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地球上的氣候會出現週期性變化,即冰期和溫室效應交替上演,即冰期

氣候專家透過研究發現,地球過去的氣候會出現週期性變化,即冰期和溫室效應交替上演。地球上一次冰期結束後,人類的祖先從自然界中脫穎而出,利用智慧創造了人類文明,並延續至今。人類在利用自然資源發展文明的同時,也對自然環境氣候產生了影響,這種影響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提高而擴大,以至於現在人類不得不面對溫室效應的威脅。

早在上世紀末期就已經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將再次發生溫室效應”的預言,進入21世紀後,這一預言逐漸靈驗,許多地區的人們感受到氣溫一年比一年熱,南北極地區的冰川開始融化,使得一些海拔較低的地區面臨著被淹沒的危險,其中就有著名的旅遊勝地馬爾地夫。那麼你知道溫室效應是怎麼回事?馬爾地夫還有多久會被淹沒?

氣候變暖是怎麼一回事?

大家都在說氣候變暖,都明顯感覺到平均氣溫一年比一年高,但很少人瞭解氣候變暖形成的原因。氣候變暖無疑是一種自然現象,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就已經發生過幾次了,因此按照歷史演變的輪迴,人類並不是溫室效應的始作俑者,人類發揮的作用是加速了溫室效應的程序。人類開啟工業革命後,大量燃燒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導致大量溫室氣體排放出現。

同時,人類為了獲得木材不斷砍伐森林,導致能夠回收大氣二氧化碳的植物減少了。有些森林發生火災的過程中釋放了大量二氧化碳,這種溫室氣體對可見的太陽光具有高度透過性,但對地球發射出去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簡而言之,太陽光能透過溫室氣體直接照射到地面上,地面反射的長波輻射又被溫室氣體所吸收,最終導致溫室效應。

另外,大部分溫室氣體都是從陸地排放出去的,導致陸地的平均氣溫升高,與海洋的平均氣溫差距減小,降低了空氣的流動性,使得一些城市的霧霾無法在短期內被氣流帶走,從而出現霧霾現象。中國現在許多城市已經開始實行汽車限行以及控制工業氣體排放,雖然這些措施在短期內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並未能在根本上改變氣候變暖的趨勢。

如果馬上停止排放溫室氣體,地球能立即逆轉氣候變暖嗎?

前段時間,氣候專家阿列克謝·可可林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發文表示,地球現在面臨的氣候難題基本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如果再不逆轉氣候變化的趨勢,那麼未來海平面將會持續上升,而且上升的高度可能超過10米。對此不少網友表示,既然工業排放加速了溫室效應的發生,那麼立即停止溫室氣體排放,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阿列克謝也在文章中說到這個問題,他認為即使現在全世界同時停止排放溫室氣體,也無法在短期內逆轉氣候變暖,因為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21世紀初到現在已經21年了,溫室效應也發展了21年,但仍然還沒有釀成類似歷史上那樣慘重的生物大滅絕事件,這說明溫室效應是緩慢效應,即使要逆轉,也需要付出足夠的時間和行動。

然而現實情況是,世界上沒有一個擁有工業的國家能夠立即停止溫室氣體的排放,因為化石能源的使用已經深入到工業生產的許多方面。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人類要改變的是能源格局,傳統的能源格局中化石能源占主導地位,未來的能源格局需要打破這一壁壘,以清潔、友好可再生的新能源為主導。

馬爾地夫還有多久會被淹沒?

21世紀頭十年,有科學家預言溫室效應會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海洋上許多島嶼都將會被淹沒,其中就包括馬爾地夫,這個國家將會在50年內被淹沒。馬爾地夫作為一個由印度洋上群島組成的國家,整個國家有1200多個珊瑚島嶼和26個珊瑚環礁,但平均海拔只有1。5米左右。即使海平面不上升,只要海面上出現大規模的動靜,就會導致馬爾地夫部分地區被淹沒。

在過去數十年中,雖然大部分的人沒有察覺,但是海水確實在變高——上漲的海平面正在緩慢的侵蝕陸地。對於中國東部海區來說,僅僅是2017年,我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就高出了58毫米。而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從20世紀90年代的每年約2。5毫米增加到如今的每年約3。4毫米。

面朝大海,穿暖花開,詩人海子的期盼未來可能變為現實,我們不止面朝大海,還有可能終將擁抱海洋。如今海洋汙染愈加嚴峻,若真要適宜給人類居住,如何解決海洋汙染問題,怕是我們當下最要考慮的。

上一篇:【智慧公會】智慧時代,如何讓智商更高?這位小夥的演講給了你答案
下一篇:男子拒絕和妻子同房,妻子一氣之下竟上吊自殺,最終不幸不幸身亡!