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薦讀】一個考生的自白:我為什麼不願意做個普通的北京狀元?

俗話說得好:“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 。但是如今這句話似乎不再適用於浮躁的現代社會了,就業歧視、行業鄙視鏈……

越來越多的新聞讓我們反思,職業真的有高低貴賤嗎?

這個問題是否有確定的答案我們無從知曉,但是行業與求職者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一方招不到人、一方找不到工作,

這種偏差最終的結果就是社會的失衡。

陸步軒,1985年的西安長安縣文科狀元,

在那個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年代,考上北大的他可謂是鳳毛麟角般的人物,

父老鄉親們都說:“

陸家要出一個北京市的大官咯。

陸步軒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最後收到北大中文系錄取通知書的他鬥志昂揚地來到了北大未名湖畔,

他日夜苦讀,保持了高中的好成績,時間如白駒過隙,四年一晃而逝,陸步軒畢業了。

在那個年代,大學生畢業時國家是可以包分配工作的,包分配工作的好處不用多說:

第一,避免了自己找工作的奔波之苦;第二,分配的工作一般都是別人眼裡的鐵飯碗——公務員

但是包分配的弊端也顯而易見:

沒有關係、就很難有好工作。

剛畢業被分配到西安市的陸步軒信心滿滿,覺得北大畢業的他一定能在一個待遇豐厚、前景優秀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但

是殘酷的現實給了他當頭一棒,連專科生的崗位都比他好。

他不信邪,返回了家鄉長安縣,但是命運之神好像一直對這個高材生開玩笑,快倒閉的柴油機廠、待遇極差的計經委……

陸步軒消沉了,他覺得分配工作沒有出路。

於是他決定下海經商,可是中文系出身又缺少人脈的他怎麼能經得住商海浮沉?

失敗、負債,到最後一直陪伴他的妻子都離開了他,陸步軒的人生好像沉到了谷底。

走投無路之下他去父親的肉鋪幫忙賣豬肉,在堆積的皮脂紅肉旁、懸掛的菜刀鐵鉤下、在迎來送往油膩的鈔票中,

陸步軒似乎悟到了什麼,他決定自己開家豬肉鋪子。

這家鋪子就是後期在縣赫赫有名的連鎖店眼鏡肉鋪。眼鏡一詞取自陸步軒收到的關於書呆子的嘲諷,

這家店雖然紅火,但是在成立初期卻飽受爭議。

首先就是來自父母親人的反對,陸父尤其憤怒:“

我已經賣了一輩子豬肉了,好不容易培養一個北大畢業生,怎麼也來賣豬肉?

”,親戚也紛紛勸他:幹什麼不好,非要賣豬肉?

陸步軒不聽不顧,開起了自己的店,其中還有一個插曲:北大畢業生賣豬肉在媒體上火了,當地政府決定再將這個高材生招入編制中,

但是陸步軒工作了幾年,還是決定離開體制內繼續賣豬肉

2008年,陸步軒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貴人——另一位北大畢業的豬肉佬陳生,兩人開始創辦屠夫學校,教授科學養豬方法。

終於,陸步軒從旁人看不起的豬肉商,變成了成功企業家。

陸步軒的經歷固然勵志,但是北大高材生——豬肉販子——企業家的這一轉變中的陣痛也是旁人難以體會的。而其中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會有如此嚴重的職業歧視?

被人瞧不起的豬肉販、令人羨慕的體制內,

種種本質都是出賣勞動力賺錢的職業卻有高低貴賤之分,我認為是由於這兩個原因:

第一是教育成本,陸步軒的父親就說過培養一個北大高材生不是為了賣豬肉的。

一個人到大學畢業共計要上16年學,像陸步軒這種復讀的學生,花費的時間更多。

龐大的時間成本背後是巨大的經濟成本,

在全員內卷的現代社會,各種各樣動輒

一萬兩萬的補習班

、才藝班充斥了學生的生活。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是天價。

巨大的教育成本讓家長不能、也不敢承擔孩子從事完全沒有運用到能力、學歷的職業時帶來的心理落差。

由此孩子被逼迫著必須選擇光鮮亮麗回報高的工作,以此償付父母對自己教育的付出。

而社會態度也在職業鄙視鏈中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技術含量越低、越容易被替代的工作成為眾矢之的。

尤其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從事這類工作只會迎來四面八方的質疑。

這種全員懷疑的態度讓求職者在從業時也有了猶豫。

在“面子社會”的中國,受人認同比自己開心更重要。

顯而易見,解決就業歧視的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扭轉流傳了百年固定思維很難,冒天下之大不韙、受眾人非議去挑戰更難。

但是,陸步軒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一絲曙光。

他是做了別人都不認同的職業嗎?他是。那他做到讓身邊眾都認同了嗎?他也做到了。

陸步軒挑戰了別人都看不起的豬肉販行業,但是他並沒有囿於這個行業,

反而利用自己的經驗與知識儲備將豬肉銷售與教育業之間的壁壘打通,實現了行業的融合與飛躍。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三百六十行,行行高科技”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

各行各業融匯貫通,既能有效提高生產力,又能改善職業失衡的大社會環境。

政府推行全民教育就是為了迎接這股革新浪潮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能力與知識儲備,每個人都能在各行業發光發熱,讓教育成本被每行豐厚報酬所抵消,每個家庭都能更坦然地面對職業選擇。

三百六十行的明天,必然是美好的明天,這是國家教科文發展帶給我們的底氣,

但是我們也必須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以自己的力量,做全行業發展的一顆螺絲釘。職業歧視的消失,已成定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話雖然陳舊、但不會過時。

決定一個人高度的不是他的職業,而是他的能力、眼界、膽魄以及一點點運氣。

摒棄職業歧視,跳出職業鄙視鏈的怪圈。

忽略他人的眼光與言論,做自己愛做的、擅長做的事情,

這樣我們人生之路不僅走得長遠,更走的精彩。

上一篇:《創造營2021》決賽夜上發生過的各種名場面,看到最後一個我笑趴了!
下一篇:蔣欣的演技,大家都有目共睹的好,但是她的戀情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