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在山西平定,端午節叫"五月單五",跟屈原沒關係,只為好好活著

端午節來了,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民俗內涵最豐富的節日之一。

作為千年歷史的端午節,其影響範圍極其廣闊。由於自然風土與人文環境有所差異,各地在具體習俗上各有側重,甚至不同。

端午粽子

就我的家鄉山西省平定縣來說,鄉人自始至終,堅守著“避瘟保健、追念先賢”這一歲時節日最原始的初衷,更多地是從家庭人倫的角度,來詮釋關愛生命、激揚精神、眷念家國的這一節日主題。

鄉人認為,活著比什麼都要緊

古人的生活條件和生存環境,比今人要艱難很多。

據相關資料,古人平均壽命不是很長,一般人40歲以後即謂“晚途”。

蘇軾38歲時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自稱:“老夫聊發少年狂”。

杜甫46歲時在《羌村三首》詩中寫道:“晚歲迫偷生”。

端午節“艾虎”

在古代,由於生活和醫療條件差,因病死亡的現象較為常見。尤其在農曆五月,進入炎夏之後,早夭的嬰兒非常多。

民間素來有“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的諺語,端午節處在仲夏時節,夏季天氣燥熱,病菌活躍,人就容易生病,各種瘟疫也易流行,再加上蛇蟲甦醒,活動頻繁,尤其過去的小孩子,每天赤裸著身體爬在地下玩耍,難免被毒蟲咬傷。

兒童與“艾虎”

古人講究陰陽五行,五月是一個陰陽大轉換的時間,而五月五日,又是這個大轉換的開始,在這樣一個陰陽大轉換的時節,人們從生理和心理都強烈地感受了到來自外在的威脅。

所以,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就將五月稱之為“惡月”,五日是毒日、惡日,認為這一天非常不吉利,是疾病最容易上身的日子,必須採取種種措施,以驅邪除毒、消災避害,使人們好好地活著。

鄉人是如何過端午的

關於“端午節”,1992年版《平定縣誌》是這樣描述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俗稱‘五月端五’。是日,民間吃粽子,飲雄黃酒,插艾葉、柏枝於門側,剪‘公雞噙五毒’之圖貼於門窗,或貼‘艾虎’於門上;更有用硃砂寫咒於窗者,多是‘百病不生’ ‘艾葉呈樣’等吉語;三歲前兒童還要在前額上寫福字,左右胳膊上寫‘長命富貴’ ‘金玉滿堂’”,俗稱‘號老倭瓜’。從這天起,兒童於當月要佩香包、香囊,戴‘百索長命縷’,取避邪驅瘟之吉利。婦女戴石榴花、桃頂、艾葉的習俗也興於城鄉,以寓吉祥幸福。“

山西平定娘子關

由此可見,端午節這天,最要緊的是吃粽子,但是鄉人食粽,從古到今都與屈原無關,而是用來祭祀祖先的。

據西晉周處《風土記》說:”仲夏端午,烹鶩角黍。俗以菰葉裹黍米煮熟,謂之角黍,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曰‘角黍’。“

此外,東晉範汪《祠制》中還有”仲夏薦角黍“的記載,其中的”薦“指進獻祭品。

黍,即黃米,是我國北方地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在上古時代就是先民用以祭祀祖先和社神的祭品。

端午粽子

因此,鄉人端午節吃粽子,就是為了祈求老天爺和老祖宗保佑平安健康。

對於孩子們來說,除了吃粽子,對端午節記憶最深的,莫過於佩戴五彩繩和避毒香囊

五彩繩,即百索長命縷,用五色線編成,有的戴在手腕,有的戴在腳腕上,還有的戴在脖子上。

端午節孩子佩戴的五彩繩

避毒香囊,裡邊裝的都是家裡能找到、味道濃重的五樣東西,一般為辣椒、花椒、荊芥穗、大料、柏葉等,用五色布頭包起來,縫製成粽子的形狀,外邊繡上”公雞噙五毒“圖案,然後綴在衣服上面。

端午節避毒香囊

這與飲雄黃酒、貼艾虎、插艾葉等習俗一樣,都是人們為了祛除現實的健康危險和消解對死亡的精神恐懼,而創造出來用以紓解身心的節俗保健活動,看似迷信,卻又有益身心健康,體現了古人巫術與科學、迷信與理性的交織,是先民自覺經驗的累積,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五月單五也是女兒節

在家鄉,端午節通常被稱之為”五月單五“。

清朝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這樣解釋:”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

端午節點雄黃酒

據康熙《山西通志》卷二十六引《元平定州志》:”郡小民淳,俗重端午。“

鄉人之所以特別重視這個節日,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這一天可以見到出嫁的女兒。

在古代,出嫁的女兒,若沒有正當理由是不能回孃家的,而端午節恰好給了女兒們一個歸寧省親的好機會。

聚合家庭情感,強化家庭血緣倫理意識,是中國傳統節日的要素之一,端午節自不例外。

這一天,人們往往帶著一些節日禮品,特別是粽子,走親串友,互致節日祝福。

回孃家

而那些年輕婦女,頭戴石榴花,手持艾葉,胳膊上擓著盛滿粽子的笸籃,帶著年幼的孩子興高采烈地回孃家,稱之為”躲端午“。

山西平定,歷來是講究禮儀傳統的文化之鄉。出嫁的女兒歸寧省親,女婿隨之上門饋節,兩個家庭在這個節日中的情感交流,使姻親間的人倫關係得以進一步加強。

包粽子

今天的端午節,鄉人已經把最初的”驅毒辟邪、消災避疫“這一原始主題,與幾千年來形成的貴人倫、重親情的禮教文化並聯起來,並根深蒂固於這片熱土中。鄉人在與祖先的對話當中,講述著家國故事,抒發著家國情懷,把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不斷延續更新。(張文平)

上一篇:重慶首次發現“吃蟲”植物!可家養,但是……
下一篇:【陝西傳媒網】十美原創·政治與風水張李孟:政治與風水的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