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在廣東,我勸你最好不要吃辣椒

本文由蓮塘街道社康中心(羅湖醫院集團) 王澤漣 主治醫師原創

我國地大物博,地形複雜,氣候型別多樣,在我國,通常以地理方位和地形特點相結合,分為東、西、南、北、中五方。其中,西、北方地勢較高峻陡峭,東、南和中方相對平緩低窪,這種方法同我國遼闊疆土的形態趨勢基本吻合。我國的地理按照溫度的不同,從南到北,又有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高寒帶等六個溫度帶和高寒的青藏高原區。

地理環境對人體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地理位置、經緯高低、氣候、陽光、空氣、土壤,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同時還是塑造人類,影響人類生理、病理和生命的重要條件。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早就指出:“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早在幾千年前,中國古人就指出了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認為只有天時地利,才能人和。

地理環境的差異造成一些地方病或流行病的發生。但同一種疾病在不同的地區,由於人體體質的差異,表現也不同。以痤瘡病為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佈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對痤瘡的證候分型,分為肺經風熱型、溼熱蘊結型、痰溼凝結型。筆者認為肺經風熱型痤瘡,北方較為多見,而在南方,則多見氣虛血弱型、氣虛血滯型或氣虛溼停型,即為上述分型的後兩種。

在北方,痤瘡多見於生長髮育旺盛的少男少女,症狀是一過性,往往不治而愈;而在南方則多見於30、40歲左右的女性,且多為丘疹、膿皰型痤瘡散見面部,斷斷續續、起起伏伏,大多伴有較深的色素,如不對症長期治療,往往纏綿難愈。這就是地域性疾病的特點。因此要認識疾病的地域性特點,以此來指導中醫藥治療及養生調節。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相差很大。《素問。異法方宜論》雲:“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鹼,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

圖片發自160醫生App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體,其病生於內。

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睦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嗜胕,故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痺。

圖片發自160醫生App

中央者,其地平以溼,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

這是說,國土的中央區域,地勢平坦,水源豐富,物產較其他地區豐富,因此人們的食物品種繁多,生活比較安逸,少於勞動,易發生痿厥、寒熱一類的疾病。可見,豐厚的食物,較少的勞動,生活的安逸,會使人發生氣血澀滯不暢的病症,以及由抗病能力下降引發的寒熱病症。

這些說明由於東、西、南、北、中五方地域不同,地理環境、飲食嗜好、氣候物產各異,人們所患的疾病也各不相同。這些理論對深入認識地域環境與體質的關係、不同的地域環境與疾病的關係、不同地域環境的養生特點等均有積極意義。

我國西北和東北地區,氣候寒冷,空氣乾燥,食物以牛羊肉居多,烹調方式則多為燒、炸、烤,食物氣味濃厚。肉類飲食熱量較高,有助於抵禦寒冷的侵襲,但同時也可能產生燥熱偏盛之症,因此還應常用一些滋陰潤燥之品。

南方氣候炎熱,飲食以魚類、蔬菜居多,烹調方式多為蒸、煮、炒,食物氣味清淡。這類飲食熱量較低,既可適應外界炎熱的天氣,也有益於消化吸收。如地處南方的廣東居民喜食湯水。而且不同於北方的飯後飲湯,是飯前飲湯。飲用的次數也比北方多。

因為炎熱地區面板的毛孔開多閉少,出汗較多,人體水分欠缺。此時飲用多量、質佳的湯水,無疑對健康有益。廣東居民對湯水的煲制時間及內容相當講究,尤其是重視不同的時令,飲用不同的湯水。這都是出於調攝養生的需要。

我國一些地區比較潮溼,如四川、湖南、湖北以及沿海的廣東、福建等。我們發現在氣候寒冷、潮溼的四川和湖南。居民飲食以燥勝溼為主,飲食偏辣,川菜、湘菜以辣而著名;而在氣候炎熱的廣東和福建居民的飲食則以清熱利溼為主,煲湯常用苡米、扁豆、涼茶,更選用許多清熱祛溼藥。

這種飲食習慣,是地域性養生的具體表現。因地制宜則為順。若變換了地域環境,仍保持原來的飲食習慣,就難免會出現偏差。如部分從四川南遷廣東的居民,飲食習慣一時難以改變,仍日以辣送食,日久則面生痤瘡或大便不通。

上述各地飲食風味、飲食習慣,實際是不同地域的居民以飲食為手段調攝人體健康的養生方法,以期與所居住的地域環境達到和諧。因此,認識、研究不同的地域環境、氣候條件與人體體質的關係,認識不同地域環境的飲食特點,宣傳環境與飲食和健康的關係,在養生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基於以上特點,結合現代,我們並要引出另一句諺語“入鄉隨俗”。這裡意指:現在交通發達,大家遠離故居外出謀生,當你去到一個新的地方(即你所處地域發生改變),也即你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作息習慣等等,也需做相關改變,儘量符合當地習慣為宜。這就是所謂的地域養生法最最典型的體現。

上一篇:別人養的橡皮樹枝繁葉茂像大樹,是因為你沒掌握養護技巧
下一篇:走進小帥羊|致敬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品質把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