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司馬懿死前留下一道遺囑,曹魏三代人壽命都不長,曹魏為何不續命?

“司馬懿是曹魏時期的一個權臣,可謂曹魏的三朝元老,最後司馬懿架空了魏室,是西晉王朝的主要的奠基人,其孫司馬炎建立西晉後,追封司馬懿為宣皇帝。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擊敗了另一位輔政大臣曹爽,最終成為了曹魏的實際當家人,兩年之後,在公元251年,司馬懿病逝。作為曹魏的三朝元老的司馬懿,在其一生中絕大部分時間,他都是曹魏的臣,在其去世的前兩年,他成為了曹魏的實際當家人。說一下古代人的平均壽命,根據許仕廉的《人口論綱要》,古代人的平均壽命估計大約是30歲左右,這數字有點嚇人,主要是因為在古代那種醫療和生活條件下,古代的嬰幼兒夭折率非常高,把這個平均數給拉低了,人家只要出生過,哪怕只活過一天,就是個人,就得統計進去。在古代只要能夠順利地活下去,超過30歲應該是問題不大的,能夠活到70歲應該就算長壽了。司馬懿最後奪取了曹魏政權,為後來其孫司馬炎建立晉朝奠定了基礎,原因很多,比如他很狡猾和足智多謀,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原因就是他活的還算長久,活到了七十三歲。

東漢末年

司馬懿(179年—251年)出身東漢的世家大族潁川“司馬氏”,其父司馬防歷任東漢的洛陽令、京兆尹。司馬懿是有點本事的,由於他家是世家大族,有一些人在那吹捧他,年輕時他就以“謀略和博學”而聞名了。曹操(155年-220年)知道後,就想拉攏司馬懿,沒拉攏成,因為司馬懿一開始還看不上曹操,曹操他爹曹嵩是東漢大太監曹騰的養子,曹操多多少少是沾了他這個太監“養祖父”的光的。208年,曹操自己任命自己為東漢的丞相,這一年,曹操把司馬懿任命為文學掾,司馬懿就此成為了曹操“謀士團”中的一員,應該說曹操這個人看人還是非常準的,司馬懿成為了曹操的謀士後,在出謀劃策方面出力不少。司馬懿不僅在出謀劃策方面有點本事,並且還挺會做人,這司馬懿比曹操的次子曹丕(187年—226年)大八歲,加入曹氏集團後,他頗得曹丕的好感,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宋神宗子女

正因為曹操看人準,後來他發現這司馬懿並不是一個屈居人下之人,有“雄心”,在曹操這個如此有雄心的人面前有雄心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估計當時的司馬懿還是年輕氣盛,沒有隱藏好,所以曹操就想對其下手,但是曹丕卻對他這位好朋友司馬懿多方維護,另外,在感受到了曹操的威脅後,司馬懿變得非常地謹小慎微和低調,並且,在當時的曹氏集團,司馬懿也並不是特別的顯眼,就這樣,曹操總算沒有對司馬懿下手。投桃報李,在曹丕與兄弟曹植的儲位之爭中,司馬懿也是盡心幫助曹丕,經歷了殘酷的儲位之爭,曹丕也是更加信賴這位朋友。220年,曹操去世,就在這一年,曹丕建立魏朝,四百餘年的漢朝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曹操在世的時候就曾警告曹丕要防著司馬懿,但是曹丕卻沒把他老爹的警告當回事,在曹丕當政後繼續重用司馬懿,因為司馬懿在打仗方面是一個人才,當時正處於三國時期,魏國與蜀漢和東吳常年打的不可開交,特別是曹魏與蜀漢,兩者都有一統華夏之志。在中國的歷史中,儘管有分裂的時期,但是華夏一統始終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應當說曹丕是一個頗有能力和建樹的皇帝,但是,曹丕卻是一個短命鬼,226年,執政七載的曹丕病逝,懷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了人間,年僅四十歲,此時的司馬懿四十八歲。在曹丕病重期間,曹丕命中軍大將軍曹真、徵東大將軍曹休、鎮軍大將軍陳群、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四個顧命大臣共同輔佐皇太子曹叡(204年-239年)。

三國

公元226年,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其實此時曹叡已經二十三歲了,不是小孩了,不知道他爹曹丕臨死前給他安排這幾個託孤大臣是出於什麼想法,大概可能因為對他這個兒子曹叡的能力不放心。然而,後來的事實卻證明,曹丕對他這位兒子曹叡的擔心完全多餘的,曹叡和他爹曹丕一樣,也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曹叡深諳權術之道,由於當時曹魏與蜀漢以及東吳戰事不斷,曹真、曹休、司馬懿三人被不停地派往前線領兵作戰,比如在公元226年,東吳軍進犯襄陽一帶,曹叡就派曹休與司馬懿領兵禦敵,而大將軍曹真則主要負責西線對蜀漢的作戰,這三人基本都是常年東顛西串的,在京城洛陽的時間比較少。而對於陳群,曹叡繼位後就把陳群的軍權給擼了,把他升為了司空、錄尚書事,主要負責給曹叡選拔官吏和監察百官。就這樣,年輕的曹叡成功地獨攬權柄。面對心機深沉,果敢剛毅的魏明帝曹叡,在年齡和輩分上可以稱之為曹叡“大爺和叔叔”這四位輔政大臣都變得很“乖”,所謂的覬覦之心估計都是不敢有。

諸葛亮北伐

看一下,曹真、曹休、司馬懿這三人的比較。論職務:在魏明帝曹叡時期,曹休主要負責鎮守東線對東吳的作戰,而曹真主要負責鎮守西線對蜀漢的作戰,司馬懿則是哪裡需要人時就去哪裡,在職位上,曹休是當時魏軍的最高軍事統帥大司馬,228年曹休病逝後,曹真成為了大司馬,所以在這三人中,司馬懿只能排第三而已。論年齡:關於曹休和曹真的年齡,史書中沒有給出答案,所以兩人具體的出生日期我們是不知道的, 但是卻可以猜測,在血緣上,曹休和曹操是屬於同一宗族,他比曹操低一輩,曹操視他如親子一般,而曹真是曹操的養子,長期與曹丕一塊生活,兩人感情深厚,司馬懿則比曹丕大八歲,所以曹休、曹真、司馬懿這三人大體應該屬於大體同一年齡層的,互相之間相差的歲數應該不大。插一段:關於另外一位輔政大臣陳群的出生日期史書中也沒有明確記載,所以也猜測一下,陳群的爹陳紀(129年-199年)是有具體出生日期的,那就是公元129年,《三國志》中說:“魯國孔融高才倔傲,年在紀、群之間”,孔融(153年-208年)也是有具體出生日期的,孔融出生於公元153年,陳紀與孔融相差二十四歲,二十四中間那個數是十二,孔融可能應該比陳群大十歲到十四歲,那麼陳群的出生日期可能應該在公元163年到167年之間,他比曹丕大二十歲以上,陳群是公元237年去世的,他可能活了約七十歲上下,那麼,陳群比司馬懿、曹休、曹真都要大,顯然陳群與這三人不是屬於同一個年齡層的。論能力:做個比較,從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曹魏,在公元228年到230年諸葛亮前三次的北伐中,蜀漢這一方的主帥是諸葛亮,曹魏這一方的主帥是曹真,雙方互有勝負,諸葛亮數次被逼退,在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北伐中,曹真收復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在公元231年曹真病逝,於是在諸葛亮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中,曹軍的統帥成為了司馬懿,那司馬懿採取的主要策略是啥呢?就是“安營紮寨,堅守不出”,在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曹魏時,諸葛亮讓人給司馬懿送去婦人的衣服以羞辱刺激司馬懿逼他出戰,可是司馬懿依然是“堅守不出”。這四位託孤輔政大臣,在綜合排名上,司馬懿可能是排名末尾的。

諸葛亮北伐

但是,曹休、曹真這兩人卻都比司馬懿死的早,如果這兩位大將軍活能夠的長久一些,以後司馬懿估計也翻不起啥大風浪。作為曹軍東線主帥,曹休多次擊破東吳軍,在公元228年東吳與曹魏的大戰中,曹休不聽勸告,貪功冒進,被東吳陸遜等人率領的九萬大軍突襲,最後僥倖逃脫。事後,曹休就向魏明帝曹叡謝罪,對於此事,曹叡並沒有計較,魏明帝曹叡大概知道曹休這個人愛面子愛生氣的特點,害怕曹休因此想不開,還特地對曹休進行了一番厚賞。曹休還真的是想不開,愛生氣,作為曾經屢次擊敗東吳軍的曹軍最高將領,他越想越來氣,越想越羞愧,結果後背上都長了毒瘡,在這一年九月,曹休在羞憤中病逝。可能由於長期的戰事中的舟車勞頓,在公元231年,曹真也病逝。但是,司馬懿卻依然活的很好,原因可能有兩點,第一,可能他凡事都想的開,不愛生氣,第二,可能是他身體好,在長期東顛西串的軍旅生涯中,他卻沒啥事。

曹丕

比起其父曹丕來,魏明帝曹叡更是短命,在公元239年的正月,曹叡病逝,年僅三十六歲,此時的司馬懿時年六十一歲。曹叡去世時,其養子曹芳(232年-274年)才八歲,曹叡最後為曹芳指定了兩位託孤輔政大臣,《三國志》記載:曹叡在最後的病重的時候火速召當時在外地的司馬懿入宮,司馬懿進宮後,曹叡拉著老頭司馬懿的手說道“吾疾甚,以後事屬君,君其與爽輔少子。吾得見君,無所恨”,而司馬懿則“頓首流涕”,就是一邊磕頭,一邊痛哭。曹叡在召見司馬懿之前已經安排了另一位輔政大臣曹爽,《三國志》記載:“帝寢疾,乃引爽入臥內,拜大將軍,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與太尉司馬宣王並受遺詔輔少主。”其實一開始所謂的託孤大臣中根本就沒有司馬懿啥事,公元238年的十二月,曹叡病重,他制定了第一套託孤方案,《漢晉春秋》記載:“帝以燕王宇為大將軍,使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等對輔政。”就是以曹宗室燕王曹宇為首,配上夏侯獻、曹爽、曹肇、秦朗四人,組成一個五人託孤團,如果按照這套託孤方案,就算最後燕王曹宇把後來繼位的小皇帝曹芳廢掉,曹魏依然姓曹,這燕王曹宇乃是曹操的親兒子。頗受魏明帝曹叡寵信位高權重的中書監劉放和中書令孫資對這個第一套方案卻非常害怕,因為這兩人與夏侯獻、曹肇、秦朗長期互相看不慣,於是這兩人就向病榻中的魏明帝曹叡進言,說了一堆燕王曹宇、夏侯獻、曹肇、秦朗等人的壞話,併力薦曹爽和司馬懿作為託孤輔政大臣,魏明帝曹叡同意了,同意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當時的一個大背景是自從曹丕成為皇帝后,曹魏皇帝對宗室相當地防範和打壓,燕王曹宇是正兒八經的親王,所以讓名義上的曹魏宗室曹爽與大臣司馬懿共同輔政,互相制衡。但是沒過幾天,曹叡又變卦了,曹叡覺得曹爽太軟弱浮誇,而司馬懿又太狡詐陰險,於是劉放和孫資又來見在病榻上的曹叡,曹叡當時已經基本病入膏肓了,連字都寫不了,在這兩人軟磨硬泡下,曹叡終於同意讓曹爽和司馬懿作為最後的託孤大臣,所以這才有了後來曹叡託孤司馬懿時兩人搞的“痛哭秀”。

曹叡

這曹爽何許人也?這位公子哥不是外人,他爹就是前大將軍曹真,曹真是曹操的養子,曹真與曹操同姓不同源,根據《魏略》的記載,曹真之父秦邵是曹操的好友,曹真被曹操收養後改姓曹,在名義上這曹爽也算曹魏宗室,關鍵是這個曹爽與魏明帝曹叡從小一塊玩到大,兩人交情深厚。魏明帝曹叡對於這兩位託孤大臣,信任的是曹爽,給予其的權力最大也最實在,這從後來曹爽與司馬懿近十年的權鬥中完全佔據上風就可以看得出來。當時魏蜀吳三國戰事依然不斷,曹魏中像司馬懿這樣有能力德高望重的大臣都死的差不多了,所以選擇司馬懿作為託孤大臣更像是一個折中產物。曹芳繼位後,一開始,曹爽還挺尊重司馬懿,但是曹爽“拜大將軍,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幾乎是掌握了曹魏行政和軍事的最高權力,又有曹魏宗室的支援,很快就把司馬懿架空了,讓司馬懿做了個有名無實的太傅,曹氏兄弟則牢牢把控了禁軍,後來則直接把司馬懿晾在了一邊。

司馬懿

沒想到最先“掉鏈子”的竟是這位頗受魏明帝曹叡信任的“發小”曹爽,曹爽不僅欺負另一位託孤大臣司馬懿,還欺負起了曹魏的皇帝曹芳。曹爽到後來越發得意忘形,擅權亂政,竟然在吃穿住用行方面把自己打扮的都像個皇帝,還把魏明帝曹叡幾位漂亮的才人納為了妾,而司馬懿這老頭的心卻特別大,並不怎麼生氣,他繼續隱忍剋制,小心做人。得意最好不要忘形,這曹爽顯然是又得意更忘形,不僅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更不知道自己是幹啥的了,此時曹魏的輿論風向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原來支援曹爽的很多大臣和曹魏皇室,比如郭太后和皇帝曹芳轉而喜歡起了司馬懿。公元247年開始,司馬懿就開始裝病,不再參與政事,司馬懿裝病這套把戲,他年輕時就玩過,公元201年,在曹操第一次徵召司馬懿時,司馬懿就躺在床上裝風痺症,公元208年,曹操第二次徵召司馬懿時,曹操直接對負責傳話的人說道:“若覆盤桓,便收之。”這意思就是如果他再像上次那樣裝死,就直接抓起來。這曹爽一開始對司馬懿是不是真病還是心存疑慮的,曹爽還曾派人去試探,估計司馬懿演的非常的到位,結果曹爽信以為真,從此曹爽對司馬懿沒了戒心,以為司馬懿就是一個快要病死的老頭了。很顯然,這曹爽與曹操不是一個段位的,別說曹操了,這曹爽與他爹曹真也不是一個段位的。從司馬懿裝病的時候開始,司馬懿已經在尋找機會誅除曹爽了。

曹爽

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曹爽三兄弟與皇帝曹芳離開洛陽到高平陵為魏明帝曹叡掃墓,身在京城洛陽的司馬懿立馬沒病了,司馬懿突然發動政變控制了京城洛陽,得到訊息的曹芳趕緊在伊水之南構築防禦工事,史稱高平陵之變。其實此時司馬懿的勝算根本就不大,或者叫做很渺茫,司馬懿頂多算是為自保拼死一搏而已,曹爽此時依然控制了曹魏的正牌皇帝曹芳,只要他以天子的名義號召四方勤王,司馬懿所控制的洛陽僅僅是一座孤城而已,行事一向穩健的司馬懿為什麼如此冒險呢?原因在於當時的曹爽已經牢牢地把控了曹魏軍政大權,司馬懿也是沒有辦法,只能冒險。司馬懿深知這一點,於是司馬懿立馬派多人前去遊說曹爽,向他信誓旦旦地保證只要交出兵權便可保榮華富貴。而與曹爽親近的一些大臣則勸曹爽以天子的名義征討司馬懿,比如逃出洛陽的桓範就勸曹爽把皇帝曹芳帶到許昌,在那裡“挾天子以令諸侯”征討司馬懿,然而曹爽對此卻猶豫不決,於是桓範又對曹爽的二弟曹羲說道:“當今日,卿門戶求貧賤復可得乎?且匹夫持質一人,尚慾望活,今卿與天子相隨,令於天下,誰敢不應者?”《三國志》,這句話就是說:“今天,你們求富貴還有可能嘛?並且,你們與天子在一起,以天子之名號令天下,誰敢不從?”但是這個曹羲一樣優柔寡斷。經過一夜的思考,曹爽做出的決定竟然是放棄抵抗,束手就擒,以圖富貴,最後曹爽兄弟被司馬懿屠滅三族,此時在曹魏已經沒有人能夠制衡司馬懿了,司馬懿可以“天高任鳥越”了,此後,司馬懿架空曹魏室,為後來其孫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晉朝奠定了基礎,公元266年,曹魏皇帝曹奐禪位於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曹魏正式滅亡,西晉開始。狡猾的司馬懿幾乎“裝了一輩子孫子”,到去世前兩年終於“活成了爺爺”,笑到最後的才笑的最甜,司馬懿最終笑到了最後。兩年後,在公元251年六月,司馬懿病重,這次不是裝病,是真病,不久後,司馬懿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三歲。

西晉

如果非要說司馬懿一開始就有取代曹魏的野心,我覺得是不公允的,在司馬懿的一生中的絕大部分時間裡,他都是忠於曹魏皇室的,只不過後來隨著條件和形勢的變化,人的想法也可能會發生改變。如果非要給司馬懿安一個壞人的身份,這其實就有點五十步笑一百步了。那這曹爽就是好人嗎?這曹爽成為了託孤大臣後,就把“發小”魏明帝曹叡對他的囑託和信任忘到了九霄雲外,他大權獨攬,擅權亂政,排擠了司馬懿,架空了曹魏皇帝曹芳,當時的曹魏皇帝曹芳已經淪為了傀儡。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的一個很大原因恐怕就是為了保全其家族子孫,他當時已經是個黃土埋半截的老頭了,死不死的也就那樣了。這曹爽就是一個典型浮誇子弟而已,所謂的狹路相逢勇者勝,事實證明這曹爽就是一個外強中乾的懦夫而已,而且智商還堪憂,如果其父曹真活著的話,司馬懿估計都沒有膽氣去發動政變。假如曹丕和曹叡父子能夠活的長久,假如曹真、曹休也能活的長久,假如在曹叡病重託孤時沒有劉放和孫資這兩人“搗亂”,假如曹爽不是個慫貨,那估計真的就沒有司馬懿什麼事了,但是歷史卻沒有假如。

還有一個假如,那就是假如司馬懿愛生氣,身體不好,死的稍微早一些,哪怕司馬懿早死個三年五載,具體一點,如果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之前就死掉的話,也就是早死三年的話,那估計也沒他司馬傢什麼事了,歷史上估計可能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晉朝了。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之前,司馬懿的兒子們並沒有位高權重或者有像司馬懿那樣的號召力,其長子司馬師也只是箇中護軍。如果在高平陵之變之前,司馬懿就死掉的話,那麼,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想發動政變誅除曹爽的話,這個難度係數很高,或者司馬師就不敢或者不夠資格發動政變,為啥這樣說?第一,曹爽面對三朝元老司馬懿時缺乏膽氣,並不代表曹爽面對司馬師的時候也會這樣,第二,當時像燕王曹宇(?-278年)、大臣王凌等很多宗室親王和朝中大臣都在世,這司馬師算哪根蔥,在朝中都很難排上號。如果在高平陵之變之前司馬懿就死掉的話,那麼後來的歷史有可能出現這幾種情況,司馬懿頗有能力的長子司馬師在這之後發動政變誅除曹爽,這個難度不小,或者是曹魏繼續存在最後一統天下,或者是個什麼其他朝代,這個就不好猜了。司馬懿足智多謀,果敢剛毅,這是他最後能夠架空曹魏皇室的一個原因,還在於他能夠忍,不愛生氣,身體健康,活的長久。司馬懿最後奪取了曹魏政權,說明了一個樸素的道理:活著和健康很重要。像司馬懿這樣的事情與咱們普通人是沒有啥子關係的,但是,少生氣與想得開卻是一門大哲學,少生氣不僅有利於自己的健康,也有利於社會的和諧。

歡迎關注與指正

主要參考資料:《三國志》、《晉書》、《漢晉春秋》等。

上一篇:問疾嘗糞的故事是怎麼樣的?夫差為什麼要在勾踐面前拒絕許願?
下一篇:cfpl總冠軍x1mo:一直被低估的實力戰將,一直被外界低估的實力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