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

專案標籤

設計公司:

三文建築/何崴工作室

位置:

中國

型別:

建築

材料:

石材 木材 玻璃

標籤:

婺源 改造 江西

分類:

中國鄉建 休閒娛樂 商業建築 民宿

緣起

留耕堂航拍

虹關村總體鳥瞰

專案位於江西省婺源縣虹關村。婺源屬於古徽州的範圍,虹關村位於婺源縣城關北去50公里,是明清時代享譽全國的制墨聖地,有“世間煙墨七分出徽州,徽州煙墨七分出虹關”之說。虹關村詹氏家族就是虹關古煙墨的代表:正是詹元秀(1627-1703)改良了原有工藝,使虹關煙墨成為文人墨客的鐘愛之品,如今在故宮博物院裡就可以看到虹關詹氏墨品。

留耕堂與村民廣場及大樟樹區位的關係

留耕堂位於虹關村村口,是清末制墨大師詹成圭的第三個孫子詹國涵的宅第。建築面對村口1600年的大樟樹,及近年來修建的村民活動廣場,是當地少有的帶院落的宅子。特殊的區位和開敞的院落使留耕堂從古村密集的肌理中“遊離”出來,這也是業主長租並修復改造其為民宿的原因之一。留耕堂原有空間結構,由東至西分為三個部分:正堂、客館、廚房。正堂年代最為久遠,為單天井三合院,二層,入戶門位於建築東南角,隱於小巷之間,是往日主人一家的居住生活空間。中部客館為雙天井四合院式佈局,大部分建築為二層,由兩個獨立的居住空間構成,供舊時客人及下人居住。廚房為三層木構空間,一層為廚房,二三層用於堆放雜物農具。建築三個部分既可獨立使用,又可相互連通。建築與院落透過客館南側小門連線,院內有一棵桂樹,一棵棗樹,一小片竹林。

新建築具有逐級抬高的階梯型屋頂

留耕堂院落空間中的新舊建築關係

業主在租用留耕堂時,留耕堂客館後部已經因大火基本損毀,僅剩四面牆體及空地。業主首先召集了當地工匠,採用修舊如舊的方式,對客館後部及廚房部分按照傳統建築工藝進行了修復,值得提起的是此次修復行為是虹關村近幾十年來第一座按照傳統工藝修建的房子,而修建的過程被完整地記錄了下來,成為了當地非遺研究的重要資料。

1:留耕堂場地原貌 2:以傳統工藝架屋架 3:木匠在現場指揮 4:上樑儀式

空間梳理與物理升級

設計團隊介入時,建築修繕工作已接近完成,建築空間格局已經基本確定。根據新的使用功能——民宿,設計團隊首先對流線進行了梳理:精簡了建築原有重複的樓梯,將二層三個獨立的區域貫通,形成連續的交通流線。然後,將公共服務空間和住宿空間進行了分割槽。民宿的空間功能需要兼顧住宿和公共空間的生活體驗,動靜得體,私密與公共區域有機共處。

首層平面圖

設計將正堂及客館部分的二三層定義為客房,共計13間。一層及原先廚房部分作為公共服務及配套餐飲空間,設有書房、琴房、畫室、棋室、茶室、餐飲等功能性空間。院落被重新梳理,保留具有空間屬性的桂樹和棗樹,在東南部增加一咖啡廳,既滿足了住客的日常需求,同時也可以對外接待虹關村的旅遊人群。

剖面圖

建築舒適度地提升對本專案至關重要。由於建築未來的功能是民宿,老建築無法滿足新功能所需的隔音、保溫、衛生間給排水等要求。在儘量不破壞建築傳統風貌和格局的前提下,改造設計增設了上下對位的衛生間,對現有木板隔牆進行增厚,並填充了保溫隔音材料,同時增設了電地暖和空調及24小時熱水,保證了舒適度。

院落入口

正堂——懷揣敬畏的創新

客館中庭和一層走廊

客館中庭和一層走廊

正堂是建築原本最重要的公共空間,它往往起到點題的作用,是顯示主人理想和品味的重要載體,在徽州古宅中具有獨特的精神核心作用。新正堂的公共作用被進一步強化,並結合空間新的功能和風格,重新定義留耕堂新老“主人”的情懷。

正堂匾額和木雕門窗

正堂空間原有的佈局被讀書空間替換

正堂東西兩側原為居住空間,一個改為畫室,一個改為茶室。設計團隊在天井中設計了一個鏡面水池,水池上業主邀請當地藝術家以鋼板為原料創作以山水為意向的裝置,成為正堂的對景。天井西南側附屬空間安放了琴案,可以撫琴,東南側仍舊保留建築原始入口。

正堂東南角放置琴案

正堂對景及山水意向的藝術裝置

餐廳——實用與氣氛並重

餐廳分為三層,一樓為休閒區和2至4人小桌,二樓設兩個大圓桌,滿足多人用餐需求,三層為茶室空間。在滿足客人就餐需求的同時,建築師和業主還希望給予空間一定的休閒和文化氛圍。

餐廳一層的手工壁爐為空間增加了農家的氣氛

在一樓,一個手工壁爐被置入到空間中,略顯粗獷的風格給室內平添了農家的氣氛。

插畫師文娜創作的《墨神圖》

二層設定了一間小棋室。透過大玻璃窗,棋室與客館的天井可以互看。

棋室空間中隱藏的“一輪滿月”

三樓由原來建築雜物間和屋頂平臺擴建而成,可以很好地瞭望村口大樹、溪流和稻田,具有很好的視野。

餐廳三層茶室具有良好的觀景視野

客館——創造現代恬淡生活

客館與正堂平行,兩進,南面一進是一個獨立的空間。改造後這裡被設計為一個家庭套間,有自己的天井和獨立的樓梯。北面一進,南低北高,四合,東側有小門與正堂一跨相連,西側連線餐廳,南側兩層,北房三層。

家庭套房獨立的天井和樓梯

天井是空間的核心,也是此處唯一“透氣”的地方。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客館天井中的“魚躍龍門”主題裝置

客館北側的三層是留耕堂民宿中最大,也最奢侈的客房。它獨佔一層,南側的大玻璃可以把陽光很好地引入房間。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透過三樓客房窗戶可眺望遠處的風景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正堂二層客房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客館三樓大客房

院落——新建築創造新場域

由於虹關村未來巨大的旅遊潛力,業主希望利用院落增設一個對外服務的空間,平時作為咖啡廳使用,兼作小型會議和教室功能。對此,建築師一方面認為是很必要的,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建築過於突出。因為,太突出的新建築勢必會影響留耕堂老宅的主體地位。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新建築沒有采用傳統的風格,更像是一個無風格的幾何體

最終,咖啡廳選址在院落的東南角,以東、南院牆為邊,以場地現存桂樹為心,劃出一道弧形邊線。新建築沒有采用傳統的風格,它更像是一個無風格的幾何體。為了不“佔用”戶外空間,建築師希望將新建築的屋頂也利用起來。一個逐級抬高的階梯型屋頂建築被設計出來,下部空間作為咖啡及多功能廳,上部為屋頂平臺,成為戶外就餐、活動的場所。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軸測圖

上下兩個空間透過一個優雅平緩的階梯連線,既強化了新建築的特徵,突出了老宅主體性,又為本身平淡的庭院提供了豎向維度上的豐富體驗。階梯下部較低矮的區域,利用竹子創造了“竹林”的意象,迴應了場地中原有的竹林,也為兒童提供了遊戲空間。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新建築屋頂平臺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階梯創造了“竹林”的意象,也為兒童提供了遊戲空間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新建築為庭院提供了豎向上的豐富體驗

新建築的屋頂外飾面採用木板,修復老建築時候遺留的舊木料經過打磨加工後,被重新使用,建築師希望新建築可以具有可持續思維。新建築四面均是玻璃幕牆,保持輕透的同時,最大可能地引入陽光。內部空間樸素,傢俱均是可移動,使空間可以靈活佈置。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新建築的玻璃立面與村落環境產生對比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老建築是院落的主背景,而新建築作為前景,適度分割了院落和村口廣場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新建築室內外關係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新建築內傢俱均可以移動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老建築斑駁的牆面成為新建築的空間背景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庭院中新舊建築的關係

配合新建築,院落的景觀也做了設計。平靜而不刻意,是院落景觀的總體思路。桂樹和棗樹被保留,成為院落中的制高點和中心,鋪裝採用徽州當地石板,引入村內明渠在院內形成小水系。老建築是院落的主背景,而新建築作為前景,適度分割了院落和村口廣場,同時以一種環抱的姿態,凸顯了桂樹和老建築立面的重要性,使庭院空間更加立體。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老宅門外的新建築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桂花樹下的院落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從新建築入口看向舊建築門頭

結語

留耕堂的改造從設計到建成經歷了三年的時間,其間由於各種原因,設計幾易其稿,方案也從最初的刺激演變到最後的溫婉。無所謂對錯,但漫長的過程也的確引發了建築師對此類專案的思考。在鄉村做建築,特別是在有歷史的鄉村做建築,需要面對眾多的命題。在留耕堂,如何平衡功能與氣氛,當代與傳統,文化與商業……等等一系列矛盾,是建築師也是業主需要面對的。但,我們一直堅信,氣氛也是一種功能,傳統在當時也是“現代”。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建築與遠山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建築與村落的環境關係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總平面圖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首層平面圖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二層平面圖

案例分享|婺源虹關村留耕堂——百年徽州老宅的新生,江西

三層平面圖

專案名稱:婺源虹關村留耕堂修復與改造

地點:江西省婺源縣虹關村

業主:婺源縣尚逸軒度假有限公司

建築、室內、景觀設計:三文建築

主持建築師:何崴、陳龍

設計團隊:趙卓然、曹詩晴、吳前鋮(實習)、葉玉欣(實習)、高俊峰(實習)

照明概念方案:張昕、趙曉波、周宣宇

專案顧問:吳志軒

設計時間:2017年4月-12月

建成時間:2019年12月

場地面積:800平方米

建築面積:450平方米

攝影:方立明

上一篇:星期一問一句早安,只願你的笑容永遠燦爛,生活永遠幸福
下一篇:建築分類和耐火等級檢查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