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一名編輯轉行銅爐手藝人用十年匠心,將自己的銅爐送進臺北故宮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這是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醉花陰》中的一句詩,意思是,薄霧瀰漫,雲層濃密,日子過得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嫋。

青煙餘繞,給了李清照創作的靈感,也寄託了她的萬千思緒。

而李清照不是唯一,古代文人雅士,名媛香閨中,大多擺放有精緻銅香爐,撫琴、品茗、讀書時一縷青煙在伴,裊繞閒情……

而現代生活中,依然有一小部分人,熱愛著銅香爐文化,在這種文化中,汲取著生活的智慧和美感。

顧建剛就是其中之一。

01

顧建剛是銅爐品牌“吉金堂”的創始人。因為痴迷銅香爐,他從雜誌編輯,轉行學習如何制銅爐,設計銅爐,研究銅爐文化。

其中,宣德爐就是不能錯過的經典之一。

宣德爐最早是指明宣德三年宣德皇帝參與設計與監造的銅香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也是中國銅香爐煉造史上的一座高峰。

宣德爐為人們喜愛,多半因為其形色兼具。

在造型上,即便是放在數百年之後的今天,還是能夠被它簡約大氣的造型所打動,能夠超越時代器型,怎能叫人不感嘆。

在色彩上,明末文學家冒闢疆認為:宣爐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奇光,正如好女子肌膚柔膩可掐。熱火久,燦爛善變,久不著火即納之汙泥中拭去如故。

顧建剛與銅爐的結緣,就是從對宣德爐“多看了那一眼”開始。

“當時在朋友家看到,宣德爐簡約不簡單的造型,還有那種氣場一下子就吸引到了我。”

02

從“一見鍾情”,到翻閱相關資料,尋找業內專家,再到辭職轉行專心做一門銅香爐手藝人,顧建剛準備了近六年。

焦慮和忙碌,是顧建剛曾經的生活常態,這對於喜歡養花種草,熱愛廚藝的他來說,生活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種解讀方式。

大學的時候他學習漢語言文學,曾經也在古人的文學作品和詩詞中,見過銅香爐的身影。而以銅爐手藝人的身份,再次翻閱這些文稿和詩詞的時候,顧建剛有了更多全新的感受。

曾經讀李清照的《醉花陰》,顧建剛或許只看到詩人的相思,而今,他又在這重心緒之上,看到了那時候文人雅士點香品茗的生活方式,甚至還能在那些若隱若現的文字間,找到關於銅香爐更多的秘密。

在吉金堂工作室,兩排博古架上陳設著造型各異的銅爐,這都是顧建剛的寶貝,其中大半都是他入行十餘年來的作品,還有一些他的收藏。不同朝代銅爐,有不同的造型,不同的審美,不同的工藝,也藏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顧建剛設計打造的銅香爐,有些來自於一些經典的宣德爐器型,有些則是他在古籍中尋找之後的復刻,有些是顧建剛的站在經典之上的再創作,有些則是他根據時代審美的全新創作。

“每個時代的工藝和生活方式都會不太一樣,所以我們會在一些經典香爐中做一些改變,讓人們的體驗更好。”

03

顧建剛的得意之作“香鴨燻爐”,就是在傳統之上的改良。

鴨形燻爐自漢代發明以來一直沿用到明清,是獸形香爐中的經典器形之一。在李清照的詞中,也曾寫到過“玉鴨燻爐閒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

但儘管如此,顧建剛也覺得,不夠完美。

傳統造型的鴨形燻爐通常雙腿直立,身體上下兩部分平剖開來以便盛放香料,進氣孔安設在鴨子尾部或胸口處。

而顧建剛重新設計的鴨形燻爐造型則更為生動活潑,鴨子單腿獨立,身體微微傾斜,眼神一改傳統的高冷狀態,還有點萌。

最為精巧的是,整個翅膀化作燻爐蓋,避免了腹部橫向剖開的呆板樣式,進氣孔則隱藏在翅膀交錯的飛羽之下。

全新的“香鴨燻爐”造型,兼顧了功能、審美和趣味性。

十年累積,吉金堂漸漸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和喜愛。

2016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新館開幕,其中一個明代茶室的場景陳列展,需要銅爐的展品,臺北故宮博物院顧問廖寶秀,慕名來到蘇州,一眼就挑中了一件吉金堂“沖天耳爐”。

隨後,作品又應邀參加“博鰲亞洲論壇”中國藝術品館展出。

與此同時,還獲得了工藝美術百花獎銀獎、中國館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金獎等等。

青煙屢屢,飄逸寧靜。每朝每代,總有宣德爐的入世出世,但或許對於顧建剛而言,銅爐帶給他的,除了生計,更是他對傳統文化的追尋,對現代生活的探索。

上一篇:這才是設計師的家,力求突破色彩的邊界
下一篇:一不小心,從飲之奇境穿越至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