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茶,是中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是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時,有西域商隊走出的茶馬古道,有文人墨客的賭書潑茶,有禪宗大師的萬般皆放下,不如吃茶去。

今日,有雅室一隅,香茗一杯,靜坐安然。

茶本清雅事,因而國人在喝茶的同時,也講究一個靜字,是以喝茶的環境尤為重要。

唐代著名茶人陸羽愛茶至極。有名士以陸羽烹茶為題材,用水墨山水畫反映優雅恬靜的環境,遠山近水,有一山岩平緩突出水面,一軒宏敞,茅簷數座,屋內峨冠博帶、倚坐榻上者即為陸羽,前有一童子焙爐烹茶。

《陸羽烹茶圖》(元) 趙原,屬紙本水墨,縱27釐米,橫78釐米,現由中國臺灣省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山中茅屋是誰家?兀坐閒吟到日斜。

俗客不來山鳥散,呼童汲水煮新茶。

與山為伴,與茶交友,此等閒逸樂事,怎不叫紅塵碌碌中的今人豔羨不已。

時移至清代《烹茶洗硯圖》,圖中刻畫的主人公亦置身於蒼松掩映之下的水榭當中,榭中的琴案上擺放著一張瑤琴,旁邊的圖書、茶具、鼎彝、賞瓶一一陳列,井然有序。

院中兩名小童,一個正蹲在水榭下的石階上,小心翼翼地刷洗著一方石硯,幾尾金魚圍攏過來,在水中歡快地遊著;另一個小童正站在火爐邊烹茶,紅泥小火爐上架著一把東坡提樑壺,爐邊還放有一個色彩古雅的茶葉罐,而這時的小童正側頭觀看一隻飛起的仙鶴。

《烹茶洗硯圖》(清) 錢慧安,立軸紙本,縱62。1釐米,橫59。2釐米。上海博物館藏。

恰如,宋朝詩人云:

羨君還似我,居處傍林泉。

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

由此可見,於一方淡雅清逸的中式空間中,配上和敬清寂的茶,俗世喧囂離君亦遠。

與一盞茶相遇,如同遇見一座山嵐的風情,一朵雲霞的美麗;如同聽見一支歌,翻開一本書,都是一種緣定。

古往今來,茶與君子交,今人以茶會客,三五好友對坐傾談,茶香漫漫品人生至理。此刻,一隅雅室,一張好茶臺,不僅靈動了空間,也承載了古而有之的東方禮儀。

茶是感受生命的一種儀式。人們烹水泡茶、讀茶解茶的過程,到處都是參悟。

當代畫家朱新建禪意畫《佛法天真》與《吃茶去》

有一個著名的禪宗公案故事。一位行腳僧問趙州禪師:“什麼是禪?“

禪師反問他:“來過趙州否?

行腳僧說:“未來過。”

禪師一笑說:“吃茶去。”

又有一個行腳僧來請教什麼是禪。趙州禪師還是笑笑說:“來過趙州否?”

行腳僧說:“我曾來過”

禪師一笑,仍舊回答:“吃茶去。”

寺中的弟子甚為不解,就問師父:“為什麼來過趙州的讓他吃茶去,沒來過趙州的也讓他吃茶去?”

趙州禪師對弟子一笑,答案還是“吃茶去”。

吃茶去

”早已成禪宗典故。僅此一句話,勝過萬語千言,茶禪一味在此相通。一切都來自於本心,如果不吃這盞茶,怎麼能夠了解茶的滋味呢?

正如今人沏茶迎客,不止於沏之一字,而是五感皆有。是以,非身在其境,不得其中真味也。

五感者:

一觸,茶桌點滴斑駁;

二視,禪意交織而過;

三嗅,茶香氤氳如春;

四聽,茶湯淅瀝潺潺;

五品,茶先苦而回甘。

茶之道一如修行,茶於沸水中熬煮沉浮,慢慢地舒展,慢慢地氤氳,慢慢地等待,苦中有甘,甜中藏澀,如人生之千萬事悲喜苦辣百味雜陳。

當最終沉靜下來,細品一二,不苛不求,便獲得釋然、超脫,心欣然也。

···

關注我,每天一起探討中式傳統文化之美~

上一篇:南市食品街是天津的“雙城醉月”,是外地人買伴手禮的地方
下一篇:一萬年後,人類在茫茫太空中找到了一架外星人的太空船,從此各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