因此雙方於公元前321年進行了一場政治聯姻,趙武靈王迎娶韓國宗室女子為夫人;公元前320年,韓女生下趙章,韓女成為王后,趙章為太子。但事情在公元前310年有了變化,趙武靈王巡視大陵的時候夢到了一位美女,他後來就和手下說了這件事,有個叫吳廣的人覺得趙武靈王說的人很像女兒孟姚(也就是吳娃),就將女兒獻給了趙武靈王;趙武靈王見到夢中情人歡喜非常,從此獨寵孟姚,後來更是改立孟姚為王后,孟姚的兒子趙何為太子。

公元前301年,孟姚去世;公元前299年,正當壯年的趙武靈王傳位給趙何,自稱主父(也就是太上皇)。趙武靈王會做出這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主要是三個原因:一是趙武靈王最愛的女人孟姚一生沒要求過任何事情,就是臨死前留下遺願,希望兒子趙何能成為趙國的王;二是為了趙國霸業,與各國間的戰爭日趨頻繁,趙武靈王長時間在外領兵,無心朝政,因此分權,趙武靈王專心軍事建設和對外戰爭,新王趙何主管國內政治和經濟事務;三是趙國之前的王位傳承鬧出過很多亂子,政變頻發,趙武靈王希望趁自己身體好的時候扶持兒子趙何一程,實現政權平穩過渡。趙武靈王的想法很好,但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最終玩崩了。

趙惠文王趙何劇照

趙國這種雙主並行的政治架構在初期執行的還挺好,年僅10歲的趙惠文王趙何在相國肥義等人輔佐下將國事處理的挺好;趙武靈王專心征戰,收服北方遊牧民族,開疆擴土,甚至有時間親身前往秦國刺探情報,為消滅秦國這個大敵做準備。但隨著趙惠文王漸漸長大,越發顯出明君氣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父親趙武靈王就出現了分歧。另外趙武靈王長時間遠離邯鄲,和趙國宗室、權貴們就疏遠了;而趙惠文王主管國內政治和經濟,關係到宗室權貴的切身利益,這幫人就漸漸圍繞到新王身邊,趙武靈王的命令在趙國不太好使了。

趙武靈王正當壯年,雄心勃勃,自然不甘心失去趙國的控制權,就抬出了廢太子趙章,讓他和趙惠文王打擂臺,自己以兩人父親的身份仲裁事務,重新樹立自己的權威,拿回朝政大權。公元前296年,趙武靈王將趙章封在代郡,號安陽君,派田不禮輔佐趙章;田不禮是一個野心勃勃、善於鑽營的人,再加上趙武靈王的態度讓很多人看到了上位的機會,趙章身邊迅速聚集了一幫黨羽,對趙惠文王趙何形成了威脅,好像一切都朝著趙武靈王設計的那樣去發展了,但他算漏了人心。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不是單純的軍事改革,而是影響趙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類似於秦國“商鞅變法”,趙武靈王不只是讓軍隊採用胡人的服裝,更是讓趙國臣民全都改穿胡服,讓遊牧文化在趙國佔據主導地位,這種移風易俗的革新觸及的層面很廣,損害了很多人的利益,自然阻力就很大。以趙武靈王叔叔安平君趙成為首的一大批宗室朝臣,在一開始就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為由,反對“胡服騎射”;後來一方面是畏懼趙武靈王手中的武力,另一方面是趙國局勢危如累卵,不改革就完蛋了,這幫人就暫時服軟,但雙方的矛盾也埋下了。

隨著“胡服騎射”改革的深入,打破了趙國原有的架構,更適應新規則、沒有背景、能力出眾的大量胡人被趙武靈王提拔進入趙國的軍政領導層;而跟不上新形勢、能力不行、只是因為出身血脈就竊居高位的官員被邊緣化,損失最慘重的就是趙武靈王的親屬們,也就是宗室貴族。隨著趙國對外戰爭的不斷勝利,趙武靈王扶持起了一批新興的軍功貴族,依靠這些人對趙國的人口、土地等進行了統計和管理,將宗室貴族和地主們隱藏的人口、土地、財富等都給翻出來了,進一步損害了宗室貴族等的利益。如果說開始的時候只是理念之爭,到了後來就是利益之爭了,宗室貴族對趙武靈王的怨念是越來越重,只不過畏懼王的威勢、功勳彪炳而不敢反抗,但趙武靈王父子相爭讓這些人看到了機會。

趙武靈王劇照

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提出要讓長子趙章在代郡稱王,這個想法第一時間就被輔佐趙惠文王的趙相肥義頂了回去,但雙方的衝突是人盡皆知了。一幫在“胡服騎射”改革中利益受損的宗室貴族們迅速圍攏到趙惠文王身邊,而趙惠文王為了對抗父兄,也確實要倚重這幫潛勢力巨大的宗室貴族支援,雙方一拍即合。比如遭到趙武靈王厭惡的陽文君趙豹第一時間提醒趙惠文王早做準備,獲得了防衛邯鄲的重任;蟄居多年的安平君趙成表明願為王效勞,拿到了趙惠文王的兵符,受命常駐軍中,隨時率兵勤王,鎮壓可能的叛亂。也就是說在“沙丘之亂”前後,趙國的軍權落在了一幫不喜、怨恨趙武靈王的人手中,你想想趙武靈王能不悲劇麼?

“沙丘之亂”的過程很簡單,趙武靈王以為自己選墓地的名義,讓兩個兒子趙章和趙惠文王陪著前往沙丘,趙章趁機兵變,但很快就被鎮壓了,兵敗的趙章逃到了趙武靈王的宮中尋求庇護,趙惠文王的手下順勢包圍了主父宮。當時帶頭的人就是趙武靈王的叔叔安平君趙成,趙成直接提議不能讓趙武靈王活著出來,否則大家都有麻煩,最終兵圍主父宮三個月左右,將趙武靈王活活餓死,終年46歲。

長平之戰劇照

趙武靈王被圍困的三個月內,沒有任何人出面求情,或者率兵前來救援,可見趙武靈王的死不是少數幾個人的決斷,而是趙國大多數權貴共同的意志。在國別體史書《戰國策》上記錄了大批趙國文臣武將批評“胡服騎射”的言論,很多人是排斥趙武靈王改革的,也是這幫人推動了趙武靈王的死。

“沙丘之亂”後,安平君趙成成為新的趙相,長期專斷國政,輔佐幼主趙惠文王。趙武靈王力主的“胡服騎射”改革名存實亡,各種條例大多數都被廢除,趙國又走回了過去的老路,徹底失去了趕超秦國的機會。此後趙國在趙惠文王統治下,湧現了藺相如、廉頗、平原君趙勝、趙奢等文武賢才,成為山東六國之首,當時人稱趙國“嘗抑強齊四十餘年,而秦不能得所欲”,但因為沒能像秦國一樣進行徹底的變法革新,綜合國力和秦國相比差距越來越大,這才是後來長平之戰趙國慘敗的最大原因,實力不如人。

上一篇:二戰德國的一場戰役,美蘇英三國聯合圍毆德國,為何德國不戰而勝?
下一篇:關羽為何在襄樊之戰中兵敗被殺?劉備為何要在襄樊之戰中殺了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