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兒時端午看熱鬧,中年才懂端午情

文丨靜月驕陽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老家土話叫五月端午,與春節、清明、中秋並稱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可見古人對端午節的重視之程度。

“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端陽節”。

追根溯源,端午節不是粽子節,也只是一個慶祝的節日,它是驅毒辟邪,禳災納吉的節令。

01、端午,藏著童年的快樂。

豐子愷曾經說過,兒時的端午節就很講究。每年端午,提前一個月,他的大姐就開始給家族中的孩童縫製“老虎頭”。

那天清晨,母親會用蒼朮、白芷燻屋子。還要把蜘蛛(老家土牆上那種無毒的,花肚皮的那種)放在雞蛋中,煨熟後取出,只給孩子吃蛋,據說可以祛病辟邪。

這個民俗和我老家很相似,我很小的時候,經常在屋裡土牆上捉那種蜘蛛給我小外甥吃,只吃蜘蛛的肚子,據說可以祛溼下火的。

小時候,家裡很窮,不管過什麼節,都喜歡,尤其是端午節,看到大人們洗粽葉、浸糯米、弄蛋黃,小嘴就開始流口水,饞的不要不要的。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民謠,總是讓人久久難忘。童年的端午,總是饞貓們的天堂。

早上,母親早早把大蒜頭、雞蛋、鹹雞蛋、鹹鴨蛋、鹹鵝蛋放在一個大鐵鍋裡煮好,夾雜著新蒜的這種味道特別香,這5樣必須都要吃的,吃完要喝一口雄黃酒,再用雄黃酒抹肚臍、手腕、腳腕、耳孔、鼻孔5個地方。

小時候家裡窮,平時很少開葷,很盼望能有個節日過,可以吃很多好吃的東西。尤其是有鹹蛋黃的粽子,特別香甜。

汪曾祺也曾說過,端午要吃“十二紅”,意思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一是取本品“紅色”,二是取“紅燒”之色,有四碗八碟之宴,有碗碟雜呈之席,所云“四碗”,多為酒後就餐燒煮之類的菜餚:有紅燒黃魚,有紅燒趴蹄,有紅燒牛肉,有紅燒雞塊,所云“八碟”,又有“四冷”、“四熱”之分,四冷為:一鹹蛋、二香腸、花蘿蔔、四燻魚等品,四熱為:一炒莧菜、二炒豬肝、三炒河蝦,四脆炒鱔絲等品。

沈從文筆下有:“端午日,當地婦女,孩童,莫不穿了新衣服,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個王字。大約上午11點鐘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飯,把飯吃過後,在城裡住家的,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划船。”

年少不知愁滋味,不知屈原是誰,只盼望著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總之所有的開心和快樂都藏在節日裡。

我們懷念童年,懷念的就是那一份懵懂無知,卻輕而易舉的快樂。童年的每個節日都是盛大的好玩的,隆重的。

長大後的我們,選擇多了,純粹少了,得到的多了,想的也多了,超市裡什麼食物都有,卻總覺得吃到的食物不如記憶中的香甜。

02、兒時不懂端午,讀懂已是中年。

我們在故鄉出生、長大,卻又因各種原因漂泊在異鄉,不管成功與否,故鄉依然是每個人魂牽夢縈的地方。

小學、初中在故鄉不識愁滋味,高中、大學到外地求學,才知道家的味道,是和食物聯絡在一起的,和胃聯絡在一起的,家是一種味道,是一種滋味。

年少時,對於傳統,對於祖輩的那些繁文縟節不屑一顧,對生活更是沒有儀式感。

婚後為人父為人母后,才明白父母那些看似不厭其煩的繁瑣禮節,藏著對家人的祝福和深情。

比如:

父母那句:“七不出門,八不回家。”意思是農曆有七的日子不要出遠門,有八的日子不要回家,最好是三六九出門和回家。看似封建迷信,實則包含父母對孩子的拳拳愛意,哪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漂泊能平平安安。

其實,有很多祖先們的智慧都包含著對家人的祝福和關懷。這裡不再一一贅述。

人到中年,忽然理解了父母瑣碎的嘮叨,也開始注重給孩子的文化傳承,這是中年人的成熟,也是中年人的責任。

年過半百,經歷了遺憾和無常,才恍然大悟,節日不過是父母為愛孩子找了一個合理的理由,他們盼的不是節日,而是每年固定的那幾天,能看到你的歸來。

看到自己的孩子,吃上一口自己親手做的飯菜,就是為人父母最樸素而深情的願望。原來,我們在乎的,是每一個能夠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讓人們的距離越來越遠,手機及網路的普及雖然讓人的距離近了,可是在一起的時間更少了。

中年的端午,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夾雜著事業佬。只求孩子茁壯成長,父母平安健康。

中國人不太擅長表達愛意,但對家人、孩子的關心,往往就在這些傳統節日裡的習俗上,濃縮著一點一滴的照顧。

03、寫在最後

“人在異鄉,不要生病,好好吃飯,努力工作,照顧好自己,你健康,家人就安康,父母健康,兒女的福分。”

端午安康,是最好的祝福,願好人一生平安。

上一篇:《大江大河2》:宋運輝提出離婚,程開顏到底錯在哪裡?
下一篇:五一打算床上五日遊的看過來!最稀奇古怪的床,你最中意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