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河南博物院藏唐代銀器賞析

摘自:xlz66

唐代金銀器因其數量多、品種精、造型優美、紋飾富麗而成為我國古代藝術寶庫中絢麗的瑰寶。在河南博物院金銀器類藏品中,有很多工藝製作精緻、紋飾華麗富貴者。筆者現將幾件唐代銀器略作介紹,以饗讀者。

1.桃形花結八瓣高腳銀盃(彩版四:1)

口徑5。9釐米,底徑3。1釐米,高3。5釐米,重57。5克,河南省宜陽縣出土。通體錘擊成型,口沿外侈,淺腹,高柄,喇叭形圈足。器身與圈足均由八瓣花組成,鏨刻以珍珠紋為地的桃形花結及纏枝蓮花,杯內無紋飾。

該銀盃同西安市沙坡村出土的銀盃①在造型和紋飾上基本相同,當為武則天至玄宗時期(684~ 755年)的器物。這一時期的金銀器淘汰了前一時期常用的等分裝飾面的手法,即不再有以十二或十四瓣劃分裝飾面的器物。製作工藝逐漸簡易,採用了六、八等分。杯上的紋飾寓意連生貴子、多子多福、多福多壽等。

2.提樑銀罐(圖一)

口徑8釐米,高9。7釐米,1991年伊川縣鴉嶺鄉杜溝村唐齊國太夫人墓出土。錘擊、焊接成型。斂口,鼓腹,圜底,最大直徑在下腹。雙耳鉚接於口沿外側,與提粱相勾連,梁首作S形。通體由兩片銀片焊接而成,腹部有明顯接縫,並用銀鉚釘鉚接。鉚釘作六瓣花形,共30枚。拼接處鉚釘22枚。上腹鉚釘兩豎行,每行3枚。豎行鉚釘右側各有一條刻槽,縫隙以仿銀片焊接。雙耳用2枚鉚釘固定。

3.提樑帶蓋銀鍋(圖二)

蓋徑18。9~19。2釐米,蓋高6釐米,口徑21。5~21。8釐米,通高14釐米,1991年伊川縣鴉嶺鄉杜溝村唐齊國太夫人墓出土。錘擊焊接成型,通體光滑。敞口,寬折沿,腹微鼓,圜底,略平。雙耳立於折沿上,與提樑勾連。一耳為銀絲,一耳為銀片,提樑為扁銀片製成呈S形。蓋周圍高隆,中部平坦,蓋中心鉚有寶珠形鈕。

提樑銀罐和提樑帶蓋銀鍋這兩件銀器於1991年伊川縣鴉嶺鄉杜溝村唐齊國太夫人墓出土。“墓主人是齊國太夫人濮陽吳氏,是唐成德軍節度使王承宗之母,王士真之妻,按志文生於公元763年,卒於824年”②。根據其鑄造工藝及其特徵,應為唐肅宗至憲宗時期(756~820年)的銀器。這一時期的銀器較之前期,無論是在形制上還是在數量上都超過了前期。銀罐的工藝採用錘揲、焊、鉚等技法,其鉚釘做成造型優美的小花形狀,簡潔自然,特徵鮮明,裝飾性強。上腹部鉚釘兩行,並在其右側各有一條刻槽,起到了對稱與呼應的作用。弧形的罐底與腹部有一週花鉚釘,增加了裝飾的節奏、韻律,從而使人產生了一種律動感,充分表現了唐代金銀匠們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提樑銀鍋的造型同樣採用了錘揲、焊、鉚等技法,通體素面無紋飾,但寬折沿、S形的提樑與寶珠形鈕,共同達到了裝飾器物的目的。

4.瑞鳥紋銀盒(圖三)

口徑4。7釐米,重49。7克,1984年8月在三門峽地區出土。錘擊成型。圓形,母子口。器身與器蓋紋飾基本相同,為珍珠地纏枝花圖案。盒面中心為一口銜瑞草、展翅飛翔的瑞鳥,盒底中心為一忍冬四出花結。盒口邊沿為纏枝蓮組成的二方連續圖案。

以珍禽為紋飾,在武則天至玄宗時期( 684~755年)較為常見,且種類繁多,千姿百態。鳥銜瑞草,即寓意長生不老,延年益壽。《海內十洲記》中說:“祖洲,近在東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萬裡,上有不死之草,草形似瓜苗。……昔秦始皇大宛中多枉死者,橫道有鳥如烏狀,銜此草復死人面,當時起坐而自活也。”③

5.鎏金鴻雁紋銀盒(彩版四:2)

長5。8釐米,寬4。2釐米,重36克,1985年11月在河南省三門峽地區出土。捶擊成型。大體呈長方形,四角較圓,各角均有一模壓痕。子母口,紋飾鎏金。器蓋鏨刻珍珠紋地纏枝花蔓圖案,中部為兩隻交頸相向飛翔的鴻雁。盒口沿上鏨刻以珍珠紋地為底的相應團花。該銀盒應是唐武則天至玄宗時期(684~755年)的器物。這一時期的禽類圖案多采用成雙成對的形式,且往往呈現出相對飛翔的姿態。鴻雁系知時鳥,是唐代金銀器中常見的珍禽紋樣,《禮記&S226;月令》說:“季秋之月,鴻雁來賓;季冬之月,雁北向。”因其是候鳥,古代多用雁作婚贄,取其候時而行之意。

6.銀盒(圖四)

長5。8釐米,寬3。5釐米,高1。7釐米,重29。5克,1983年12月在洛陽神會和尚身塔塔下基出土④。捶擊成橢圓形盒,子母口,通體無紋飾。

神會是唐代的名僧,號為菏澤大師,系南宗七祖。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五月十三日坐化於荊府開元寺,享年七十五歲,永泰元年(765年)十一月十五日人塔。該銀盒出土於塔身之下,當為神會生前傳道所用。雖無紋飾,但神會墓時代明確,其作為佛教器物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不僅對於同類器物的斷代,而且對於同類器物墓葬的性質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7.柿狀花結蚌形銀盒(圖五)

高5。9釐米,寬6。9釐米,重37。4克。錘擊成蚌形。器身為兩瓣,一側以合頁連線兩扇,兩瓣可開啟自如。兩面紋飾相同。蚌根鏨孔雀紋,蚌身為魚子紋地,鏨刻以柿狀花結組成的團花兩朵,圍以石榴忍冬花結。

8.桃形忍冬花結蚌形銀盒(彩版四:3)

高5。4釐米,寬6。7釐米,重41克。錘擊成蚌形。器身為兩扇,一側在扣合處做出合頁,以環軸連線,兩扇可開啟自如。蚌根鏨魚鱗紋,片端有若干直線條,蚌身為魚子紋地,鏨桃形忍冬花結,兩側為對稱的忍冬纏枝蔓草。盒體兩面紋飾相同。

該造型與水中的蛤、蚌類生物一樣,具有上下兩扇。其特徵與河南省偃師杏園唐代李景由墓和鄭洵墓出土的貝殼形銀盒⑤基本相同。李景由葬於開元二十六年(738年),鄭洵葬於代宗大曆十三年(778年)。以上兩件蚌形銀盒與有明確記年墓的器物基本相同,時代均在唐代晚期。這類仿生形器物造型成為唐代器物中具有的特色種類。器物上使用合頁,是這一時期新出現的工藝⑥。

9.海狸鼠唐草紋銀瓶(彩版四:4)

通高12釐米,口徑2。7釐米,腹徑5釐米,底徑3。1釐米,重56。9克。錘擊成型。侈口,細長頸,圓肩,長鼓腹,圈足。口、頸及圈足無紋飾。肩、腹部飾葡萄卷草紋被上下兩道寬弦紋隔開。腹部鏨刻一隻海狸鼠蹲坐於忍冬葡萄卷草紋之上,有姿態各異的八隻飛禽或立於枝頭或翱翔於空,環繞四周。通體以珍珠紋作地。

該銀瓶與布魯克萊特博物館所藏的海狸鼠唐草紋銀瓶⑦基本相同,應為唐代晚期穆宗至哀帝時期(821—907年)的器物。器物上的紋飾以繁密的卷草和海狸鼠為主紋飾,間飾飛禽。姿態豐腴的海狸鼠與八隻飛禽和諧地處在一個畫面中,顯得極富動感。

10.鏨花魚紋海棠形銀盞(彩版四:5)

口徑10~14。7釐米,底徑5—7。3釐米,高3。5釐米,重122。2克,1985年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第二麵粉廠出土。錘擊成型,花紋平鏨,紋飾塗金。呈海棠形,口微敞,斜腹。盞內兩突稜連線於四角,雙魚環繞蓮蓬戲嬉於盞底,水波紋地。左右兩側對稱,為兩隻鳴雁翱翔飛舞於卷草紋之中,魚子紋地。邊部飾火焰紋。腹外底部焊接一週,應接橢圓形圈足。器外無紋飾。

該銀盞當為唐穆宗至哀帝時期( 821~907年)的銀器,這一時期的金銀器工藝多采用四、五等分及仿生裝飾。該盞製作運用了鏨刻、焊接、鎏金、拋光、模壓等工藝,再現了唐代金銀匠們的高超技藝。從造型裝飾手法看,不僅注重優美的形式,如整體形象簡繁適度,特徵鮮明,裝飾性強等;而且講求吉祥的思想寓意,如雙魚戲嬉蓮蓬於水中,是人丁興旺、子孫繁衍、魚龍變幻等心理狀態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裝飾圖案的形式和內容的和諧統一及工藝裝飾的高度成就。

中國金銀器從唐代起逐漸興盛,到了唐代中後期,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強,金銀器在繼承了中國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大量地吸收外來因素。這使得唐代金銀器無論在製作工藝還是裝飾藝術等方面都更為純熟和完美,呈現出耳目一新的獨特風格。以上所介紹銀器不僅能見證唐朝各個時期的高超的工藝製作水平,更是中西方文化技術交流的見證。

(攝影:牛愛紅)

上一篇:安福路,上海文藝風範最濃的街道之一
下一篇:【許昌故事】東大街:舊時官紳名士的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