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醫用藥品集採,耗材競價,誰來保證品質療效?

首先,為國家藥品集採,耗材競價點贊,喝彩!

然而,發現了臨床上的品質差別太大,不知是醫院換了品牌,還是商家玩弄社會?或許是醫生記憶錯亂?

集採、競價完成了,監管是否到位呢?

普外有個朋友說,既往腹股溝疝手術醫用補片,380元一張,面積大,結實,耐用,裁剪方便,臨床效果滿意。後來變成80元一張,變小了,變薄了,不敢輕易裁剪,有部分病人出現術後反應,不得不再手術拆除,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平添了醫生的煩惱。不知道要多費幾多口舌跟病人解釋,賠著加倍的小心給病人換藥,心裡不是滋味!現在不得不迴歸到原始修補術,放棄補片,病人術後感覺差點,但是醫生省心。

藥品和耗材集採競價,肯定是有嚴格的程式和制度,相信不會有錯。但是,在落實到臨床上,療效和品質如何,是否監管到位呢?

比如,藥品集採了,價格降到了近乎無利潤,商家去庫存後,就不生產了。醫院裡沒貨,市場上都去買未集採的同類藥,價格高,病人自費,還是多出錢。

骨科內固定器材,集採後,供應商也沒有了原有的熱情,要麼就是退出了。還在做的,要麼是配件工具不全,要麼就是沒有器械師跟臺。

是不是集採

的價格脫離了商業的規律,沒有了利潤空間?也或是沒有照顧到醫療產品,前期研發的特殊性,投資沒有回報?

會不會影響到商家,對醫藥研發的投資熱情?會不會阻礙了醫學事業的發展和提高?

相信,國家層面肯定是有政策考量的。但願大家的擔心,是多餘的。這是杞人憂天最好!(歡迎評論,關注點贊)

上一篇:俗話說“不怕有蛇進宅院,就怕大樹房前站”啥意思?有道理嗎
下一篇:城與牆(九十四)邢臺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