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呂梁】馬刨神泉,一遊,一聽,是在汾陽,實感自己孤陋寡聞!

作者:馮利花

日前,朋友相邀去“馬刨神泉”一遊,初聞,竟不知所云,以為是去看雜技,一打聽才知是一景,竟是在鄰市汾陽,欣然應允之餘,實感自己孤陋寡聞。

既不遠,那就走起吧!

40分鐘車程後,駛入峪道河口。沿河口一線,我左顧右盼,馬在哪兒?泉在哪兒?全無蹤跡。入眼的只是無盡的綠色,春末夏初的陽光明亮燦爛,樹葉被陽光一照,碎碎點點,綠得閃光,迷人眼球。一路搜尋,一路解謎。

傳說,這是呂梁山東麓一座神奇的山,亦稱白虎嶺,嶺上白石起伏,有如白虎臥地。這裡,山脈連綿十餘里,據說有一個“大羅神仙”,常在山上吹笛唱歌。又一說,有一個神仙模樣的老者,每日伐木上市,易薪沽酒。古有詩云“萬尋彪嶺鬱嵯峨,中有神仙謫大羅。幾見崗前吹大笛,卻聞巖際發樵歌”。這也即是汾州八景之一的“彪嶺樵歌”。

馬刨神泉便在這白虎嶺下,此時我們亦到達。

現在政府為了保護水源不被汙染,大泉眼冒出的泉水已被引入管中,能看見的只是小泉眼冒出的細細的,股股的,或從指頭粗細,或從酒盅口大小,錯錯落落,一簇簇,一串串,爭先恐後的冒出來,亮晶晶的,煞是美妙。眼晴在此,而思緒已然穿越。

彷彿看見賀魯將軍帶兵入此,連日來士兵乾渴難忍,人困馬乏,將軍煩躁之際,走馬深山,尋覓水源,怎奈白虎嶺下山峰重疊,獨無河流。正當仰天長嘆之際,馬蹄踏處,一股泉水湧出,瞬間便流成一泓清泉,且汨汨不斷,溢滿池中,隊伍始救,而泉水自此日夜湧出匯而成河,順谷奔流,浩浩蕩蕩匯入汾河,峽谷中河遂稱峪道河。

而此時,眼中的峪道已不見河,唯見泉水在管中靜靜地流,也就無從想象傳說中的它曾為朝廷運送過數以萬計的珍楠巨梓。當年,它洶湧澎湃,珍木順水漂流。而就在大宋宣和元年(1119)夏五月,卻因天氣乾旱,川流涸竭,伐木運不出去。負責河東(山西)水務的官員焦急萬分,便責令汾陽知軍周煒限期而運。知軍驚恐萬分之餘,只得按父提議,到賀魯廟祈求神靈幫助。“奉祝”之辭還沒念完,即刻大雨傾盆,一川澎湃,勢若千軍萬馬,木料悉數運出。如此稱奇,周公便請旨皇帝親筆賜字“永澤”,封賀魯將軍為潤濟侯,並於崇寧年間,整修廟宇,成為汾州一大寺院。

自此,永澤廟伴潤濟候,護佑神泉長流不息。

它流經了峪道,也流經了漫長的歲月。可它流到今天卻已沒有了當年“流出短牆才一尺,便驚雪浪憾山前”的氣勢。如今它只在管道里默默地,執著地流。汾酒制酒水用它,得以釀出享譽國際的佳釀。居民飲水用它,各行各業凡需用優質水源的,都用它。它早已不能澎湃千里,順河漂木,更不能如當年一樣澆灌它流經沿線十三村莊的千頃良田。它應該是無力負荷,疲於應付了吧!可或許賀魯將軍的馬兒回想起它踏出的這眼泉,曾經在十年九旱的汾州大地,成了峪道河流域農家的生命之泉,仍會深感自豪吧!

站在神泉畔,四顧蔥蘢,不由不問,到底是這山間青翠孕育了這眼泉?還是這眼泉滋養了它的天靈地秀?我想,神泉總歸是神的吧!依著它,這裡的山更綺麗雄偉,樹更鬱鬱蔥蔥,而在這裡生活過的人更被它注入了靈性,要不馬烽怎會創作出《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那樣的經典?就連世界名貴的虹鱒魚,也在這裡暢遊生歡。

是的,神泉滋養了這一方山水,一方人,有水就有綠色,而這綠色會永久地安慰著我們,因它總是讓人充滿希望。萬物有壽,向來情往以贈,如果不善保護,一味索取,神泉終也有不神的一天。

今天,我連同自然界的大小生命,靜靜聆聽著泉水的伴奏,如同一起彈撥一隻琴絃,感覺妙不可言!

一眼泉,一個傳說,滋生了一種城市文化;這種文化會讓一方土地、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變得如此深厚!而我更相信,它還有一種矯正人心的更為深遠的力量潛藏其間,它讓我們去探訪,去搜尋,去感覺,去依靠。

一遍遍吟誦著廟門的一幅楹聯“馬刨神泉清溪秀,益水佳景鑑汾州”,再次感覺意蘊深遠!

馬刨神泉,初次探訪,許你眼前生機盎然,祈你未來生生不息!

更多人在讀

上一篇:虎牙功夫嘉年華又雙來了,這次的活動嘉賓陣容可謂更上一層樓了
下一篇:【cs: go】第五人格亂鬥賽第三日:gigi意外成倒黴蛋,排名不如五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