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賞畫Ⅰ唐代十大絕世名作 古唐盛世 萬國來朝

1.《步輦圖》

▲唐 閻立本《步輦圖》

縱38。5釐米 橫129。6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畫幅描繪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宮內接見松贊干布派來的吐蕃使臣祿東讚的情景。李世民端坐在由六名宮女抬著的坐榻(又稱步輦,圖畫即以此為名)上,另有三個宮女分別在前後掌扇和持華蓋。

2.《千巖萬壑卷》

▲唐 王維《千巖萬壑卷》

縱31。5釐米 橫705。9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自跋:昔年曾拈此題,繪為小幅,未盡其致。今歲居輞川與裴子商確,敷為長卷。少足以當吾心耳。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太原王維制。

3.《洛陽樓圖》

▲唐 李昭道《洛陽樓圖》

縱37。5釐米 橫39。7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為中軸對稱建築群組合,樓閣互動,精整有序。主殿為二層重簷歇山頂,四周有平坐圍廊,屋頂前低後高錯落,用勾連搭的做法。(將三座房屋沿進深方向連線起來,中間不做隔牆,屋頂各自分開,擴大室內使用空間。)下設臺基,最前方月臺兩側有踏道上下。

4.《仙山樓閣圖》

▲唐 李思訓《仙山樓閣圖》

李思訓工書,善丹青,書畫稱一時之絕。他擅畫山水、樓閣、花木及走獸等,世稱“李將軍山水”。其山水樹石,師法隋代展子虔,並加以發展,形成筆格遒勁,金碧輝映,意境奇偉,用筆遒勁,具有裝飾意味的“青綠山水”與“金碧山水”的風格,時人有“國朝山水第一”之評。

5.《豐稔圖》

▲唐 韓滉《豐稔圖》

縱48。7釐米 橫51。5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此幅繪秋收情景,將豐收的盛況用耕牛的肥碩和牧童的歡樂來體現。此幅牛與牧童的描繪,還有與畫幅聯絡不緊密的秋樹,都具唐人畫風,唯石堆的皴染已是宋人習慣,此幅或是宋代的一幅摹唐人畫。

6.《牛圖》

▲唐 戴嵩《牛圖》

縱56。1釐米 橫32。2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幅繪騎牛牧童,吹笛樹陰下。用筆減逸,無唐人風氣,或是元人所作。

7.《秋實山禽圖》

▲唐 邊鸞《秋實山禽圖》

縱26。9釐米 橫27。4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繪一八哥昂首立於青果樹枝上,畫做重彩,色不掩墨,果樹作折枝,葉子勾勒用筆多變,八哥刻畫描繪如生,託名唐代邊鸞,實是明代畫格。

8.《溪山雪霽圖》

▲唐 楊升《溪山雪霽圖》

縱118。9釐米 橫60。3釐米 耶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此圖勾勒出了一幅風雪夜歸風景,孤寒清冷又滿含溫情,令人回味無窮——暮色降臨,茫茫蒼山籠罩在霧靄之中,簡陋的茅草屋在寒風肆虐下顯得更加孤寂貧寒。白屋外有人歸來,柴門處傳來一陣陣狗叫聲,原來是晚歸的人冒著風雪回到家門,一下子讓畫面有了溫暖的動態。

9.《調嬰圖》

▲唐 周昉《調嬰圖》

縱29。5釐米 橫142。9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貴族仕女,頭梳高髻、身著長裙、肩披羅帔,是唐代女性的典型裝束。人物或攜琴、撥箜篌、吹笛、調琵琶、彈奏古箏,雍容自若。一側乳母懷中嬰兒,神情似乎與樂音相呼應,形成閒適優雅的畫面。

10.《萬松秋林圖》

▲唐 張璪《萬松秋林圖》

縱43釐米 橫200釐米

張璪約活躍於8世紀後期,擅長文學,善畫山水松石,尤以畫松為人所稱道。擅水墨山水,尤精鬆石,傳說他能雙手分別執筆畫松,“一為生枝,一為枯枝,氣傲煙霞,勢凌風雲,槎枒之形,鱗皴之狀,隨意縱橫,應手間出。生枝則潤含春澤,枯枝則慘同秋色”,有雙管齊下之譽,可見張璪的高超技藝。

上一篇:「詩詞」追念錢超塵先生
下一篇:衛生巾與衛生棉條哪個更好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