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如果銀行不再拉存款,會是什麼樣子?

行業內有句話說:

一人在銀行,全家來幫忙

。說的就是銀行拉存款的“奇葩”現象。

但是如果有一天,銀行突然不再需要拉存款了,會是什麼樣子呢?

第一:服務質量急速下降。

銀行如果不把存款作為核心業務來抓,對於很多大型銀行來說,那絕對是一件“輕鬆”的好事,因為員工不再需要考核存款指標了,客戶也不需要經常被營銷存款,尤其是在月底、季末等節點不再會被銀行“騷擾”了。

但是這樣也會帶來副作用:銀行的服務質量勢必會下降。根據銀行業協會的資料,全國共有銀行網點數量

22萬多個

,如果每個銀行之間不再相互競爭,那麼銀行將逐漸撕掉“服務的面紗”,服務質量也會下降。

第二:銀行貸款投放成為問題。

銀行是經營存款和貸款的企業,其本質上是透過以較低成本吸收存款,再透過較高成本發放貸款,來賺取收益。

而銀行貸款額度的多少,是和銀行吸收存款的多少直接相關的。比如某銀行存款是1億元,那麼按照存貸比考核指標,一般情況下銀行可以發放貸款0。6億元左右。

所以如果銀行不再“拼命”拉存款了,那麼銀行的存款可能會流失,導致的直接影響就是貸款額度也會減少,貸款減少了賺錢能力也就下降了,形成惡性迴圈。

第三:銀行員工工資下降。

2020年,社科院曾經發布一篇調研報告稱:

銀行員工的工資應該下降50%以上

報告引起了銀行員工的廣泛討論,行長認為,銀行如果不拉存款,那麼過不了多久,銀行員工的收入還真的有可能會下降50%以上。

一方面是因為銀行存款的流失,會造成貸款投放減少,從而銀行賺錢能力下降。

另一方面是由於銀行多數考核辦法都和存款有關,如果存款流失了,工資自然下降。

看到這,大家是不是認為銀行不可能不拉存款了吧?但是實際上監管部門已經出臺了相關規定:銀行機構不能設定存款時點考核指標。

如2021年3月26日,銀保監會網站釋出了

《商業銀行負債質量管理辦法》

,其中指出“商業銀行不得設定以存款

時點規模、市場份額、排名或同業比較

為要求的考評指標。分支機構不得層層加碼提高考評標準及相關指標要求,防範過度追求業務擴張和短期利潤。

而現實情況則是相反,雖然監管有要求,但是銀行工作人員還是在關鍵的月底衝刺存款任務,實在是令人費解,甚至感覺“無奈”。

總之,從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後,銀行的商業屬性越來越強,銀行早已經不是以往那個躺著都能賺錢的行業了,除了國有銀行之外,其他銀行都必須面對經營風險,如倒閉、合併、撤併等。而對於儲戶而言,辦理銀行業務首先要看中的是一家銀行的經營水平,優先考慮風險,再考慮收益。

上一篇:維珍銀河白騎士二號(WhiteKnightTwo)
下一篇:大山裡的“假荔枝”,根部才是寶貝,用來煲湯是一絕,常被人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